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热衷迷惑行为???

关注
知乎
北京文化娱乐
高质量知识问答社交网站
最近融资:二次上市|8.34亿港元|2011-06-08
我要联系
从抖音、微博到朋友圈,令人迷惑的“迷惑行为大赏”已悄然刷屏。


1.gif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作者BAI资本。


太吓人了!从抖音、微博到朋友圈,令人迷惑的“迷惑行为大赏”已悄然刷屏。“迷惑行为”,这一日文常用词突然在我国的网络中焕发新生,成为了一个夹杂着跟风耍酷与土味炫耀的网络狂欢。

从最早用来描述黑社会行为的固有词,再到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迷惑行为”词义的转变耐人寻味,但无论词义如何转化,人类热衷进行“迷惑行为”的本性却始终没有变化。细究其理的我们不难发现,进行“迷惑行为”的原因,其实是通过微小的叛逆,获得心理上的大满足。

2.jpg

如果一幢建筑物破损的几面窗得不到修缮,就会有更多的窗被破坏,进而就会有人闯入建筑物,并最终将建筑物据为己有。

——《破窗效应》,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

作为还没有搞明白什么是迷惑行为,就已经被各种迷惑行为大赏霸屏的时代弃儿,我们难免对最近几周迷惑行为的局势发展深感迷惑。

闹市之中突然跳跃劈叉,一言不合就尬唱尬舞,从微博、抖音到票圈,小哥哥小姐姐们的谜样gif一时霸占了大半个网络世界。

这种兼具跟风耍酷与土味炫耀的沙雕行为,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迷惑行为”。

迷惑行为(Meiwaku Koui),这一原本在日语语境中司空见惯的词汇,由此忽然在我国的网络空间焕发青春。

从专指黑社会不良行为的固有词,到公共场合中的提示用语,再到中国网络世界耐人寻味的娱乐亚文化,“迷惑行为”意涵的演变可谓意味良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含义的“迷惑行为”,都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中有着为数众多的拥趸。

对于“迷惑行为”的热衷,几乎可以算是一个人类的未解之谜❓❓❓

4.jpg

与中文世界里“令人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的含义不同,“迷惑”一词在日文世界中有着全然不同的词义:它常被用来描述那种“因别人做出的行为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对应的中文词汇理应是“麻烦”与“打扰”。

“迷惑行为”的本意,即是指那些“给别人添麻烦、给别人带来困扰的行为”。日本社会在公共场所悬挂的“禁止迷惑行为”的告示,其用意也是要敦促使用公共场所的人员遵守公德。

5.jpg

常见于日本街头的“迷惑行为禁止”告示牌,用意是谢绝不文明行为 | Starask拍摄

“迷惑行为”一词最早进入日本社会的视野,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

1962年,为制止日益严重的暴力犯罪问题,东京都政府特别制订了针对黑社会团体的防止措施,这一条例几经修改,最终更名为《迷惑防止条例》。现在,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均已出台各自的《迷惑防止条例》,用以对辖区内包含暴力犯罪在内的若干不良行为进行防止。

6.jpg


1962年,东京都政府出台了初代《迷惑防止条例》,用以制止日益严重的治安问题 | 日本警視庁官网


在这份东京都出台于1962年10月11日的《迷惑防止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口味”颇重的不良行为,这些所谓“迷惑行为”,其实已经是涉嫌犯罪的严重举动了。


在这份《条例》中,除去针对暴力犯罪的特定条目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与性犯罪有关的防治条款,其中的一些……实在叫人羞羞看不下去,战后日本社会的混乱治安从中可窥一斑。

7.jpg


麻麻我看的是正经推送,听我解释 | 日本警視庁官网

在东京都出台“迷惑行为”防止条例之后,北海道、青森、秋田等其他行政区县陆续出台了各自的防止条例,用以抑制日益增长的犯罪。

可以想见,如果要在彼时玩弄“迷惑行为”的梗,那离坐牢恐怕也就不远了。

8.jpg9.jpg

被警视厅《迷惑防止条例》重点防治的不良少年暴力团,他们以“暴走族”为人所知。一种“再瞅,再瞅neng死你”的既视感 | image.redbull


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迷惑行为”的意指逐渐由程度较重的涉嫌犯罪行为,向着“违反社会公德”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化,或许与日本黑社会的……道德自律有关。也正是从那时起,“迷惑行为”一词,开始带有了一丝戏谑:毕竟无论在哪儿,公然违背公序良俗之人,大概率也都是比较奇葩的……

1.jpg


黒社会安藤组创始人&初代目组长安藤升,大佬还有着一个歌手梦(迷惑脸)❓❓❓ | 松竹映画

2.jpg


充满道德自律的日本黑社会,如今连内讧也要一本正经的召开发布会,运用媒体发声! | Yahoo news


当然,最终让这个外来汉语词在中华大地上发光发热的,还要归功于那些确实令人“迷惑”的中华网友:原本就很“迷”的动作,配上望文生义而又并非其义的文案,由此产生了一种颇为奇幻的幽默感与喜剧效果。

3.jpg


好像缺了“春 · 烂漫”之类的文案 | 你的远方亲戚票圈

4.jpg


其实,无论是涉嫌犯罪的举措,违背公德的行为还是令他人困惑的动作,形形色色的“迷惑行为”意指都无疑具备这样一个不变的内涵:对一个既定的规则进行不同程度的违反与破坏。这种叛逆的对象可能是一种既定的规则,也可能是仅仅是某种审美。

人类这种叛逆的倾向,曾在1982年被一些英国心理学家称作“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5.jpg


