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6代机器,5轮融资,做好这杯咖啡生意靠什么?| 专访咖啡零点吧Gavin

关注
咖啡市场正在爆发。

从2017下半年至今,咖啡行业的地盘争夺战进行的如火如荼,新零售咖啡领域8家企业获得了融资,包括咖啡零点吧、连咖啡、友饮等等,不断袭来的融资消息和行业新闻一次次提醒我们,咖啡市场正在爆发。

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自助咖啡零售品牌咖啡零点吧,如今已经到B+轮,即第五轮融资,机器迭代至6.0,铺设点位近2000台,注册用户200多万。作为自助咖啡领域的早期入局者之一,零点吧俨然已成为业内的佼佼者,那么零点吧如何运营和获客,如何降低成本,从哪些维度选择点位,未来又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最近,创业邦和零点吧的创始人Gavin聊了聊他的一些想法。

零点吧创始人 Gavin

最好的营销就是咖啡本身

创业邦:为什么叫零点吧(0.8)?

Gavin:最初我们想做一个0.8平米的移动咖啡吧,第一代的机器是圆形的设计,正好占地0.8平米,包括现在第6代也是;另外我们觉得1是人生当中的一个满值,但人生往往不会特别圆满,0.8刚刚好。

创业邦:2014年项目成立之前,根据哪些维度判断咖啡在国内未来会有勃发性的增长?

Gavin:我以前在外企上班,也经常喝咖啡,很多外企给员工打造了这种文化和环境,所以我对咖啡有一些关注和了解。

其次我们2012年初第一次创业,做一个web的社区平台,以社区为单位,把所有的服务放到平台上,当时国内风投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所有的资金都是自己投入的,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产品,没有资金的沉淀,只能B端和C端两头补,风险非常大,最后这个这个项目就断掉了。有了经验和教训,我们后来就像想要做一个有实质产品、能落地的项目。衣食住行是刚需,我们就从里面找,看了很多比如奶茶、饮用水等等,后来在德国看到了满大街的自助咖啡机,就发现我们国内还没有这个东西,是一片蓝海,然后我们做了市场调研,根据咖啡本身的文化积淀和市场容量,以及整个中国市场的趋势,最后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

创业邦:您觉得近几年在咖啡领域,用户的消费行为有哪些改变,哪些没有改变?

Gavin:过去国内咖啡领域入局者少的时候,80后、90后去咖啡厅,他们消费的是格调,但现在消费的是环境,是他们需要这个场景谈话、做事,所以才会去咖啡厅。但是无论主打任何消费场景,都很难有一种产品、一个品牌进行消费的垄断。因为用户在写字楼大厅可能喝自助咖啡机,跟人谈事可能去星巴克、漫咖啡,只看他在当前场景下的需求是什么,需求驱动消费,这是一直没有改变的。

创业邦:有一种说法认为低价战略很难打造品牌,零点吧的定价在8-16元不等,您觉得这个定价会对品牌有什么影响?

Gavin:我认为价格和品牌没有必然联系,价格只是促销、拉新、促活的这样一个手段。不同的价格适用的场景和产品阶段也不一样。品牌的基础在于产品的本身和服务。

创业邦:都使用了哪些营销手段去获客?

Gavin:最好的营销手段就是咖啡,只要场景选择正确,设备放到那本身就是一种推广。

创业邦:听说零点吧主打无限场景?

Gavin:对,我们没有用一个框架去框定某个场景,没有严格意义上要求设置在几点到几点,没有限制什么地方,不管是写字楼还是校园或者商场,零点吧点位的选择和投放始终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我们很多咖啡机投的像孤岛一样,只是因为那有用户需要我们。

创业邦:孤岛一样的点位投放,运营和维护成本过高怎么办?

Gavin:首先我们是去人工化的轻运营模式,我们有自己的运营平台,会员运营系统,ERP系统等等,运营维护的半径及考核,几乎不需要人为去做。

另外一个孤岛的旁边还有另外的孤岛,点会连成线。一个人负责一个区域的15台机器,一年一台机器的运营成本5000块,一台机器6-7个月就可以获利,目前46%的单机已经实现了盈利,这个成本是在预期范围内的,后期都可以覆盖掉。

创业邦: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机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有哪些不同和改变?

Gavin:SKU更加多样化和跨领域。除了一些沉淀型的产品,比如榛果拿铁、冰美式等等,还开发了鲜榨橙汁,奶茶和红茶等各种饮品。另外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还会上线不同的SKU,比如冬季上线的姜汁红糖,销量就非常好。6.0版本的机器界面更加简洁,已经能够实现三屏多维互动,以游戏、人声互动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体验。

创业邦:从智能自助设备生产运营服务商到咖啡品牌零售运营商,其中最根本的改变是什么?

Gavin:起初是以设备、以产品为切入点来做这个项目,在最近的一年半,我们发现竞争的关键在于运营,而运营的关键就是了解不同场景下用户的消费心态和需求,所以现在我们成为一个新零售品牌服务运营商,以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和投放产品。

创业邦:未来零点吧还会开启哪些新玩法?

我们希望增加投放点位的密度密度,点连成线,扩大渠道的覆盖率,同时也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除却现在这些咖啡、奶茶、红茶之外,还会开发更多的SKU;另外我们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运营策略,最近还采用了小程序拼团的方式促活拉新,增加用户粘性。

年龄是优势也是劣势

创业邦:业内认为“创始人自身的能力是公司发展的天花板”,您觉得自己的天花板是什么?优势又是什么?

天花板是老了,优势也是老了。创业是一件非常需要消耗精力、体力的事情,我现在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抽出时间去健身。而且如果我是一个90后创业者,那我可能会直接往前冲,但现在我走的每一步都要非常谨慎。

但同样的,年龄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起步早,踩过更多的坑,同样也有更多经验,身为70后,我们经历过快消品时代,家电,3C大战,web网站等等,很多人年纪不到他是不了解这个的。

创业邦:做过错误的判断吗?

Gavin:2016年底2017年初,刚刚结束第三轮融资,当时太谨慎了,我们错过一个收购良机,我当时觉得还不足以让我拿出那么大一笔钱去做一个股权收购,如果当时收购的话,我们现在的规模会大的多。

创业邦: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Gavin:一个是如何让提高和培养消费者对智能自助咖啡的认知和消费习惯,其次是如何根据这些去打造我们的品牌。

创业邦:身为CEO,您觉得自己的本分是什么?

Gavin:搭班子、定战略、找资金,是CEO本份、本职也是必修课,其中,搭班子招人、如何管理人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

创业邦:招人时,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你需要的?

Gavin:我会从每一个细节的分辨当中去判断,比如去问他上一份工作什么时间入职的,做了多久,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完成一件工作的过程中是如何考虑的。

另外人和岗位是否匹配也很重要,比如我选择一个前台,我可能最看中的不是其他,而是她知性、细心有礼貌;再一个是彼此需求的匹配,公司和个人二者是互相满足的。

创业邦:很多创始人认为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你是如何找到现在的合伙人的?

默契、相互信任、能力互补及性格差异化是搭班子的重要几个因素。我们都是以前认识的朋友或者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伙伴,大家都有相同的背景和经历,都很了解一个公司成熟的管理制度如何搭建,一个项目如何落地,如何运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原来曾经就一起并肩作战过,之后各自单飞,多年后又重聚到一起,互相知根知底,彼此年龄相仿,背景、工作经验和性格也是相互弥补的。

击壤,项目记者

关注消费升级,新零售

WeChat:2386850451 请备注“公司+事由+姓名”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