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高达90%,年薪50万无人敢娶 | 揭秘冷酷又神圣的殡葬行业

关注
创投
宁夏工具软件
创业者需要的平台
最近融资:|2019-02-27
我要联系
这不仅是生意,更是等待归息灵魂的一份契约。

有人说,中国人最缺乏的是性教育和死亡教育。

尤其是死亡话题,国人向来避讳。也许只有在清明节或中元节这样的特定日子稍稍提及,才显得“刚刚好”。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今天,邦哥带大家走进与死亡相关的三大殡葬业务:墓地服务、寿盒售卖、遗体处理,这里面有白色暴利,有世间百态,有冰冷的数字,也有动人的故事,希望你们既能了解行业的底色,也能理解职业的闪光。

从而让我们,更加尊重死亡、感恩生命、认真活着。

坟地产

近90%毛利率,是房地产的2倍多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的后花园。十八相送一水黑,看上去就像黑社会,有没有有没有,要的就是气氛,绝对的庄严肃穆,绝对的气势如虹,搭灵堂送纸钱,丧葬服务一条龙,一条龙……这么好的服务,我天天在这里上班,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套。”

——《疯狂的赛车》

一到清明节,我们的朋友圈都会被“坟地产高于房地产,当今活人住不起,更死不起”这样的新闻刷屏。

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墓地价格的涨幅远超房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不久前,号称港股“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发布2018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福寿园实现营收16.51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约17%。

福寿园成立于1994年,从上海起家逐渐扩展至全球的殡葬市场,以并购的方式称为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2013年,福寿园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福寿园飞速发展在短短五年间,营收规模增长至2.7倍,净利润上涨88%。

无独有偶,跟福寿园齐名,有着“南福寿、北福成”之称的另一企业福成股份也在殡葬行业赚得盆满钵满。

隶属于上市公司福成股份的三河灵山宝塔陵园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公司业绩。整个2018年贡献了1.4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达到了惊人的92.5%。

从几家殡葬概念股来看,以售卖墓地为主的殡葬服务毛利率均在80%左右。根据财报,2018年房地产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不到40%,万科、碧桂园、恒大等龙头企业的毛利率远远不敌福成股份的87.96%。毛利率最高的恒大也只有36.2%,连一半都不到。

高毛利率主要来源于墓地的高售价。

邦哥从灵山宝塔陵园官网上看到,墓型被分为了圣经碑、树葬区、飞黄腾达碑等35种类型,价格1万元-14万元不等,最便宜的要属圣经碑,售价9900元,最贵的则是德门吉庆碑,售价达14.6万元。

面积不到1平米的墓地竟然要10万-12万,最高的要20万!

数据来源:法制晚报综合公开报道及部分公司报价

一线城市的墓地价格耸人听闻,便滋生了更神奇的事发生。去年6月,一些上海人在周边城市南通买房,却不自住,就为了存放亲人的骨灰盒。一时间,舆论哗然。

可精明的上海人算过一笔账,南通一室一厅的小户型只需要几十万,价格比墓地便宜,而且不限购不限贷,还能贷款,首付比较轻松,不仅实用又能当投资用,未来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卖房变现。何乐而不为呢?

墓地不仅单价贵,每年的涨幅也是让人心惊肉跳。

2018年福寿园业绩公告显示,墓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7年上升了7.5%。这是因为墓地有政策垄断性,一线城市的墓地使用面积几近饱和,扩大销量并不容易,只能依靠外地拓展市场。

还有一个让活人倍感压力的事实:中国的墓地有20年的年限。这个20年不是说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护墓费以20年为一个缴费周期,过了20只有按期交纳护墓费用,方可继续使用墓地。

骨灰盒

淘宝上最伟大的卖家,2709个故事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大卫·伊格曼《生命的清单》

坟地产的“死亡收割”着实冰冷,但这一行业却不缺乏温情故事。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空间面积更小、价格相对透明的殡葬商品:骨灰盒。

有这样一对夫妻,男的叫杨生,女的叫陈笑笑。他们每天与死亡打交道,说是开网店,却扎根传统不忘初心,有顾客留言,说他们是“淘宝上最伟大的卖家”。

《天下网商》记者十一浪在2017年采访过这对夫妻。从2015到2017,三年来,杨生夫妻一共在淘宝上卖了2709个骨灰盒。三年来,杨生夫妻听了2709个故事,经历了2709次死亡。

每一个寿盒都经过严格的前期工序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向亲朋好友隐瞒了他们的工作,反倒是快递小哥成为夫妻俩的好朋友。

“骨灰盒对快递速度的要求甚至超过了生鲜,因为没有几个人会提前很长时间买,但是晚到了又没用,所以必须精确到小时。”杨生说,三年里他们只和一家快递公司合作——因为熟悉,快递小哥甚至开玩笑地说夫妻俩是“搞房地产”。

据《天下网商》记者采访,2016年,陈笑笑和杨生全力打造的“梵行阁”淘宝店,利润达到了15万。此外两人还与人合伙,在东阳投资了一个寿盒加工产,年产值也有数千万元。

“这个钱不好赚”, 陈笑笑叹了一口气,“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而且每一个订单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买家,你必须聆听他们的需求,感触他们的伤痛,还要安慰和疏导。”

