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载自懂懂笔记,作者木子,创业邦经授权后发布。
近日,曾经融资过亿元、开店40多家的“网红汤”——吃个汤被爆资金断裂,店面几乎处于“暂停营业”状态。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有VC分析吃个汤项目之所以陷入困境,或与预期融资没到位有关。
近半年来,不止吃个汤一家创业企业,近期社区团购松鼠拼拼也被爆大幅裁员,人员缩水约三分之二;131便利店传出资金链断裂,员工正在被遣散,而此前邻家便利店、全时便利店也都被爆出类似情况;8月中旬,长租平台乐伽公寓也因为资金链断裂破产……
有网友感慨,资金断裂成为终结一切“故事”的铡刀。那些情怀、初心和经营数据的背后,都只为博取资本机构的青睐,与真实的市场需求完全背道而驰——一旦停止输血,立刻玩完。至于疯狂宣传、无度作秀的风光,更像纯纯粹粹的2VC布局。
如今,2VC的项目有多少?从网红店到联合办公、长租公寓,再到所谓的互联网咖啡……很多只能依靠融资、投资生存的创业项目,甚至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做数据、圈融资,丝毫没有考虑过商业的本质——盈利。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国的VC/PE募资为4400亿元,同比下降29%;投资额2000亿元,同比下降54%;投资案例仅有2418件,同比更下降了50%。
就算是资本市场“人傻钱多”,也基本被一波一波2VC的局洗得差不多了。而在投资衰退的大背景下,一些2VC创业者又将如何讲出新的故事?
No.1
2VC是初心就埋下的“病根”
“声量太小的创业项目,是很难成功的,至少很难拿到投资,这是事实。”
刚刚参加完一场小型沙龙,阿江回到办公室便开始整理参会的照片,发到微博与朋友圈。他告诉懂懂笔记,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展示给VC、合作伙伴看的,真的不是虚荣心作祟。
创业7年的他,可以说是创业圈中的“老炮”。阿江创立的海淘电商平台,去2018年底刚刚实现盈利,今年却因为“毛衣战”备受影响。为了避免投资人、合作伙伴、员工怀疑项目陷入困境,他只能频繁地发微博、秀朋友圈。
“不排除从一开始就冲着融资而来的创业者,但大多人还是想做一番事业的。”聊起创业初心,阿江表示,自己的海淘项目无疑是2C的,面向的是时尚买手、消费者群体。但是当年海淘平台竞争太激烈,部分平台都已经拿到融资,不停做着宣传推广。“实际上,同质化的海淘商品难以拉开价格差距,你只能拼便宜。”阿江坦言一直难以在红海中崭露头角。
“基本上上线一年多时间后,后台数据相当难看,很多老员工都离职了。”在他看来,创业项目若能盈利,创业者是绝不愿去融资的。但看竞争对手都在融资、烧钱和推广,他确实坐不住了。
几年前创业正处在热潮期,VC多、资金足,但是创业的项目也多如牛毛。“于是很多创客开始自我炒作,整天作秀,比比谁更能吸引眼球。”在合伙人的建议下,阿江开始不停参加融资路演、创客沙龙,甚至还联系媒体栏目自费为自己“安排”采访。
为了“出名”,他甚至还试过在微博“毒舌”攻击其它创客项目以及行业巨头,为的只是找来“骂战”,提升知名度。
“当时别的创业者也这么想的,大家都在互骂,只为在资本面前有动静”。阿江记得,创客说过的任何目标,许下的任何承诺,只要在公开场合披露,就会被媒体报道,就能成为证据,成为呈现给VC的素材。
早期的机构,喜欢为能出位、有影响力的创客买单,即便项目的任何运营数据为空。正因为如此,“好骂”的阿江很快拿到了120万元天使轮融资,“那个时候我开始慢慢觉得,创业项目作秀要远比实干更重要。”
那么,在拿到融资之后,创业这件事能否开始大干一番了呢?
阿江摇了摇头:“如果作秀能够拿到天使轮,那么也能拿到更高轮次的融资,很多人心都浮了。”在他和不少创客眼里,作秀比把项目做盈利更加简单和轻松。
因此,不少项目之所以2VC,都是多年来通过作秀就能轻松拿到融资落下的“病根”。
No.2
只向投资者负责,2VC故事好讲?
