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19日,2019 DEMO CHINA创新中国·未来科技节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办。正方辩手和反方辩手进行了名为《未来汽车创新何者为先:洞察用户需求 or 为用户创造需求?》的辩论。
洞见如下:
1、洞察用户需求是真需求,创造用户需求是伪需求,只有洞察用户需求才能真正的引领需求。
2、创新都是为了满足某一个需求所提供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3、需求是不能创造的,需求是被发掘出来,然后我们在产品上进行创造,需求是本源。
4、你只有知道监督对象是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再去迭代你的产品,这个时候你的产品才能真正有效满足你的市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辩论实录:
正方认为:“未来汽车”创新,洞察用户需求为先。
反方认为:“未来汽车”创新,用户创造需求为先。
辩论环节的规则是:
1.陈述论点:每位辩手各有4分钟陈述论点时间;
2.自由辩论:6位辩手依次轮流陈述结束后,进入自由辩论环节;
3.结辩:双方各有3分钟总结陈词时间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会看到各位嘉宾在商业世界外的不同魅力,非常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接下来有请双方辩手上台!
他们分别是:
正方1辩:韩辉 ,正方2辩:冉默,正方3辩:杨歌
反方1辩:柳鹏,反方2辩:汪奕菲,反方3辩:朱瑜珺
主持人:每个人立论4分钟时间,我们的规则先从正方一辩开始,有请。
正方一辩:大家好,我是韩辉,作为正方洞察用户需求的一辩,我必须旗帜鲜明的表明我方观点,洞察用户需求是真需求,创造用户需求是伪需求,只有洞察用户需求才能真正的引领需求。
关于用户需求有一个案例非常有名,就是客户不要买电钻,而是要买墙上那个洞。电钻只是一个工具,而墙上那个洞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乔布斯也说过:不要问用户需要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需要什么,你只需要给他们就行了。我们知道最早iPhone很多产品都是乔布斯直接给的,根本没有问用户才给的。
我们的汽车鼻祖福特也曾经说过:如果我当时去问顾客他们最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我就想要一匹最快的马。因为当时马快是他们最刚需的需求,所以无论是汽车,还是马,还是电钻,还是手机,核心都是为了解决用户更高效的出行需求。
不难看出在用户需求上创造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而目前人类所有的需求基本上都能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涵盖。
再以社交需求为例,看上去我们有了微信,事实上人们有了新的社交方式以前像串门拜访,现在微信问候,本质上依旧是人们社交的驱动,所以内核是没有变的,我最终的结论仍然是洞察用户需求是真正的需求,而创造需求是伪命题/假需求。
主持人:下面有请反方一辩来做立论陈词。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以及现场朋友,大家早上好,我首先说一下,刚才正方一辩说洞察需求是真需求,创造需求是伪需求。那我作为一个肥宅,那洞察我的需求就只能是待着喝可乐,创造需求,我需要健身那就是伪需求,我觉得正方这个论点是不成立的。
我方认为创造需求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我们先理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洞察需求?什么是创造需求?
洞察需求是人们已经有的需求,我们通过观察或者大数据分析去创造。比如说我是一个大龄男青年,大家觉得我有社交的需求,给我推荐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他们会觉得一个大龄单身男青年可能有恋爱的需求,他在推销社交软件的时候还跟我特别强调,这个社交软件里有很多小姐姐。
那么创造需求是什么?创造需求是人们之前没有的需求,我们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形态来带动大家说,原来我们可以享受这样好的产品,这样才得到需求。就像你刚才说乔布斯的观点,十几年前大家对手机的需求是键盘怎么样或者续航怎么样,突然乔布斯在那一瞬间站出来说,手机可以触屏,这才是创造需求。
那么论据是什么呢?
