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adaafda4056bdf2e4e6274a6240c2cb9.jpg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钛媒体,作者唆麻 ,创业邦经授权后发布。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离你”。

如果告诉年轻人们,有一款名为“笔笔攒”的支付宝产品,会在你每一次忍不住“剁手”后,都会强制帮你存下一笔钱,会不会感到一丝家长式的温暖。

但我们发现,这一功能背后的动机可能并不是对你的爱,而是余额宝的焦虑。

顾名思义,“笔笔攒”即为“每一笔都攒”。当用户每次使用支付宝进行一笔消费后,就自动同时存一笔钱,实现“强行”帮用户存钱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支付宝-余额宝页面下方的“百宝箱”中,选中“笔笔攒”再点击“体验一下”按钮,即可直接进入开通笔笔攒流程:

“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选择开通笔笔攒的用户,可以进行三项设置。其一是攒钱金额,可以选择从预设的 1.88、3.88、5.88 三种攒钱额度选择其一,也可以在 0-100 元之间自定义;其二是攒钱来源,可选择储蓄卡、余额以及余额宝;其三,则可以设置每日攒钱次数上限,可选项包括 1、3、5、10、20。

“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设置完成后,每次消费便会自动冻结预设金额在余额宝中。在笔笔攒页面中,会显示目前攒钱总额,以及包括消费目的与攒钱金额的攒钱明细;

“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在余额宝页面则会以“总金额包含冻结金额XX元”的形式,将笔笔攒冻结的金额包括在其中。如果需要使用这笔钱或者关闭笔笔攒,则可以将这笔钱解冻:

“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梳理完笔笔攒的设置与功能,其实已经能很清楚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以自动扣取的程序化方式,强制用户在每次消费时攒下一笔钱。

不过,从本质上来讲,笔笔攒中攒下的钱都是来自用户自己,不过是从储蓄卡、余额以及余额宝中,被划到了“余额宝冻结账户”中,无非是帮用户把钱从左边口袋放到右边口袋。

以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 Richard Thaler 提出的心理账户理论解释,笔笔攒中的收入尽管不属于劳动所得,但在用户每次“剁手后”放置于“勤俭攒钱”这一“心理账户”中。

其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剁手”的“罪恶感”,还会在解冻后提供“意外之财”的体验,借用我一个同事的说法:打开笔笔攒,类似于从许久不穿的衣服口袋里摸到一把钱。

01负债的年轻人们

显然,三五块为主,且一次最高不超过 100 元的攒钱金额,以及“左手倒右手式”的攒钱逻辑,更像是小时后父母帮你把压岁钱“存起来”。它不仅不是传统意义上“以钱生钱”的理财产品,对于但凡有一定理财基础的人而言,笔笔攒都显得鸡肋而低效。

换言之,笔笔攒的潜在用户,其实是花钱无度、理财无力的年轻人。

去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 35 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中,56% 的人尚未开始储蓄,而开始储蓄的 44% 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为 1389 元。

不仅没有储蓄不足,年轻一代们还欠了“一屁股债”。

据汇丰银行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90 后债务与收入比已经高达 1850%,其来自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已超过 17433 美元(约合人民币 12 万元)。

高额借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其一,消费主义;其二,房贷压力。

消费主义这一概念,重点并不在于“消费”,而在于“主义”。

打个比方,手握 2000 块钱,无论是话花 1000 块第一次用上手机,还是用完 2000 块买一台相对更好的,都称不上“主义”。借贷 6000 块都要用上 iPhone XS Max,这才叫“主义”。

以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曾提出“凡勃伦效应”的解释: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用这种消费把自己跟别人区别开。换句话说,光有钱是不够的,消费者还得证明自己有钱。

换言之,通过加杠杆消费,让自己在外界认知上迈上更高阶层,即为消费主义。

这一点在年轻一代尤为明显,由于出生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作为独生子女大多又从小物质富足,抗风险意识较低;

外加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不仅很早便开始接触大量新鲜事物,培养起丰富爱好(比如收藏球鞋,更早接触护肤、美妆),更受西方的借贷式消费影响,对互联网金融等产品张开怀抱。

据《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显示,90 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达到 70 后增幅的两倍,年均消费三年来增长了 2.7 倍。

而另一边,房贷提前吃掉了不少年轻一代的购买力。

房市长期火热推动下,不仅大量年轻家庭抱着“再不买就买不起”的心态提前入市,初入社会尚未具备足够购买力的年轻人也在父母的首付资助下买了房,并背上动辄二三十年房贷。

2017 年 4 月,汇丰银行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加拿大、发过等九个国家千禧一代的调查显示,中国千禧一代住房自有率高达 70%,在 9 个国家当中排名第一,但其中 4 成买房依靠父母。

“笔笔攒”背后是余额宝的焦虑

而《中国家庭金融报告》的数据也显示,在住房抵押贷款参与率数据中,30 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的负债参与率已经与 30岁-44 岁中年人群接近,并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

可以这么说,对于大多数当下年轻一代而言,需要“投入-产出”的理财产品只能是有心无力,反而是需索笔笔攒这类提供“小确幸”的产品。

换言之,以“强制攒钱”作为噱头的确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02笔笔攒的野心,余额宝的焦虑

不过,换到支付宝的角度上,在我看来笔笔攒更像是余额宝的吸储工具。

一个小细节是,笔笔攒默认的扣款优先级是储蓄卡-余额宝,且不可修改。这意味着,每一次攒钱的过程,笔笔攒只有先把你的储蓄卡“扫荡”一遍无果后,才“不得不”从你的余额宝扣取。

换言之,将你银行卡的钱转到余额宝,或许才是笔笔攒的首要任务,这背后则是余额宝规模的不断缩水。

在此之前,余额宝的天弘基金等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就因为规模过大、增速过快而被监管重点关注。比如,2017 年 10 月正式实施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就要求,货币基金的规模不得超风险准备金的 200 倍。

余额宝先后通过将个人账户持有限额由 100 万元降至 25 万元、10万元,单日申购额度调整为 2 万元,每日9点限量发售等措施,不断加强限额力度为规模持续缩水,最高降幅已经超过 30%。

而另一边,则是今年以来,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滑,货币基金目前普遍维持在 2.5% 以下的 7 日年化收益,实际上在各类理财中愈加不占优势。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货币基金缩水了 3561.62 亿元。

其中,以余额宝的以华安日日鑫货币A 为例,截止本文完稿前,其 7 日年化仅为 2.4420%,相比隔壁微信支付的同类产品零钱通,同期 7 日年化的 2.4890% 已经不具备明显优势。

换言之,当下的余额宝已经面临基金规模缩过大的隐忧。

事实上,苗头很早就已经冒头。今年 4 月,实行限购已久的天虹余额宝货币基金便宣布了解除限制在。其背后依赖的是,经过几次调整和平台分离后,不仅天弘“一家独大”的情况得以缓解,多家公募基金合作的引入,导致了规模增长趋于平缓。

7 月 16 日天弘余额宝发布的第 2 季度报告显示,其资产规模增速和收益率都在持续下滑。其中规模上较上一季度缩水16.5亿(遭持有人净赎回 16.49 亿份),收益则较上一季度下滑0.05%。

笔笔攒的价值便在于,在放开口子也尚未迎来规模上涨后,余额宝已经需要通过一些“小心机”吸储,进一步稳住规模。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钛媒体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