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鲸吞家乐福:零售红海的线下江湖!

关注
巨额显现并购是否明智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滴石财经。

近日,苏宁易购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与以往不同的是,家乐福让出中国市场并没有成为这个消息的重点,引人瞩目的是已经成为红海的快消品市场的线下战场的日趋激烈。

此前,阿里巴巴收购了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腾讯与沃尔玛中国结成了深度战略合作。与电商线上业务的大行其道相比,零售巨头们正在加速在线下市场“跑马圈地”。

巨额显现并购是否明智

作为来自法国的一家著名跨国零售企业,家乐福曾经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段高光时刻。坐拥210家大卖场,全年在中国地区有接近300亿元的销售额。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由于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家乐福在中国的经营连续出现了亏损,账面净资产显示为负。

看来中国的零售业是真的走向成熟了。作为消息的主体,家乐福这一曾经的巨无霸被一家中国企业收购好像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反而是苏宁为什么要买家乐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这是继年初收购万达百货之后,苏宁在线下零售业态的又一次圈地行为。

在电商的冲击下,家乐福等外资卖场在中国已经不是以往那么风光,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亏损。外资零售企业不敌本土企业已成大趋势。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在进行电商转型的苏宁巨资收购是否是明智之举呢?

苏宁此次是一次性以现金完成股权交割,获得家乐福的决策控制权。而收购家乐福中国后,苏宁将获得家乐福覆盖22个省份的210家大型商超,及其背后在快消品、食品零售领域的本地化采购能力,将得以实现快消品类目的跨越式跃进。

另外,苏宁拟对家乐福进行数字化改造,苏宁的零售体系4亿会员及家乐福中国3000万忠实会员形成互补,并与苏宁小店业务结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同时,家乐福在一二级城市的网点资源,还会与苏宁家电家居、红孩子、极物、苏鲜生、苏宁金融等业务进行模块化对接。

从对万达百货的收购来看,苏宁似乎做得不错。万达百货接入苏宁大数据,通过智慧零售OS系统将苏宁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赋能万达百货全业态。今年的五一大促销,一周内客流突破1392万,同比增长61%,随后参加618线下促销,总成交额达到了7.5亿。

事实上,苏宁的线下布局一直在快速扩张,苏宁小店在两年内店面数量近万家;乡镇市场的苏宁零售云店实现了18个月3000店。截止到今年一季度,苏宁的线下门店超过了12000家。

不断激烈的线下争夺

由于本身的特性和中国市场的特点,零售行业的线上推广一直被认为是主流,但现在,零售巨头的线下争夺变得越来越为激烈。

2018年初,腾讯、永辉、家乐福三方曾经联合发布声明,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永辉对于家乐福的出售意向一直非常了解,但是,与家乐福谈了很久“恋爱”的永辉,却没有走到最后,让人们也感到颇为意外。

在现在的泛零售渠道时代,任何单一业态都无法独霸舞台,而是需要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大店小店不同的业态,在各个时空范畴来包围消费者。近年来,家乐福中国开店速度放缓,但是仍旧有210家门店,分布在22个省份51个城市。这意味着,210家门店中有很多“老店”,这些老店很多都开业于外资大卖场在中国攻城略地的黄金时期,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商圈和优质物业。

这也就成为了众多零售巨头争抢家乐福的重点。目前,商超领域仍旧是中国零售业最大的存量市场,而且商超领域对于普通消费者的日常居民消费,覆盖能力最强,很多其他新型业态,也可以说是在商超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因此,要打造泛零售生态圈的零售巨头,必然会加大对线下商超的控制。

而家乐福是在中国市场最适应本土化的外资大卖场,最强的本地化采购和单店运营能力,都是被最为看重的因素。对苏宁来说,家乐福的快消和鲜食供应链加苏宁的互联网零售,对双方都是一个新的跨越。

同时,从收购家乐福也可以看出,苏宁对于智慧零售战略的构思已基本清晰,即门店多样化发展、商品精细化运营,以及数字化能力全面落地。这是过去两年间,中国零售业所探索的共同方向。不仅是苏宁,阿里巴巴、腾讯等赋能型平台也在与传统连锁零售商一道,在线下各领域展开基于人、商品、场景的数字化探索。

对苏宁而言,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公司定位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家电零售商,此举意在扩大经营品类、完善线下渠道,同时减少建设新品类品牌门店所耗费的时间与财务成本。

苏宁快消集团总裁卞农在媒体采访时表示,还在搞线上线下对立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线上线下一样重要,需要互相补充。

正在大肆扩张线下资源的苏宁,正是在弥补实体零售渠道的空缺,是苏宁在全渠道布局过程中不得不下的一步棋。预计未来,腾讯、阿里、苏宁有可能形成快消品“三国杀”的局面。

线上高速增长的时代正在结束

数年前,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零售行业一片哀鸿遍野。线上对线下的冲击,使得大家一致认为线上会是零售业、快消业的终极形态,不少人甚至喊出“电商已兴,零售消亡”的论调。

但是现在,一切却又在悄悄的发挥着变化。被冲击得“体无完肤”的线下并未消亡,反而开始整体逐渐回暖,而线上业务却增速愈发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余额38万亿元,网上零售额约9万亿元,占比仅23.6%,线下交易仍然是消费的主要战场。与此同时,线上网络购物增速自2014年开始持续下滑并在2017至-2018年逐渐趋于平稳,线上高歌猛进的时代正在结束。

因此,新的共识正在被确认,即线上高速增长的时代正在结束,线下在整体逐渐回暖,线下拼图在未来新零售时代依然不可或缺。这也正是巨头们抢夺线下资源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GDP达1万美元,人均GDP的增加也使得我国近些年呈现出同样的变化,人们将有限的时间更多的花在休闲、娱乐、医疗、教育等项目上。这也使得更快、更轻的快消品模式被看好, “最后一公里”的线下业态才是快速消费品的最终战场。谁能更好的满足“最后一公里”的需要,谁布局的线下就更有价值。

苏宁通过收购家乐福中国,将有利于苏宁充分吸收家乐福中国线下的运营经验,完善其线下零售网络布局,极大地提升其大快消品类O2O市场竞争力,丰富零售场景、零售模式和零售业态。同时,苏宁立体物流配送网络以及技术手段与家乐福有机结合,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目前苏宁在线下开设了超过6000多家苏宁小店,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进一步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此外,苏宁小店、家乐福、线上苏宁超市可进行采购联合,提高采购规模效应和供应商议价能力,共享供应链优势。

正是这种整合优势的存在使得电商巨头不断加大线下布局。2017年阿里巴巴投入约28.8亿美元,收购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18年腾讯与沃尔玛中国结成深度战略合作,再加上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布局线下快消零售,将给新零售带来不小变化。

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连锁零售商一起在线下展开基于人、商品、场景的数字化探索,是过去两年中国零售业探索的共同方向。从此次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来看,智慧零售的战略就是门店多样化发展、商品精细化运营,以及数字化能力全面落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