第一个,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客观发展规律,科技的创新一般都是大于用户发展需求的,刚才说到汽车,大家可能在那个时代只是对马有更多的需求,怎么样让马跑得更快,吃得更少,但是突然有人发明了汽车,其实是突出这个需求的。
第二个,创造用户需求是一个趋势,回顾十几年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创造需求或者创新的公司成长为更大公司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个从人类历史大的角度来看,人类每一次的变革跃迁都是因为这些创新者或者创造需求的人带领的,所以我方觉得无论是从客观规律、发展潮流还是人类发展历史来看,未来汽车都应该以创造用户需求为前提。
主持人:我总结一下,大概意思是说,大数据是不靠谱的,就好像我们在看着后视镜往前走,你无法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就好像婚恋网站上匹配两个人,两个人都说喜欢小动物,其中一个喜欢养,另外一个喜欢吃,所以这两个人会打起来。再有请正方二辩继续陈述。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各位嘉宾,上午好。跟着我们一辩的观点再重述一下。
我们认为未来包括汽车,包括其他领域,我们的需求是被洞察出来,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刚才对方一辩以自己为例,说自己有喝可乐的需求,这是洞察的,但是健身需求是被创造的,首先这个是不对的,健身的需求也是被洞察的。你有减肥的需求,这本身是你自身有的。假设您这辈子不想健身,那我怎么推,这个需求也不会创造出来。
刚才前面您阐述了很多关于创造的需求是针对没有的需求创造出来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需求是不是可以被这样创造出来?前面提到马斯洛的需求,我们从人类最基本的生理一直上升到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这部分是人的本性所在。
我们不认为这部分需求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那我们可以创造什么呢?可以创造满足这些需求的场景和解决方案,这部分是可以表现创造出来,但是创造不等于创造需求。包括我们今天提的创新,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某一个需求所提供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以今天大主题出行为例,我们从出行开始说,最开始它是代步工具,满足我们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现在车越来越智能化、网联化,可能未来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实现了,人对车的需求可能从出行转向成把车当成更智能的设备、智能硬件,甚至在无人驾驶当中当一个移动的空间。在这样出行领域中所产生的需求,其实是人的需求自身在提升,我们一直在创造的是为这些需求所满足的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认为创造和创造需求不能划等号的地方。
前面提到创新,创新和创造都是趋势,不过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体现了使我们能够更好洞察用户需求,并用创造性方法去为这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思路,所以我再次重申,我们认为洞察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谢谢。
主持人:有请反方二辩。
反方二辩:首先我觉得正方的辩论技巧非常不错,但是还是要看今天的题目“未来汽车”创新,到底是洞察需求为先?还是创造需求为先?所以我们先要看一看洞察需求和创造需求概念的定义,这个非常重要。
洞察需求定义,我先帮正方来总结一下,正方连洞察需求是什么都没有说清楚,叫用户有明确或者不明确的潜在需求,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挖掘需求,洞察可以借助一些数据分析的手段以及用户调研的手段来获得分析,这叫洞察需求。
创造需求的定义是什么呢?叫用户本来没有的需求,创新者开发出了全新的新产品,新服务推广给用户,告诉用户这是一种新的东西,让其产生新的认知和新的需求,并接受新产品,新服务,这个叫创造需求。
我们的观点是非常旗帜鲜明的叫未来汽车的创新一定是以创造需求为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大家所用的电,手上拿的手机,家里的电脑,包括大家所开的汽车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东西。哪一件事情不是在过去一两百年时代当中创造出来的?这个才是真正引领人类社会往前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力。
同样我们说未来汽车,不是今年小改款汽车,如果是小改款汽车,我今天就举手投降,我就跟对方说,那确实是洞察需求,你们通过大数据分析一下,通过用户调研一下说真皮座椅不够软,小改款做得软一点,这个叫洞察需求,引领着小改款汽车的创新。
但是未来汽车是创造一个新的需求,创造一个新的物种。咱们说未来汽车跟今天汽车一样吗?一定不一样。刚才云启投资人也讲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我们讲电动化难道真的是用户的需求么?用户会说,我需要一个车上装满电池,我以前加油只需要3分钟,现在充电还得花半个小时到4个小时时间,用户不会给你这样一个数据,不会给你这样一个反馈。但是为什么大众集团CEO迪斯敢在德国传统能源那么突出的情况下,坚定地为大众指出未来一定要全面电动化的方向,难道这件事情是洞察出来的吗?