“只要融到钱,之后一切就都要向资本负责。这是事实,也很无奈。”
张雅(化名)曾和朋友在深圳创立了某共享雨伞项目。与常见共享雨伞不同,她们推出的共享雨伞可以锁在栏杆上,即“任何地点”都可以归还雨伞。此后,再由运营方统一回收,集中至统一的放置地点。
张雅告诉懂懂笔记,由于雨伞不用定点归还,使用便捷,本以为资费贵点用户也能接受。因此在拿到首轮100万元融资之后,便开始大肆推广,在广深区域投放了几万把雨伞。
“这也是为了符合投资人的预期,但却没想到,我们此后就成了为资本机构打工的创业者。”张雅坦言,融资后项目推进速度更快了,但资本对于项目运营却有着一套严格的审查机制,如月新增用户数据,雨天雨伞使用频次等等都要详尽的统计分析。
她的团队已经将大量的预算用于投放楼宇广告、公车站亭广告,但是推广效果却并不好,几乎没有转化。即便雷阵雨天气,也很少有用户“开锁取伞”。
不得已之下,张雅只能决定免费向公众开放共享雨伞,“当时是只要用户关注公众号,扫码即可解锁借用伞。”为了让后台的数据更加漂亮,用户用伞甚至还可以拿到红包,参与旅游项目抽奖。
“我不愿这么干,我更愿将预算投入在产品研发和运维上,但运营数据却是命门。”她无奈表示,如果数据下滑,表现达不到资本预期,投资方甚至还有撤资的可能性,因此,保用户、做数据就成为团队的工作重点。
除此之外,资本“考核”的维度,还有品牌的知名度、创客的影响力以及团队对外的形象等,“只要任一维度出现问题,机构就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这也是不少创业者头痛的地方。”
很多时候,不拿投资活不下去;拿了投资,活的又很拘束。创业者、团队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预算,快速堆砌数据,满足投资机构的要求。而一切工作都成了2VC,也为张雅的团队顺利带来了pre-A轮融资意向,“听话,只要听机构的话做好数据,就能够继续融资。”
张雅告诉懂懂笔记,很多相熟的创客,在创业过程中已经成为资本的“傀儡”。天天站台走秀、炒作,却失去了对项目的专注。可是,很多作秀、做数据、做规模的举措,却让很多项目得到了资本的无尽青睐。更多项目因此也从A轮、B轮,走到向了C轮(也造就了一波一波C轮死)。
“只要根据资本机构的要求做到位,才能拿到融资,让企业活下去,这几年这种思维成了许多创业者的共识。”在张雅看来,与其说创业项目是2VC,不如说是创业者想让项目能够活着。
投资者和创业者在投资和管理中往往会成了“对手”,互相担心、互相算计。而且,往往是心甘情愿2VC者才能顺利拿到融资,既然如此,创客何乐而不为?
No.3
有困难2VC,心要大钱才多
“融了资担心被资本冷落,融资烧完又担心拿不到新的融资。”
来自湖南的姜涛,在深圳创业五年失败了三次,只剩最后这个AR项目勉强靠融资“活着”。随着VR、AR潮涨潮退,他们也从2017年开始不断品尝着过山车般的冷暖人生。
去年底开始,眼看A轮融资要烧完了,他却继续保持着每周飞两三个城市参加行业论坛、创业沙龙的频率,不停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区域媒体上露脸,“其实我是在寻找新的融资,毕竟业务已经没那么多了。”
姜涛告诉懂懂笔记,近半年多来他和其他两位合伙人一直奔波在全国各地,寻找新一轮融资的可能,“不能因为资金困难,预算有限,就减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频率。“
在他们看来,如果“露脸”少了,全国合作的代理商、有意向投资的资本机构,甚至曾经的老用户都会觉得团队不行了,资金链要断裂了。“可以说,创业可以一无所有,但却不能没了动静。”
姜涛表示,无论创业项目正遭遇什么困境,只要创始人、创始团队持续产生影响力,项目能持续出现在新闻中、活动中,就还有机会找到新的融资。因此,即便节缩企业其它方面的开支,他们也要加大公关、媒介领域的投入。
“即便公司发不出工资了,我也还要出去露脸,这样才有一丝机会让资本看到。”他告诉懂懂笔记,从年初至今,公司并没有加大招揽AR开发的业务,而是全力“演戏”给VC看。希望能够在国庆节之前,顺利拿到新的一轮融资。
当被问及,面对经营危机团队为何不尝试改变业务方向时,姜涛回答,“有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在改革中倒下的。只有融资,不断融资,才能够为改革争取时间。因此碰上经营困境,大家通常会抓紧先融资再改革,或者是转型。”
对于很多创业公司、创客而言,获得融资等于能够获得更多试错时间和机会。如果没有融资支撑项目运营,那么任何改革、转型都会因“无米之炊“而失败,“对于创业者而言,融资是万金油,是解决困难的良药。”姜涛如是说。
而另一位创业者在交流中说的更为直接:“其实做BP前不要想着什么商业模式,直接想明白资本需要什么,每一页BP都要想着如何帮助资本成功套现,一定能搞到投资!“
【结束语】
创业圈曾经流传过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你是愿意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愿意改变世界?
如今,这句话被做了一些修改:你是愿意花十几年时间去把一个项目做盈利,在累死前被称赞为匠人精神,还是愿意用一年时间就IPO?
这就是一片混沌中,无数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在反复思考的问题:2VC有错吗?一年时间就登陆纳斯达克有错吗?先烧钱做规模、做数据有错吗?如果说有错,那什么又是对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