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子弹财经,作者李老师 ,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在中国互联网背景下,相较于其他产品,网盘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发展过程必然艰辛。
15年前网盘雏形出现,2012年集中爆发,再到2016年前后集中倒闭潮,行业从真正成形到集中退潮,也不足十年。在行业发展里程碑式的2016年,金山网盘、迅雷快盘和网易云盘等9家知名网盘企业先后关停,无不暗示着网盘在国内生存的困境。
一个困扰的问题是,明明拥有巨大流量,网盘行业缘何活得如此艰难?
1
跑步入场的行业初期
任何互联网产品的诞生,都与用户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2005年,早期的互联网弄潮儿们开始使用Gmail的海量存储空间来存储本地文件,“网盘”这一概念被嗅觉灵敏的早期互联网企业发现,一些企业开始了网盘最初的尝试,估且算作是网盘的1.0时代。
此后,一些专业网络存储企业和邮箱、即时通信附带的个人文件夹出现,用户可以将文件存储在“云端”,这也将网盘行业带入2.0时代。
但不管1.0还是2.0,都没有巨头的身影。
直到2009年,华为将DBank服务更名为华为网盘,成为国内最早的个人云存储服务提供商。2012年后,用户的存储习惯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发生变化,个人云存储已成为绝对的主角儿。
其实上,国内网盘的最佳样本出现在国外,Dropbox是云存储行业的突出厂商,2011年底其用户数已达4500万,市场估值达到40亿美元以上,成为当时全美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足以引来国内互联网巨头的纷纷涌入。这一时期,包括金山、360、盛大、百度和华为等大佬纷纷跑步进场,并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从当时的主要参与企业类型来看,可分为软件企业型、硬件厂商型及操作系统内置型三大“门派”。
软件企业的代表是金山快盘和酷盘。2012年初,金山快盘的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接近Dropbox四分之一的用户量一方面增加了厂商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建立起先发优势,令其他对手难以轻易超越。而酷盘作为网盘行业的新秀,也在力求突破。其最巅峰的时期是在2013年,个人版用户数达到1500万,移动端用户超过200万。
硬件厂商的代表包括华为、小米,他们希望通过网盘来改变单一的终端生产盈利路线,从而在移动互联网中挖掘更多商业价值。但预装在终端上的路径又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双刃剑。
在业界被称为含着金汤匙的“富二代”百度网盘,一直走存储分享型网盘的道路,这也是百度云服务的基础。2012年6月,在百度第七期移动互联网产品媒体开放日上,百度公布“百度云”的发展数据:总用户数已快速增长到7000万,其中日新增用户20万,日活跃用户200万。同时,百度宣布将面向开发者提供的服务正式命名为“百度开放云”,全面聚焦面向开发者的计算、存储及应用等技术能力的输出。
市场另一个“富二代”玩家360云盘则把噱头玩得“得心应手”,以此赚取了不少关注。自2011年11月11日正式上线起,在发展两周年后也发布了自己的数据,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2亿用户,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级别,平均每天有40多万新用户注册。
除此之外,市场的参与者还有自称“屌丝”的115网盘、腾讯微云等,前者通过多方合作跑马圈地,后者借助腾讯系的助推,整合了QQ的产品特色,直接和QQ进行绑定,在用户注册方面有很大优势,搭上“顺风车”的微云一路狂奔。此后的四年间,115网盘与微云一直你追我赶,争夺行业第3名。
纵观这一时期各大网盘的表现,不难发觉他们共同的特征:急于快速增加用户,抢占云存储入口,获得大量的用户数据。
但很明显,当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蛋糕有限时,混战不可避免。
2
行业快速洗牌仅用4年
从2012年起,网盘市场持续4年的混战开始,各家都频频出招,试图在行业中取得好名次。
2012年2月,金山软件宣布将成立“金山云”独立子公司,并将金山快盘作为金山云的核心业务。到2013年,金山快盘团队宣布获得A轮融资,数额达到两千万美金,同时宣布将用户网盘的免费空间提高到100G。
随后,360云盘团队也发布公告,用户只需要做两项任务,就能免费获得360G的免费空间。当然,这是周鸿祎最爱玩的“套路”。
仔细分析发现,360G的免费空间看起来很大,实则并没有什么用途,因为360云盘本身是同步型网盘,服务器的资源本身是很少的,用户主要用来同步自己的私人资料,存储需求大的图片、视频等都很少。不过,“大空间”倒是很对中国消费者“攀比”的胃口。