破窗效应就是:早上一人砸你窗户,晚上就会有一院人砸你窗户,你还不敢问 | Phys.org

英国社会科学家詹姆斯·威尔士(James Wilson, 1931-2012)与乔治·凯林(George Kelling, 1935-2019)在1982年3月刊发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中描述了一个名为“破窗”的心理学现象,他们发现,如果一幢建筑物破损了几面窗户,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的窗户遭到破坏,倘使不加制止,这幢破损窗户的建筑物最后甚至会被恶意闯入。詹姆斯和乔治还发现,如果一条人行道上的纸屑不被清理,久而久之,便会有更多的垃圾被扔在地上。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但面临着系统向坏发展的趋势,人类的本性却似乎都乐于加剧局势的恶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热衷“迷惑行为”,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 宣泄的是情绪

  • 对于这种吊诡的心理学现象,不少学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英国社会学家斯坦利·柯恩(Stanley Cohen,1942-2013)即在其著作《民间恶魔和道德恐慌》(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当中,为屡见于欧美各国的另类“迷惑行为”——街头破坏(vandalism)提出了多种解释。斯坦利认为,通过破坏公共设施或违反公序良俗宣泄情绪,是人们进行此类活动的一项主要动机。

    1.jpg

    对公共秩序的违反,被认为是是一件代价很低却又效果拔群的减压手段 | Pinterest.com

    无主的公共设施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秩序,对于背负多重压力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成本最小的宣泄对象。倘使说在现实里恶意破坏公有设施尚有风险的话,偶尔在网络里皮下,搞搞无伤大雅的“迷惑行为”,则显然是个释放压力的良方。

    表达的是态度

    另一种流行的解释则为,人们乐于通过“迷惑行为”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态度。社交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迷惑行为大赏”,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解释。

    在明知行为有违常理的情况下,人们偏要去尝试,这已在无形之中表达了自己某种特立独行的态度。通过强行参加“迷惑行为大赏”,平日里名不见经传的素人小白方才得以迅速获取公众的注意力。可见进行“迷惑行为”的这个行为本身,即是一件容易赚取他人关注的事情。

    2.jpg

    国外网络上流行一时的“嚼汰渍洗涤球”挑战赛,许多博主甚至因此中毒,在想红这件事情上,国内外的网友是一样的令人迷惑 | Pinterest.com

  • 恶趣味の快乐源

  • 人类热衷于“迷惑行为”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试图通过这类行为获取某种快乐,这在当下的网络狂欢中被展现地淋漓尽致。参加隶属于特定圈子的“迷惑行为”,则意味着能够通过模仿获得特定圈子的身份认同,此前社交的孤寂与僵局也将由此打破。

    3.jpg

    频见于朋友圈的“校园迷惑行为大赏”,无疑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构建身份认同的又一种方式 | 你的朋友圈

    再对于具备某种特殊兴趣偏好的人群而言,进行让人不明觉厉的“迷惑行为”,则意味着可以获得旁人的瞩目,从而获得某种心理的快感。


    4.jpg

    即便“迷惑行为”有着这样与那样的“益处”,并且是如此这般的符合人性,但进行“迷惑行为”毕竟会对某种既定的秩序造成破坏,至少那些辣眼睛的“迷惑行为大赏”是如此……

    在抖音上,为了参与所谓的大赏,已有不少令人唏嘘的悲剧发生。原本是为了缓解压力的娱乐之举,却在网络狂欢中被扭曲变形,成为了虚荣笼罩下的一出出闹剧。这简直是一件比“迷惑行为”还要迷惑的事情。

    1.gif


    一位模仿“抖音”高难度动作的爸爸失手,导致宝宝脊髓受损 | 湖北经视


    2.jpg

    号称“爱猫”的人士在32楼为猫摆拍,导致悲剧发生 ?️?️?️


    网络的流行风潮捉摸不定,前边的沙雕行为还未远去,此次的“迷惑行为”又已降临,无论进行“迷惑行为”有着怎样的乐趣,可它毕竟是违规之举。


    通过小违规而获得大满足,这笔账究竟划不划得来,答案恐怕也是因人而异了。

    3.jpg


    题图及内文图片如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参考

  • Claude Lévy-Leboyer: Vandalism, behavior and motivations,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1984.

  • David Ley, Roman Cybriwsky: Urban Graffiti as Territorial Marker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ume 64, Issue 4, pp. 491–505.

  • James Q. Wilson, George L. Kelling: The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 Broken Window, The Atlantic Monthly, retrieved June 20, 2019.

  • Stanley Cohen: Property destruction: Motives and meanings,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pp. 23–53

  • U Fuellgrab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Vandalism, Schriftenreihe der Polizei-Fuehrungsakademie, Issue 2, pp.148-161.

  • 暴走族の取締り,www.npa.go.jp,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ぐれんたい【愚連隊】 の意味とは」, Yahoo, 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平成十四年国家公安委員会規則第二十号, 少年警察活動規則, 平成三十年五月十五日, 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北海道条例第34号, 北海道迷惑行為防止条例, 昭和40年8月2日,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交通事故抑止を目的とした交通指導取締りの強化, www.npa.go.jp, 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迷惑防止条例の例(卑わい行為禁止規定関係),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東京都条例第103号, 公衆に著しく迷惑をかける暴力的不良行為等の防止に関する条例,昭和37年10月11日,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马怡心:心情不好、压力大需要发泄情绪?知乎,浏览日期2019年6月20日。

  • #BAI 科全书025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