我相信在新的汽车发展时代一定是以创造需求为先,洞察需求为辅助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这也给正方辩友提个醒,什么叫为先,大家先想清楚,谢谢。
主持人:我感觉终于在二辩的时候开始对题目进行定义了,题目其实双方辩友在一辩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定义,我们看看正方三辩怎么回击。
正方三辩:我不回击啊,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辩论,平时都是在外面跟人讨论或者演讲。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今天这个话题本身反方是没有可胜性的。
我先引用《圣经》里面说的一句话:人类是没有发明的,只有发现。《圣经》里面把所有创造的东西都叫做在你脑海中反现出一个实际已经存在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情,需求是不能创造的,需求是被发掘出来,然后我们在产品上进行创造,需求是本源,正方二辩已经讲了,它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非刚性需求,是人从自身的一个反应。
第二点,我自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清华理工男,我自己做了非常多的创业,我原来是站在反方的,我是一个极度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改变其他人的人,但是我做过七次创业都失败了,所以我从2009年开始转型做投资。
这些所有创新都是非常理想化的,去年前年科委和清华去投资公司里面调查,所有中国高校的创新有百分之多少能够进行真实的转化?这个数据只有1%,原因是因为大家的创新都过于理想化,从自己的出发点去思考,不能真正去理解市场,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也是今年到现在为止创新创业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真正的需求出发。
第三点,我送给大家两本书,第一本书《跨越鸿沟》,第二本书《创新者》。第一本里讲的非常清楚,所有智能化的创新99%的企业死在了鸿沟之前,也就是真正能够转向大众市场之前。大多数技术性创新都是从理想化出发,然后一点一点从技术走向自己理想中的产品,投资和创业里面最忌讳的一点叫跟技术谈恋爱。
很多人非常喜欢技术,包括我自己,就是在技术上投入大量的精力,然后走着走着走偏掉了,这就是和技术谈恋爱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技术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才是真正最需要的。
很多技术创业者很大误区就在这一点,也是我自己在早期技术创业没有成功的很大问题。
另外一本书叫《创新者》,它讲述了过去150年以来所有电子化产品、电气产品,后来到了计算机、互联网、数据,所有这些企业的成功,很少有真正技术人员创新成功的,真正最后做成功做大的都是整合者,他们把各类型技术作为模块整合在一起,最后把技术做大,比如说比尔盖茨,乔布斯。
最后,我从国家市场角度和全球角度进行对比,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有本质性区别。
先看美国市场,其实乔布斯说过那句话:我不需要客户知道什么,我告诉大家什么。原因第一,乔布斯本身非常具有创新性,第二美国市场平均教育程度非常普遍,大家认知是非常高的。
而中国市场是教育市场非常参差不齐的,大家认知和知识结构非常不一样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每个人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机器人,有的人觉得是智能机器,有的人是觉得电影里像阿丽塔那样的机器人,有的人觉得就是一个后屏幕插着一个轮子上就是机器人,大家千人千面的理解差距非常大,很多人对科技理解深度差距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其实中国市场要想告诉他们创新是什么是很难的,你必须要理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每个人的想法跟你最开始想象的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雷军最开始想象是把所有技术集成成一个产品,最后没有成功,而最后走向小米生态链的道路,原因是生态链和供应链其实就是从市场出发,再绕道救国,最后再去做创新。
其实真正的创新难度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从市场出发,重视客户需求,重视客户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辩论的时候听到推荐书,他这一招很狠,就是如果你不支持我,说明你的认知需要升级,你看这书就行了。下面有请反方三辩。
反方三辩:刚才正方三辩的观点貌似非常犀利,但是他通篇都在给大家推荐书,通篇都在说创新技术,其实跟我们今天辩题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没有提到汽车,没有提到未来汽车,同时也没有提到是创造需求,还是洞察需求。
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今天我所看到几乎所有的消费所有的需求都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洞察出来的。
