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为什么是一家科技公司?

保险在中国一直以一种别扭的姿态成长。

编者按:本文来源锌财经,作者文狸,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保险在中国一直以一种别扭的姿态成长。90年代,上海的商场里贴着标语“谢绝寿险代理人!”;20世纪初“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这样的口号传遍大街小巷。

然而,40多年来,被妖魔化和污名化的保险业保持着惊人的增长,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2644亿元。我国已经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国,保险业也成为新的万亿级市场。

在科技潮流席卷各行各业、产业互联网成为新趋势的背景下,保险业已经被科技公司视为下一个必争之地。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近日,水滴保险商城推出了开放平台2.0和自主研发的CONF医疗知识图谱,后者可实现医疗数据流半自动化处理以及知识图谱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科技赋能保险行业的大趋势下又下一子。

2016年出现的水滴公司,从网络互助、大病筹款切入商业健康险后,在这个细分赛道异军突起,据最新数据,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险商城累计年化签约保费已经突破200亿元,这比起任何一家传统的保险经纪平台都快得多。

在水滴公司这种现代科技公司的影响下,保险正在摆脱从前的妖魔属性,变成符合用户需求,带有用户思维的互联网产品。而关于这个名为水滴科技的公司究竟是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也引发讨论。

互联网时代,用户是第一要义

如果要论证水滴为什么是一家科技公司,自然要从它干了什么开始。过去的20年,中国将消费互联网发展到全球突出水平,迎来了由消费互联网时代向产业互联网时代转变的节点。

消费互联网时代诞生了许多“万能的XXX”,本质是线下场景和线上场景高度镜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线下场景搬运到线上,从而提高了效率。

彼时的BAT三巨头无出其右。电商平台是将线下的供给群体和需求群体镜像搬运到网上,进行线上的交易和线下的交付。搜索工具是将线下的信息和搜索信息的人搬运到网上,进行在线的信息分发。社交工具就更为典型,无论是带有公共属性的论坛和群聊,还是带有私密属性的个人社交,都是线下场景的镜像复制,无非是把村口的广场变成了QQ群,把电话变成了微信语音。

而随着人口红利消退,C端的互联网化已经触达天花板,互联网开始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通过重构元素的方式将产业进行升级。典型的例子是电商业务中的新零售和新制造。通过C端的需求教育、改造B端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深入到传统的制造业,对以往的线性生产进行改革。

我们可以发现,和消费互联网时代相反,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逻辑是逆向的,把线上的需求投射到了线下,创造出了新的场景。

以水滴公司为例,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两大业务正在悄然推动传统保险业的改变。用水滴创始人沈鹏的话来说,产业互联网,互联网不过是战术上的手段,产业才是战略层面的对象。

水滴保险商城通过搭建水滴保险开放平台,改变了传统保险行业依赖线下经理人的触达模式;并且通过搜集C端的需求推动了B端的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了针对老年人、慢性病人、三四线城市群体的保险产品。这个过程就是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对总结产业互联网时所说的“贯穿研发、生产、组装、流通、服务全周期”。

但不管是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的出发点没有变——满足用户需求。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的改变,其深层次原因是用户习惯的变化,用户第一是科技公司最常见的思维方式。过去二十年消费互联网时代培养了用户的线上习惯,从而产生了B端用户转型线上的需求。

一家科技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就是这样一步步由C到B、由个人到产业形成的,这种改变将推动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科技公司大多具有五大特征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弊端就是给许多公司穿上了高科技的羊皮,比如瑞幸 ,比如WeWork。而这些公司也引发了行业的讨论:一家现代科技公司是什么样的?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认为,一家成功的现代科技公司基本都具有以下五大特征:较低的可变成本、低资本投资、海量的客户数据和客户关系、网络效应以及可以以极低成本支撑扩张的生态系统。

较低的可变成本非常好理解,当一家公司获得额外营收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很多可变成本,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具有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的潜力。以Facebook为例,多一个用户Facebook所需要的可变成本几乎没有,因为它具有可扩张的虚拟模式,因此Facebook的总利润率高达80%-85%。

和Facebook一样,水滴拥有3.3亿的捐款用户和1.4亿的保险保障用户,这些用户全部基于水滴公司已投入的固定成本,每一个新用户的增加所耗费的可变成本非常小,所以水滴可以在短短的四年之内迅速壮大。

低资本投资是现代科技公司的普遍特征之一,即使它们会投资建立服务器,建造办公场地,也依然是轻资产企业。因为这些公司不存在对土地、建筑、工厂和仓库的高要求。同样以Facebook为例,目前Facebook的估值高达7940亿美元,但是其实体资产仅有250亿美元。

相比于传统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依托互联网虚拟平台的水滴保险商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要少得多,资产模式也更加轻。这对于减轻一家公司的资金压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海量的客户数据和客户关系是互联网科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台“聪明的”的大脑都是无数人脑的数据“喂”出来的。

