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公众号非凡油条,作者老油条,编辑养乐多,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各种减薪裁员、公司倒闭的消息可真不少,我身边就有朋友公司关门大吉的。这人性格保守,说再开下去就要欠债经营了,实在是坚持不下去,对员工也没什么好处。更多的是在上班的朋友抱怨岗位岌岌可危、薪资不增反降的。
在我们公司隔壁上班的哥们就抱怨说公司现在按北京最低工资的50%发生活费,言下之意也就是1100块钱。然而这其实涉嫌违规了,疫情期间北京的生活费标准是最低工资的70%,企业还得证明自己停工停产一个月,哪是老板说腰斩就腰斩的。
对了,这是一家环保能源类的公司,生化环材劝退真不是说着玩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忍了。不忍也没办法,跳槽也没地方再就业,只能希望之后形势能反转,给所有人一条活路罢了。
所谓形势反转,无非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能跑起来,哪怕有一架跑起来也行啊。
当然这三架马车是很难只跑一个的:想要刺激投资,就要保持消费和出口端的盈利。而出口端因为国外疫情的影响,至少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订单了,很多产能又要指望内销。那么内销的报复性消费就很重要了,尤其是对快消、旅游、餐饮等行业来说,报复性消费堪称救命式消费。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我觉得被寄予厚望的报复性消费是不会来了。
此前很多人对报复性消费的预期,来自非典时期的历史经验。我找到了一张2003年年度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图,它也是很多从业者的信心。注意,这张图是一张增速图,图中显示的数据是和2002年对应月份同比的。
图中可以看到在当时非典防控最严格的4、5月份,消费仍然是同比增长的,最困难的5月也有4.3%。到了6、7月疫情阶段性胜利的时候,很快又回到了8%的高位,和那一年的GDP增长率是匹配的。
想想时代背景吧。那是中国经济最暴力增长的年代,而且出口和投资因为国外疫情不严重,整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有限,很多行业没有遇到明显的现金流危机,从业者的收入仍然得以保持,消费欲望也有了钱包的支持。
另外由于非典这种病毒的传播能力有限,在广东和北京爆发,并且找到致病原以后,其他地区并没有采取今年这般严格的防控措施——也就是把通州到北三县的路挖断。这本身也意味着生产受到的影响有限,消费端的信心恢复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今年这个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能不能套用非典时期的经验相信也不用我多说。
就说这个消费品零售总额吧,三月中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了1~2月份的情况,
上图仍然是同比增速的数据,2019年一整年都在7%以上,说明虽然有的人很悲观,但本来消费升级的动能还是有一些的,消费端的表现比GDP的表现更好。但到了疫情开始之后,消零增速直接滑向了地狱,具体到城镇是-20.7%,农村是-19.0%。一言以蔽之,惨不忍睹。
这当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以前的很多分析文章中也已经分条叙述过了。豆腐乳觉得最让人生气的是部分国外政府不负责任。倒不在于他们搞污名化什么的,而是在于他们疫情一天不能消停,我们也得跟着倒一天的霉。
这里边我们吃了很多事实上的亏,那可比名誉亏立竿见影得多了。
消费的确是请客吃饭,但请客吃饭也要有实力,总不能请客人吃小米水饭。当年福特老前辈就把这事想得很明白:消费和收入是一对联动的概念,你得让工人也买得起汽车,汽车才能卖出去。而且真正的消费指标,其实就是汽车这种高级工业品,这不是一两张消费券能解决的问题。工人都跟我们隔壁那哥们一样领半薪的话,连煎饼果子都消费不起。
以上这些是宏观层面的解释,大家也可以从微观层面上来想一想。
现在除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关键性城市,和最近被很有可能已经原地爆炸的俄罗斯搞得头疼的黑龙江、内蒙古边境城市,国内大多数城市已经陆续恢复正常了。
可是你看到报复性消费了吗?大规模的聚会、购物、游乐事实上还是没有出现,只能说是恢复性消费,离报复性还差得很远。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认识几个做剧本杀和实景沉浸剧场的朋友,这是现在最时兴的年轻人娱乐活动,放在去年的大环境里得尊称一声文化类消费升级的先锋军。经营得好的话,每家店能创造5~50人不等的就业岗位,员工的收入也不低。
但疫情一来,他们的处境一夜变得很艰难。毕竟像这种连工商备案上都没有的新业态,要拿到疫情补贴也不太现实,就只能看老板自己有多土豪能撑多久了。
最近各地消费娱乐陆续恢复,这些店也开张了,但明显能感觉到顾客消费力不足。一家之前在深圳一票难求,我去玩的时候还要走后门的剧场,现在几乎凑不齐客人开张,各家只能互相串门消费。大多数时间,老板只能安排演员们开抖音直播,但因为缺乏运营经验,而且进场也晚了,并没有什么回报,只能说是没让他们闲着。
那个朋友之前还问过我会不会有报复性消费,我也只能很为难地摇摇头,现在看来是我的乌鸦嘴成真了。如果这样的情况再持续1~2个月,我很怀疑这些本应该在大城市娱乐消费领域贡献光与热的年轻人还会不会有工作?他们回到老家以后又能做什么?他们自己还有多少消费力?
旅游行业的情况也不太妙,尤其是境外旅游的收入已经基本归零了。某国内突出的旅行平台的运营人员告诉我,从去年开始公司战略就是往国外市场发力,基础性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不少一条龙产品的反响也不错,正准备今年大干一场,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回想起2月份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大领导还在用非典时期的故事给大家打气,3月份这种声音就越来越少了。为了挽回局面,这位大佬还亲自下场带货,我从他的表情里读出了些许无奈。
虽然这家平台不时会爆出一些负面新闻,但从本心来说我是不希望它崩溃的。有一说一,中国现在的旅游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其实非常低,需要有一个龙头老大级的企业把产业化做起来,也培养一批有先进观念的旅游人。等它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再解体任由各人发挥不迟。
如果因为一次疫情把好不容易中心化国际化的旅游龙头挤兑死了,那天下更不知几人称王,到时候消费者想投诉都不知道该找谁。
如果非要问有没有报复性的领域?还真有。保险,尤其是疾病类的保险最近销量暴增,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已经把今年一大半的任务都完成了。
但保险真的不是消费啊!说得好听,它是理财的一部分,说得不好听,它就是救命用的。人都开始抢救命钱了,哪还能指望人花天酒地呢?
话说回来,找救命钱救命也要有正确的姿势,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找机会再聊聊。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