紧接着,百度网盘对外宣称其用户达到七千万,各种透露的信息表明,百度网盘极有可能将用户的免费空间提高到百G以上。
这一混战的导火索,业界分析可能源于快捷酒店管家在七夕节进行的“用酒店管家订房,赠送115网盘100G永久免费空间”的活动。但实际115网盘100G空间是由快捷酒店管家支付的,但此举成功误导了360和百度,直接导致了上述“拼空间”之战。
除空间升级的对决外,各家还推出了超值低价年费的活动。2012年5月,115网盘再次掀起行业之争,宣布将100G的年费VIP降价到50元每年,相当于市场同样量级空间六分之一的价格,并以此拉开了网盘付费空间大降价的序幕。
随后,百度网盘开展出现五毛“BUG”,相当于100G的空间只需要5毛线,迅雷也不甘示弱,操作了类似的BUG营销。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降价行为,那么华为网盘推出的不限量容量的永久免费空间,则成了华为抢夺用户的“必杀技”。
在“拼空间”大战中,有人欢喜有人忧。彼时的市场上根本听不到酷盘的声量,酷盘真正大方也是一个月之后,用户量早就被百度云、360云盘抢光,当时的酷盘应该是忙于和阿里巴巴达成交易。但遗憾的是,有了阿里加持的酷盘仍未摆脱关停命运,于2015年10月10日正式停止服务。
酷盘并不是第一家关停的网盘企业。早在2013年3月1日,盛大网盘即宣布关闭。而一些市场上较小的玩家如萤火虫网盘、Mofile网络U盘等都悄无声息地关闭了,曾被金山寄予厚望的金山快盘也于2014年9月2日以3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迅雷。
2016年,360云盘发布消息称即将停止个人云盘服务,网友纷纷评论称:“说好的永久呢?”不但是对360云盘说的,更是用户对网盘行业的整体失望。
对于网盘行业,2016年是标志性的年份,仅宣布关停或部分关停的网盘就达到惊人的9个。华为网盘、微云、迅雷网盘、UC网盘及金山快盘等先后宣布关停,成为互联网江湖的传说。
此后,市场剩下的巨头玩家只余下百度网盘,一时间也成为香饽饽,为了消除用户的担心,百度网盘宣布将继续提供可靠的网盘服务,这也成为如今百度网盘一家独大的根本原因。
但一家独大的最大坏处,就是百度网盘由以用户为中心逐渐变成了以自己为中心,单从年费这一项来说,一路上涨,从开始的190元上涨到269元再到现在的298元,而水涨船高的会员费也让百度网盘难逃“割韭菜”的嫌疑。
另一个体量小的玩家115网盘,也于2016年3月宣布全面下线分享功能,沦为一个单机网络备份盘,其打出“一生相伴”的口号,让用户多少感受到悲情意味。
3
网盘难在哪里?
对于集中关停,网盘服务商给出的最大理由多是配合监管部门,但监管难度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网盘成了传播违规信息的通道之一不假,监管部门在开展专项整治也不假,但监管并不必然导致彻底地关停。
其实上,监管压力大可能只是导火索,对企业来说最致命的原因则是盈利模式不清晰——赚不到钱。
明明有着足够流量来源,却不能给网盘服务商带来足够的利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困扰行业玩家的问题。
先看收入。互联网服务大体分为“卖广告”和“卖会员”(订阅)两类。而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极为单一的服务,并无需在桌面顶端的网盘显然不会吸引太多广告主的投放,因此会员成为网盘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国内互联网“免费”培养起来的用户,还没有养成付费习惯。这意味着,网盘的用户中有绝大多数是免费用户。
对于普通会员,百度网盘提供2TB的免费空间,苹果iCloud的免费空间仅为5GB,腾讯微云则是10GB,而从目前用户数据的存储需求来看,百度网盘相对符合用户需求。
会员收费标准方面,腾讯微云的超级会员为20元/月,可享受6TB空间,百度网盘为25元/月,提供5TB空间。但如果以阿里云作为参照物,其OSS的5TB空间则上涨到553元/月。
再看投入。网盘需要有服务器来存储数据,需要购买带宽来应对上传和下载,需要运维人员保证业务正常开展。以百度阳泉数据中心为例,存储614万TB的数据,硬件成本就需要19.6亿元,每年光电费就要烧掉2.5亿元,且不包括人工和推广费用,20多亿硬成本就花出去了。
这也印证了,即使如酷盘有了巨头的资本和流量加持,如果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仍然烧不出一个未来。
很明显的是,网盘在经历了疯狂烧钱、野蛮生长及各家争霸之后,已经随着欢快的“免费网盘”时代落下了帷幕,市场只余下百度网盘还在苦苦支撑。
数据显示,百度网盘拥有6亿用户,市场份额超过85%,但其仍逃不过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行业魔咒。如果要探讨百度网盘的未来,或许除会员收费外,百度网盘还需要设计一个产品与生态互动的体系,并不断强化这种体系化关联,才能将一个良性、优质的商业模式坐实。毕竟只有健康的模式+良性的生态+用户的认可,才能让市场唯一的巨头——百度网盘获得生存下去的可能。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本文(含图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