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谈关税:历史大萧条再现,普通人如何活下去

关注
普通人如何才能更好的渡过这一难关?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Xuushan,编辑:伊凡,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这是一场货币、政治、边缘秩序的崩溃现象。”

“这种崩溃现象,我们一生只会遇到过一次,但站在历史的长河里,这类事情曾发生过很多次。”

“长期来看,持有现金有可能是普通人做出的最坏的投资决策。”

4月9日,美国总统宣布的关税政策正式生效。时代激变之下,普通人要如何渡过经济周期?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近期接受外媒CNBC的视频采访,讲述此次经济危机与1930年前后的大萧条情况相似,历史正在重演,现有的世界秩序体系面临崩坏;他认可美国制造业需要回归,但同样也担忧如今的美国是否能够寻找到足够多的人才回到制造业中;而目前的关税政策或许难以解决美国当下的债务问题、竞争力问题以及制造业问题。

同时,他还给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引:普通人如何才能更好的渡过这一难关?

硅兔君在不影响原文的情况下,编译了此次对话,并进行的调序,enjoy~

主持人:现在我们还在努力理解新关税政策意味着什么?您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或者解读此次关税风波在历史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及其未来走向。

瑞·达利欧我们有时不明白一些秩序和周期将会如何演变,其实是因为我们一生可能仅会遇到一次这类事件。但这其中是有迹可循并暗藏关联。一系列的系统崩溃源于特殊事件的发生,导致了整个周期的节奏开始改变。

比如说,先有了货币体系,之后出现了债务周期,然后出现了我们现在的局面——一个人的债务是另一个人的资产。

回到我们目前的情况,一系列的系统性结果将问题堆积到一个难以维持下去的程度时,债务危机发生了,这属于货币体系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有国内政治秩序的问题。我们正从上一个政治秩序过渡到新的政治秩序当中,美国两党之间会引发出一些权利斗争,并掀起动荡。正如一些民主国家所经历的,他们强调协作、权衡、妥协,因此其秩序体系并不强,所以斗争不断。但现在民主的秩序体系正在逐步失控,这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美国内部的政治秩序转变。

除此之外,全球政治体系也在发生转变。我们现在的全球政治秩序,主要基于1945年二战结束后,选择由战争获胜方获得主导权,制定相应的规则,随后出现了一些基于多边主义的体系,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但现在,我们看到,单边主义正在取代多边主义。

造成这一系列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的秩序体系难以再维持下去。

三大秩序体正在崩塌:1、货币与债务之间的秩序体系(主要指的是债务、债务背后的货币);2、美国内部的政治秩序体系(按谁的制度运作?谁来解决问题);3、全球政治的秩序体系变化(信任体系开始瓦解)

除了秩序体系,还有五大关键力量也正在推动着世界走向,例如气候灾害(干旱、洪涝、疫情等)、技术创新、人才等等,这些是我们当下所面临问题的基本面。

关税问题属于是全球秩序体系失控层面,这里提到的失控,其实主要指的是资本和贸易。

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国际冲突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一直以来从中国进口,但我们现在如何在没有办法制造任何商品的情况下去维持国家安全?同样,当过去建立的信任体系正在瓦解时,中国在对美国资本依赖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维持自身的发展?

这是我们讨论关税问题的基本背景。

主持人: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关税政策是否是有价值的?关税政策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运作的时候是否是奏效的?从经济角度如何解读这一事件?虽然今天股市有所反弹,但很多人的财产已经缩水了10%。这意味着什么?

瑞·达利欧:这意味着,产品的成本会升高,企业的收入会下降,大家会变得更难获得资金来源。公司的运营成本会增加,营收会减少,同时融资会更难。

但美国政府还提到了重建制造业。我完全同意这个提法,“没有制造业是一个大问题”,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来看看美国的人口构成:有1%的人特别聪明,一路上最好的学校,创造出独角兽的公司,这里面有一半是外国人;10%的人也能够做得很好;但有将近60%的人,其阅读能力不如六年级的学生,也很难在美国制造业复苏中成为有力的生产者。

其实大家对于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比如说,我们都觉得预算赤字应该控制在GDP的3%以内。但现在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要在什么时候来做这件事?要如何在当下的背景中能够真正实现设想中的“丰衣足食”?