在3.3亿的捐款用户,1.4亿的保险保障用户和过亿互助用户的数据基础上,水滴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实现此前提到的逆向定制服务,并且降低保险保障服务的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

所谓“互联网”首先需要单体和单体互联连接,其次再形成网,才能聚合起海量用户和数据。所以网络效应指的是对于大多数现代科技公司来说,网络越大,公司的价值越高。水滴公司通过水滴筹聚合起了大量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开拓了保险行业原本忽略的市场,这是典型的网络效应的体现。

最后一点,以极低成本支撑扩张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现代科技公司利用其与客户的关系以及对其品位和喜好的了解,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利用生态系统中合作伙伴的资产,科技公司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实现这一点。

当水滴公司的健康保障平台逐渐向生态系统演进,处于生态中的每一个合作伙伴、上下供应商都会因为这个生态而获益,但是对于水滴公司本身来说并不会加重自己的模式,增加自己的成本开支。

总的来说,水滴公司符合业内对于一家现代科技公司的定义。

水滴发展的动力内核源自互联网

当我们追溯一家公司的基因时,创始人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是美团的创始团队成员,是TMD时代的一员猛将。

直到2016年,沈鹏从美团外卖业务负责人的职位上离开时,和外卖业务兄弟们的临别嘱托依旧是“大家要继续以客户为中心认真践行并捍卫我们的价值观,继续保持我们各部门强悍的战斗力”。

用户中心论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水滴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外界评价为“复制美团”。现在来看,与其说是“复刻美团”不如说是复刻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挖掘用户的需求,找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传统的保险销售最大难处就在于如何激发用户的保障意识,引导出购买保险的需求。

香港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纯菁在《生老病死的生意》里就提到过,中国人对死亡的忌讳使得寿险一度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在中国人眼里,保障未来的是孩子和存款,而不是保险。活着的时候想死后的退路不叫未雨绸缪,而叫白惹晦气。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哪怕是新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也无法摆脱这个难题,只能够靠大笔地购买流量进行线上推广,一度导致运营成本比依靠保险经理人系统的线下保险公司还高。

水滴公司则具有先天的优势,通过大病众筹这个与疾病、保障紧密关联的特殊场景,探索出了一条由筹向保险转化的高效模式。

更重要的是,由筹转险的这套模式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的边际效应。以往,传统的保险公司很难覆盖或者说不愿意覆盖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地区人群,因为渠道建设的成本过高,投入产出比不划算。

而水滴公司依赖当时已经下沉得很彻底的微信平台,很快将自己的服务网络延展至这些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难以覆盖的区域及人群。

这又印证了另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寻找增量。传统保险产品对老年人群体和带病群体是拒绝的,这两个群体的患病风险过高。水滴公司作为互联网公司,具备很强的“增量市场”思维,没有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存量市场的争夺,而是想办法拓展增量市场,服务增量用户。

最后一个重要的点在于,水滴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一直以创新创造增长,而非靠复制寻找增长。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激烈,那些原地吃老本的公司没有了持续增长的创新点很快就会被时代吞没。

水滴公司创立只有短短的四年,已经从水滴筹到水滴互助、到水滴保险商城、到线下经纪、再到好药付,经历了几轮业务更新,速度之快颇有当年美团攻城略地的气势,这是互联网思维下对创新速度的追求。

科技公司给传统产业带来“鲶鱼效应”

新事物在出现的时候往往并不被人认可。就好像淘宝的诞生被无数实体店主憎恨,微信的诞生让运营电商的电话费收入涨不上去,苹果诞生的时候也没有人觉得诺基亚会式微。

水滴高速成长的四年里也面临着很大的质疑。无论是德云社成员筹款、扫楼风波还是线下人员的纠纷都把水滴公司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就完全否定水滴筹的社会价值。

作为国内最大的免费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迄今为止服务了超过100万名患者,水滴互助作为行业突出的互助平台弥补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空白,水滴保险商城在推动保险行业为老年人、慢性病人创新产品,提供保障。

科技公司和新的技术是否会带来风险?当然会,但是科技同样带来的是效率的跨越式提高和产业的革命性进化。

科技公司不是产业的破坏者,而是激发产业活力的那条鲶鱼。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需要管理,而不是一味的封堵和扼杀。

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持了年均30%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Z时代的登场使得线上保险的需求尤为旺盛。迅速膨胀的需求带来的是产业对服务模式、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的多重要求。

目前,水滴保险商城有60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新的开放平台2.0可以基于庞大的服务数据,向合作伙伴输出服务、系统、AI等核心能力,达到服务能力、流量转化、保费产出的提升,以及获客成本、运维成本和人力投入的下降。

与此同时,开放平台2.0将向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开放,提供营销、运营、服务、数据等全方位支持。就此,以水滴保险商城为核心的水滴医疗健康保障生态初具雏形。

这种生态的出现正是水滴科技这种产业鲶鱼的激活效应。科技是中立的,寻找科技与人性间的平衡才是是每一个人、每一家公司都需要思考的。科技向善,产业才会向上,社会才会向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锌财经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