一个安徽的大姐L来下单,说她丈夫生前是个很挑剔的人,这回在陈笑笑的店里挑了一个最贵的寿盒,相信他一定会满意。“大姐说,这个淘宝账户是她老公的,用他的淘宝账户来交易,就像他自己挑的东西一样。最后大姐说了一句,‘这一次,也是这个账户最后一次登录了,谢谢你’”, 陈笑笑说,“当时看到这一句,我的眼泪就落下来了,这么恩爱的夫妻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呢。”

还有广州的一个女大学生C,说要给爷爷买一个寿盒 。陈笑笑说:“她挑了一个1288块的,但是她支付宝里只有900多块钱,双方前后聊了将近4个小时。”

最后陈笑笑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女大学生是个孤儿,从小被爷爷抚养长大,如今爷爷老去,她无力厚葬,只想在网上给爷爷买一只好一点的寿盒。

得知支付宝里900多块钱是C利用暑假送外卖赚来的,陈笑笑当即决定把那款寿盒以半价卖给了她,还自费包邮,用空运的方式,将寿盒送到C的老家。

“每一个寿盒要经过三十七道工序、四十五天的工期,我们尽量压低利润,有些甚至不赚钱”,杨生说面对采访时如是说,“陈笑笑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很多人,那就坚持做下去吧。”

同样是骨灰盒的故事,另一则最近的新闻却令人唏嘘地指向了死亡的悲凉。

日前,一则“2万多个骨灰盒无人认领”的话题赫然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引发网友热议。

在哈尔滨市五家殡仪馆中,有两万多个骨灰盒无人认领。

这些骨灰盒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无主骨灰盒。

在被问及是否联系死者家属时,“有些是隔辈的,有些是出国的,联系不上。”哈平路殡仪馆副馆长周铁军无奈地说。

在一些殡仪馆里,有的骨灰盒甚至已经二十年没有亲人前来祭扫和交费了。而那个时候主要以传呼机通讯为主,因此早就联系不上了。

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科长韩金瑞说到,按照相关规定,超过半年以上不交费的骨灰一般会抛洒到无名墓里。

但是,由于考虑到骨灰是一种精神产品,是逝者存于世间最后的证明,里面涉及到亲情的因素,因此,从人性化的角度,并没有这么做。同时,他希望遗弃骨灰盒的市民,能从家族的情感出发,早早来认领骨灰盒,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这些骨灰盒的主人,已经迅速地从“第一次死亡”迈向了“第三次死亡”——他们早已被亲人遗忘。

入殓师

一颗真心、两只巧手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死亡也可诠释得如此自然和美丽。”

——《入殓师》

日本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待死的敬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也让很多人了解入殓师这一职业。

入殓师在中国属于遗体整容行业,指专为逝者整修面容和身体的的人,主要工作包括为接收遗体、遗体化妆、防腐整容等。

事实上,遗体处理占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最小,甚至连墓地服务的零头还不到。不过,入殓师的工资收入并不低,一般一年收入在50万左右。

但受传统文化的局限性,社会对入殓师这个职业充满偏见:不愿与其握手,不愿与其交友,不愿让其参加婚寿喜筵,甚至无法正常恋爱、结婚。

33岁的女入殓师司丽霞就有自己的苦楚。自从步入这个行业,每逢相亲,谈及自己的职业时,对方多会闻言色变。司丽霞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相亲时,对方直接提出让她换工作,哪怕赋闲在家。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10年多来,因为入殓师这一职业,司丽霞的相亲均以失败告终。

好在大多数入殓师的内心十分强大,他们认为以特殊的方式为逝者或长或短的人生画上句号,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过程;能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上海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还用自己的业务能力换取了逝者家属们心中最后的安慰。

王刚在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通过整合传统修复技术与3D打印技术,研发出符合中国人特征的专用3D打印软件。

这家“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利用创面扫描、电脑三维建模、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型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打印实体,再通过植入毛发、妆面修饰等技术再现逝者仪容,达到逝者面容重塑高精度复制效果,修复相似度可达95%以上,且花费时间可缩短到2天以内。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国内遗体修复技术甚至是国内殡葬行业的发展成了王刚心中的使命。

与入殓师同样遭到人们偏见的还有一个神圣的职业:遗体接运工。顾名思义,就是把遗体接到殡仪馆的职业。

33岁的薛志伟就是济南市殡仪馆的一名遗体接运工,从19岁中专毕业后就来到殡仪馆的火化车间工作,一干就是12年。

2016年3月,薛志伟调岗到了遗体接运班,这个班一共有14人, 接运工是最早接触遗体的殡葬工作人员。

每次出车前,薛志伟都要将接运车擦拭的干干净净。他低头对记者说,这辆车承载着生命的最终路程。“在这15年里,我感受了生命的可贵,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我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我的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薛志伟说。

结语

是的,虽然一线城市的墓地越来越不够用了,但整个殡葬行业在我国仍然是朝阳产业。福寿园总裁王计生在上个月的业绩发布会上称,日本每年死亡人数是145万,殡葬消费换算成人民币1100亿元。美国每年死亡人数是270万,殡葬消费换算成人民币是1300亿元。中国每年死亡1000万人,殡葬消费才600亿。

民政部旗下中国殡葬业协会在2014年预测到2020年我国殡葬业消费将达到6000亿,到2023年会有万亿的市场。

殡葬业成了一片蓝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喝。邦哥希望这些企业在追求暴利的同时,也要精耕发掘出健康的新技术新市场,更不要忘却了这份行业本身的分量。

因为我们知道:这不仅是生意,更是等待归息灵魂的一份契约。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