从现有的人口架构、教育水平、资本情况、技术能力来看,美国想要重建制造业,非常困难,但也非常有必要。

图片

主持人:所以你是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是反对它?如果特朗普和他的团队站在你面前,你会和他们说什么?这究竟是一个好主意,还是劝他们放弃这个想法?

瑞·达利欧:我同意美国需要制造业,但是我担心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这会带来一些系列的问题,无论是之前提到的资本问题,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等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由于全球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也会阻碍全球的生产体系发展,供应链遍布全球,降低全球的生产效率。

全球的生产效率与美国缺乏竞争力之间是一个长期结构性的挑战,同时也会引发一些的政治问题。

这是周期带来的必然结果,不巧的是这又发生在我们财政预算非常糟糕的时期。

现在的财政预算赤字问题相当严重,刚刚提到,我们必须要把赤字降到3%左右。同时我们又正在推动关税政策,导致各类成本大量增加,而且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副作用”,很难把控未来的走向。

我担心的是更为深层的情况:我们的现状并不会因为关税政策就改变——债务问题还在、竞争力问题还在、预算超支问题也还在。这些问题会不断重复上演,我们现在的处境和1930年左右非常像。

主持人:我们最终会如何和中国合作?我们现在看不清未来的走向。

瑞·达利欧:我喜欢做一些系统分析的工作,所以我更习惯以一个系统视角来思考问题。事实正如你所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总和,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大国。同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家,早已失去了制造能力,现在又通过债务来刺激我们消费。这也是现在美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局面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你怎么看外国投资者现在购买美国国债?短期时间内,资金的供应和需求会发生哪些变化?

瑞·达利欧:现在外国投资者已经配备不少的债务资产,但我们想要卖给全球投资者的国债,是美国GDP的6.5%。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全球投资者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国债。

他们已经持有很多了,同时大家对全球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其实,你要是往回看就知道,1930年曾经上演过相似的一幕。

当时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冲突,引发了制裁、资产冻结等等一系列举措。从市场关系来看,根本问题是供需失衡,我们想卖很多债务,但市场的购买力不足。

主持人:利率会继续上升吗?有人认为,关税政策似乎是想要降低利率,减少政府支付债务的成本。像是去年,债务的利息就达到1万亿美元。你觉得关税政策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吗?

瑞·达利欧:确实,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降低利率:第一种,改变供需平衡,良性改善;第二种,通过强行压低利率,印钞,恶性改善。

利率的升降,其实就是支出、税收、和利息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

政府只要能做到财政平衡,不管是什么样方式达到改善债券市场供需关系,利率将会以一种健康的方式降低,帮助我们实现财政赤字降到GDP的3%的目标。

主持人:你现在如何看到市场的变化?会是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入场时机,还是觉得市场到处都是深坑?普通人该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

瑞·达利欧:在当下有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但也有些事情是可能会发生的。我现在不会做市场建议,也不想讨论到底是该买入还是卖出。

作为投资人,我经历了很多事件,“9·11事件”、“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等,但我想告诉一些普通人的是:你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平衡、分散的投资组合,并且要有一个长期坚持的投资计划,承受各类环境的变化。

你要是问我该如何分散投资?我觉得你得先明白:一定要清楚自己不知道哪些东西。

如果你觉得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入市场时,你会意识到,如果只是陷入市场情绪化的反应,光靠市场时机,你也很难有所收获。

当我没有太多的资金时,我常常问自己:“我现在还有多少存款?如果明天开始没有任何收入,我可以靠这些钱活多久?”

我会先算出我可以生活多少个月,然后再算算现有的存款可以支撑多久?

接着,我会问自己,如果整个资产价值降低一半,我还能支撑多久?要知道,只有你自身处于一个足够安全的财务位置时,你才有机会建立一个合适的投资组合。但要注意,不要认为现金是最安全的。从长期来看,现金可能是一个你会做出最差的投资决定。

你要看的是经过通胀调整之后,购买力是否和之前保持一致。毕竟一旦美联储降低利率或者开始印钞,现金的相对价值就会下降,你的购买力也会被削弱。这些事过去几年也在不断发生,相信大家肯定有所感受。

一句话总结,我们要有一个多元、分散的投资组合,同时要重视我们国家的债务问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