人类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认为人类根本性的需求只有空气、食物和水,离开这三样我们都没法生活,除此之外所有需求都是创造出来的。早期我们人类甚至不需要房子,我们可以在树下生活,在洞穴里安然起居,没有房子我们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们也不需要衣服和鞋子。今天可能有些人会质疑为什么我们需要穿衣服和鞋子,很多人也会给他们的宠物狗穿上衣服和鞋子,但是狗如果不穿衣服,他会觉得冷吗?如果狗穿上鞋子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
但是今天人类不仅需要穿衣服和鞋子,出门的时候还需要带着手机,背着包,不时看一看新闻,刷一刷朋友圈、微博、微信,再看一看短视频,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影音娱乐和游戏吗?难道我们离开它们就不能生活了吗?平时我们人类都需要不停地抽烟,喝酒吗?
所有这些让我们成瘾的需求都是后天创造出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所需要的。
谈回到汽车,过去的汽车一直以来是交通工具,我们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是马车。我们人类真的需要马吗?本来也不是。我们知道"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完全可以不需要这些交通工具也可以过桃花源般的生活,那为什么需要马呢?因为马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这是被创造出来的需求。
刚才提到福特汽车的例子,福特发明汽车,他并不是汽车发明人,但是他把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他也提到了,当时如果问人们,你需要什么?人们会告诉他,我只需要一匹更快的马。如果我们只是洞察这样的需求,可能我们永远也发明不了汽车了。
今天我们展望下一步能够发明什么需求来符合人们对未来出行的需求,我们需要了解未来汽车可能不再是一个一个孤岛,大家都是联网的,都是无人驾驶的,在车上是不是能够享受跟家里一样的娱乐体验和生活,这些是留给我们去思考,帮大家发明创造的,谢谢。
主持人:第一轮立论阶段结束了,六位辩手都已经明确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无差别性伤害阶段,开始自由辩论,刚才正方是第一轮,下面从反方开始自由辩论。
反方二辩:我接着刚才正方辩友来说,正方辩友讲了《圣经》,讲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不叫发明叫发现。我来讲一下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框定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讲我们所处的宇宙,所有的事情都是发现,那是不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人要拷贝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发展呢?一定不会是这样子。今天大家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事情全部都是我们这个宇宙,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过去那个时代的人给创新创造出来的。
主持人:你说到了平行宇宙,杨歌是物理学出身,已经按捺不住了,让他说两句。
正方三辩:利用平行宇宙来去讨论问题,这明显是用他用来反驳我的论点,说明你自己的原因不够了。
《圣经》的意思就是说,凡是你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你就会发现,这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很多人认为自己在发明,事实上是自己站在那个高度是相对有限的。比如说在历史上,在某一个层次上,其实《圣经》这种说法是一个绝对说法,我并是说把这种想法让大家都去接受,它只是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是有高度的。
主持人:杨歌刚才是说认知有限我给你推荐书,现在是你说什么,我告诉你《圣经》是怎么说的。接下来继续有请反方。
反方一辩:刚才杨歌一直在用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创造需求是多不靠谱,不管是大学生创业这个idea成功有多少原因,还是自己惨痛的失败的经历,我觉得以这些经历来否定创造是更不靠谱的,对吧。
正方三辩:我没有否定创造,我刚才说得很清楚是否定创造需求,而创造产品和创造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反方三辩:他刚刚其实否定的是创新技术本身,其实创新技术本身失败并没有错,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得获胜。这几十年来能够真正引领时代潮流的公司都是通过创新来取胜的,创新本身跟创造需求并不矛盾,它也并不等同于创造需求,我们是讨论创造需求,并不讨论创新技术。
正方三辩:不能否定创新,我没有这个能力,国家要求创新创业,我本人也是创新创业导师,所以说不能否定创新,我再强调一下不能创新和创造需求,这个需求是发自于内心本质的需求。
主持人:我再总结一下,书,圣经,国家指示,来继续。
反方三辩:刚刚提到了今天我们所有的需求都是创造出来的,你们可以反驳一下到底哪些需求不是创造出来的。
正方二辩:其实在我陈述的时候很明确的提到,我们所有需求本身是有,我们是洞察到之后创造了相应的产品。
反方三辩:那抽烟你需要吗?你需要喝酒吗?
