当阿里和京东在“多、快、好、省”四个维度上追求极致,用户陷入商品的汪洋大海时,对商品的眼光、格调、判断力等专业性能力却变成稀缺。而且随着越来越年轻的用户逐渐成为购买力主体,追求独特、小众或者个性化成为这一群体的特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有新型电商产生,帮助用户节省决策时间和精力,或为他们提供更独特、更美好的商品。其中有种核心思路是“把商品内容当成产品来运营”。
最近,笔者接触到一家在理念上有相似逻辑的内容电商平台“火球买手”。其定位为一个买手推荐型的内容电商平台。但火球买手的内容和商品统一而非割裂,非导购模式,内容和商品均由买手经营而非自营。这让它与一条、什么值得买、毒物等内容电商平台形成差异化。
火球买手创始人王博
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至今,火球买手已累计用户超过100万,交易额平均环比增长35%,今年成交已超过1亿元,目前公司已实现盈利。
火球买手创始人王博自大学便开始创业,2011年毕业后曾打造过一款百万日活、千万级用户的网络小说阅读平台“追书神器App”。2014年,在追书神器被收购后,王博把“火球买手”作为新的创业方向。
“做追书的时候还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但到了2014年,流量成本可能已经是以前的10倍以上了,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个性化。”王博回忆,3年过去,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但庆幸的是,追书神器的创业经历让王博在通过App提升用户体验以及优质内容运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很容易迁移到火球买手的创办上。“两个创业项目的相似之处在于,其一都需要关注用户和内容的个性化匹配,其二都是由他人创作的连载内容。”王博所指“连载”,是指小说内容或商品内容的固定频率推送。
火球买手的核心思路是用户关注自己中意的买手,会有固定频率商品内容被推送过来,如果有喜欢的就买下来。追书神器则是,读者关注自己喜欢的作者,文章会被定期推送给读者,想要继续看就得付费。
从本质上讲,不管是追书神器还是火球买手,都是建立了一个连接内容(商品)和用户的平台。平台方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合理的市场机制、评价和退换货体系,为供给端(买手)提供精益运营的工具,帮助他们洞察和满足用户端的需求。
在创业之初,王博曾尝试过UGC(用户生成内容),但内容质量让他放弃了这一思路,他开始对买手进行严格把控,走了类似PGC(专业生成内容)的做法。“我们的运营策略有点类似知乎,是审核制,放那些最好的买手进来。”
“用户会不会因为买手增长的缓慢,他们的需求被压抑?”
“我宁可少一点,但要让它足够好,宁缺毋滥。以我们目前买手的增长速度,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小。”
据王博介绍,火球买手上每个月都有300-500个买手申请入驻,但筛选下来,平台上的买手在60-70个,以微博博主、KOL达人为主,预计在年底可以翻一倍。
同时,火球买手有一支20-30人的专门团队打造买手,设计定位、品牌营销、内容运营技巧等各个方面,为了让买手们集中精力做内容,火球买手帮他们对接了上千家国内外新兴品牌与买手们合作。
王博解释,“这几年,我们能够增长的核心在于,一方面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优质买手和优质原创内容的扶持。我们是想服务一些有选品能力的买手,给他们提供一个变现的平台。”在王博看来,火球买手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优质的内容,并成为了优质的内容变现渠道。
如果把什么值得买比作门户网站,以“编辑”推荐商品为主,火球买手更像微博,是个基于“关注链”的推荐商品平台。这就把选择偏好的主动权交给了用户。
“火球买手会朝着类今日头条的兴趣推荐方向发展吗?”
“一方面买手最具特点的就是选品和内容,他们的调性、风格、眼光是吸引用户的核心,这种感知是机器给不了的;另一方面,我们曾经尝试过基于用户行为的算法,但需要很大的样本和内容,短期之内很难做到。”
在王博看来,今日头条之所以可以基于兴趣推荐吸引大量用户,是因为信息供给(文字、视频等形式)本身容易很快形成海量的规模。在火球买手这样的供给端增长速度下,很难快速实现海量。
不过王博仍然希望火球买手能形成“千人千面”的状态。目前用户关注10多个买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个性化,王博判断,平台买手数量达到300-500个时,便能初步实现“千人千面”。
这种个性化的效果是用户愿意像看微博上的新闻一样频繁登录火球买手App。据官方数据显示,火球买手的用户日均启动每人5次,平均生命周期在30个月以上,半年付费留存率达20%。
据了解,火球买手已经跟多家知名MCN机构达成了红人变现的战略性合作,同时仍在扩大招募和孵化优质买手,加强买手内容的扶持,获得更多品牌方的支持。2018年,火球买手将继续在这些方面加强。
火球买手已于2017年8月获得来自远镜创投、华映资本中国、赛富投资基金A轮3500万元人民币融资。目前,多家投资机构已与火球买手接触,火球也正式开始筹备B轮融资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