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但我国在芯片领域却长期依赖进口。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这是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另一侧,在当前“技术铁幕”背景下,芯片国产化趋势日益明显,“国芯”备受关注。
5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公告,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将享受税收优惠。公告称,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前不久,又有芯片创业公司融资。
2018年3月刚成立,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解决方案的燧原科技宣布获得A 轮3 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红点创投中国基金领投,海松资本、云和资本、腾讯、阳光融汇资本、信中利资本跟投,。
燧原科技本轮融资距上轮不足6个月,上轮Pre-A轮融资3.4亿元,由腾讯领投,根据集微网统计,这是腾讯投资的第一家国内AI芯片初创公司。另一家投资机构云和资本,则是唯一一家从种子轮开始,连续三轮投资燧原的VC。
在媒体沟通会上,云和资本创始人赵云对创业邦详述了云和资本对燧原科技的投资逻辑,以及对AI芯片行业的看法。
困境即是机遇
就芯片行业本身而言,则需要较深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配套设施,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对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赵云告诉创业邦,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AI芯片创业如履薄冰。
赵云解释到,这么多年虽然国产化已经提前布局,一批优秀的公司成长起来,论文也发了很多,做了很多科学研究,但是离产业化、市场化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芯片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像其中的封装、测试、生产等环节,和国际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包括EDA设计平台,也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这些都是亟需提升的问题。
对于燧原科技的投资逻辑,从行业角度来说,赵云认为AI芯片和生物医药类似,一旦成功就非常巨大,其估值的含金量也很高,是根据它能够研发生产到市场以后,需要的时间、人力成本倒推出来,根据创始人、团队的持股比例,经过测算得出的估值。
燧原科技研发的芯片和软硬件系统,瞄准的是人工智能服务器的训练。赵云告诉创业邦,人工智能分训练和推断,做训练比做推断要更难。作为人工智能的上游和源头行业,几乎整个市场都被英伟达垄断,但只有训练芯片才能训练出神经网络模型,才能在云端和终端进行部署,这其实是中国芯片的空缺。
家国情怀很重要
团队方面是云和资本看中燧原科技的另一个原因。燧原科技的创始人赵立东此前曾任职于 AMD ,后又赴锐迪科(现与展讯合并为紫光展锐)任职总裁。赵云告诉创业邦,目前燧原科技在一年时间已经有180名员工,所有员工均来源于国内外知名的软硬件的团队,平均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具有很强执行力和商业化能力。
赵云称,在该领域我国的人才储备并不多,燧原科技能在一年内把这样的团队运营起来,完成从硬件的架构设计到量产,证明了其很强的落地能力,芯片量产也是很难的,量产到落地也是非常复杂的,而且燧原科技是完全自主开发,最近芯片很快就要落地。
还有一点,赵云反复强调,那就是看到了创始团队的家国情怀。赵云认为,在芯片这样的硬科技行业,除了技术、资源,没有远大抱负是做不成的。
“他们两位创始人原来在外企待遇非常优厚,其中一个创始人管理了全球的研发团队,年薪也非常高,环境是很优越的;另外一个创始人已经是全球的高级副总裁,能放弃这些出来创业,他们是有理想的,想把这个事做好,把他所积累的能力转化成一个好的产品”,赵云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