正方二辩:不需要,人是有放松的需求,人是有缓解自己紧张的需求。
反方三辩:对啊,放松为什么需要抽烟吗?
正方二辩:您说得很对,放松为什么需要抽烟?抽烟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但是放松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抽烟对应着放松是需求,但抽烟是产品。
反方三辩:那怎么样的放松是需求呢?
正方二辩:抽烟不是需求。
正方三辩:刚才三辩有一个明显的漏洞我都没有想回击这件事情,就是人的需求是空气、水,这几样东西,显然不是,七情六欲都是非常明显的需求,只是不同维度的需求,抽烟只是一种维度需求创造的一种形态,它可以被其他形态所替代。
反方三辩:它是创造出来的一种需求,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所需要的。七情六欲每个人当然需要,但是如果你生活的话也可以不需要这些需求,所以也不是与生俱来我们必定需要的。
反方二辩:刚才大家举了一些例子,我更想从逻辑的角度来谈一谈。
正方三辩:我更喜欢说逻辑,来吧。
反方二辩:OK,我们可以看到所处的时代在过去两百年时间,这两百年时间科技的发展其实是大大快于用户需求的。
正方三辩:我就问你这个问题,这两百年科技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方二辩:那就回归到我们人上面了,人为什么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我们又不是体格最强壮的。
正方三辩:这两百年发展主要是因为工程机械和电的发展,电的出现导致这150年巨大发展,然后出现了电气、电子化、计算机、互联网。这150年发展主要是因为电,而最近为什么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是因为增量相对减少了,原因是在目前电和工程发展之下,我们再进行形式型的创造相对来讲比较乏力。
前两天有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现在如果想解决世界增量格局的问题,必须要从技术上发明新的技术,这里面包括量子、生物这些全新科技。目前来讲这些科技还没有达到让我们日常产品能够用的水平,所以才产生现在世界上这些问题。这些都指明什么呢?电、工程、生物和量子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被人发现,这个可以为我们所用之后,我们创造的是产品和商业形态,而需求是本身存在那个地方。
换句话说,放在两千年前,如果我们有了电,我们同样有这样的需求会发展这一代历史,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被大家挖掘出来,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
反方二辩:正方辩友其实就是在证明我们的观点嘛,为什么会有电?电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生产力?正是因为我们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如果人没有创造力,没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没有对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自己生活的欲望,他怎么会创造出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这些,同时也把这些灌输给我们下一代新时代的人看这个就是最好的。
正方三辩:你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说在辩论的时候应该自己独立立论,然后用一个独立的逻辑来反攻我的逻辑,而不是站在我的逻辑之上顺延下去,那是支持我的逻辑,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第二个,我刚才已经明确强调了,电创造的是需求下的产品形态和商业形态,而不是创造需求,所以你沿着我这个说,实际上是支持我的观点。
反方三辩:其实每个人并不需要电,生活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手机,可以不用电视电话,我们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这不是我们本来的需求。
正方一辩:现在你不用手机,不用电能活下去吗?
反方三辩:你可以看看手机用户现在多少?现在全球六七十亿人,有有多少人在使用手机?剩下一二十亿人没有手机是不是在生活?你看到认为他们已经死亡了吗?
正方一辩:请反方注意,我们现在谈的是需求,不是产品,我们一直辩论是需求,不是产品。
反方三辩:对,我的观点是我们并不需要电,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创造出来的,它绝对不是我们能够洞察出来的。
正方一辩:正如我们辩论一样,如果没有电,我们在这个场地根本没法交流。
反方三辩:这是一个很好的伟大创造需求的发明。
反方二辩:就包括正方手上所带的手表,以前古时代能有这个吗?没有嘛,这是新时代创造出来的。
正方二辩:这个话题如果这么讨论下去一直都结束不了,因为我觉得反方一直把创造性产品和创造性方案和创造需求在划等号,我们其实在这边讨论的是需求是被洞察出来的,还是创造出来的?而反方一直拿各种产品举例,包括电,包括手表,本身我们就不是站在一个角度上在说。
反方三辩: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提出一些比较有利的论据能够证明什么是创造出来的需求?什么是洞察出来的需求。
正方二辩:我们一直在证明需求不是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一直都同意洞察需求之后所产生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一个产品,还是一个PPT,出一个想法,这些东西都是创造出来的,我们没有否定创造和创新,但是我们否定的是需求,不是创造出来的,从最基本生理的空气水到上面社交到自我满足,这些需求是人本性的,人作为一个很复杂的生物本身有这个需求。
反方三辩:社交并不是我们本来就需要的需求,芬兰人是最不喜欢社交的,但是每个人不社交也可以过得很好,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几个国家之一,完全不需要社交也可以过的很好,这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求。
正方二辩:可能我们说的社交不是一个社交,杨歌已经推荐了很多书,我就不推荐书了,但是很多书都提到了社交是人很本质的属性。
反方三辩:我们辩论不是这本书,如果推荐书,我也可以推荐很多书。
正方二辩:我只是说社交是很明确的需求。
主持人:我看状态特别好啊,我站在中间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双方跃过去动手,我觉得我已经承担好了主持的任务,现在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做总结陈词。
正方三辩:我觉得其实已经说得挺清楚了,因为需求是有很多的,都是发自于人内心的需求,但是产品形态是需要创造,这个创造过程非常地艰难。
举个例子——地图,我们寻找位置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摸索创新过程当中非常曲折。大家知道诺基亚在2008年开始做二维地图的创造,这个需求是本身有的,但是它花了70亿美元在这个上面,最后没有做下去,导致被当时几个竞争对手,最开始被索尼后来是苹果超越过去,诺基亚最后变卖给微软的时候只值70亿美元,这个例子是《创业维艰》里面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例子。
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创造过程风险是很大的,诺基亚错了吗?没有错误,它是围绕真实需求走的,但是在创新创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它的路径错了,角度错了。
最后百度也好,高德也好,新一代智能化手机他们围绕新的产品形态做出大家真实需要的需求+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求本身是很难创造的,我们作为投资来讲,作为创业者来讲,最重要的是看准需求,需求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最开始做理工男的时候,我当时做了非常多的创业,我也很想去创造很多东西,因为我非常崇拜乔布斯,乔布斯真正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是能够引领大众,能够更早发现他们未来需求的人,他不是创造需求的人,这是乔布斯非常特殊的一个点,也是中国人很少出现的,我们希望中国在未来几年创新创业中能够出现这样的人。
中国历史上大概出现的这些企业,比如说最开始的爱国者,后来的小米,其实大家最开始都有一颗梦想去创造需求,而最后不得不去了解市场,反过来再影响市场。
说回来我在学校创业,后来再做投资一个真切的感受是什么?
中国的理工教育主要是从已知条件和现有知识出发,以这种方式去做推理,这种方式做创业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到后期你会基于自己的想法,就是刚才说的跟技术谈恋爱,这一点是非常不好。而在美国或者在西方很多国家会告诉你市场商业,让很多学理工的人尽早接触商业和市场,通过市场的反馈来迭代你自己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反馈和迭代呢?这跟人工智能一样,就是监督式学习,你只有知道监督对象是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再去迭代你的产品,这个时候你的产品才能真正有效满足你的市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后来在大学毕业做得第一个创业是关于人脉社交,通过大家的需求来反馈,我到底做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做技术创新做不成功?为什么很多跟我一样有匠心精神和初心的人做不成功?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原因是因为你不了解市场,不尊重市场,自己闭门造车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就是需求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说做企业做创业有三个点:成本、效益、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描述的是你必须要深刻理解市场特点和需求所在,然后再反过来看你手头上的资源这个很重要,所以双向过程是中国创业非常需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把需求和产品对接起来。
我们的观点非常明显,包括我们自己做投资和我走过15年的路,主要是了解这个市场客观是什么样的,我也希望这些教训能够帮助现有创业者往前走,这是我们的观点,谢谢。
主持人:谢谢,杨歌是把刚才的演讲环节搬到辩论环节再给大家重新呈现一下。心里有请反方做总结陈词。
反方二辩:我再重申一下我们的观点,就是未来的汽车创新一定是以用户创造需求为先。
刚才正方谈到很多,我就不重复赘述了。正方其实提到一个点叫创新会失败,不管是洞察需求还是创新需求,我们一定会遇到比比皆是失败的例子。
但是大家可别忘了,引领着我们人类的一定是创新。那么成功的剩下都是洞察出来的还是创新出来的?我们讲大的一定是创造创新出来的,而小的叫渐进式的改良才叫洞察出来的。我们今天谈到未来汽车的创新,首先是未来汽车,这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发明,伟大的产品,一定是要创新引领的。
同时对方讲到教育,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也谈到东方和西方的差别。作为东方人感到过去一两百年东方其实是在亦步亦趋的,为什么呢?西方全部是在create,东方叫拷贝和follow。
就好比过去二十年IT互联网行业,所有中国创业公司叫美国拷贝To中国,在西方创造了社交网络,创造了互联网,创造了计算机,创造了芯片,这些全部叫引领。当然今天到了21世纪,我们东方也可以在某些事情上引领创新的脚步。
同时关注到我们生活中,其实生活中大量事物比比皆是都是创新出来的。
今天如果要追女生娶她为太太结婚,应该都要买个钻戒吧。别说100年前,50年前有钻石这个东西吗?没有,大家最多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穿金带银,有这样的仪式感就够了。
钻石是一个碳的结晶体,告诉大家: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你老公爱不爱你,就看他给不给你买钻戒,卖得越大越爱你,深深扎根在了用户心里,每一个人对这件事情产生了新的认知和新的需求,这个新需求是你要娶我,就得给我买更大的钻石。我的闺蜜的钻戒是1克拉,你必须给我买2克拉,这叫做典型的创造需求并且引领需求,然后让用户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
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汽车的原始需求叫A点到B点吗?如果仅仅汽车是A点到B点,大家怎么解释汽车在内部要坐得更舒适,要将第三空间的概念做得越来越好,大家在汽车里面可以像办公室、旅馆、卡拉OK厅,游戏室,那这些需求就不应该存在嘛,所以未来的汽车一定是伟大的,而引领未来汽车的一定是创造需求为先,这是我们的观点,谢谢各位。
主持人:我总结一下,奕菲一开始提的话题叫做红包能不能替代礼物,就是我给你礼金能不能不给你钻石?但是在最后的时候终于拉回到我们的主旨,也就是未来出行和智慧出行。
我大概总结一下,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推荐书到哲学,最后到了信仰,双方的辩手都发挥了最好的状态,下面的时间要交给在座所有人,包括嘉宾和观众,由你们来选出到底正方还是反方获胜。
今天辩论赛的结果,正方167票对反方150票,正方获胜,洞察需求为先,恭喜正方。同时感谢反方做了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攻防。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