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达物联网事业群副总裁杨新辉:工业互联网方向存在巨大产业机会

中国是工业大国,在工业强国这个路上还有一段路要走,智能制造正是基于5G、数据和感知层面做业务拓展。如此环境下,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基建的领域要发挥更大效应。

11月18日,2020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创新成果发布会暨中国企业战略投资峰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

本届峰会聚焦于后疫情时代世界物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AI与5G对互联网以及实体经济的推动,数字新基建所带来的投资新机遇等话题,透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深度解析行业趋势,力图激活物联网创新创业资源,挖掘基于物联网衍生出的资本、技术、产品、应用等周边生态发展潜力,带动技术和产品走向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五牛控股董事总经理曲建强、中科创达物联网事业群副总裁杨新辉在峰会上进行了题为《巅峰对话:数字新基建驱动的智能制造投资新机遇》的圆桌对话。犀利观点如下:

1、现在有国家大政策的支持,刚刚推出新基建的概念,新基建概念跟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有四个方向:第一,5G;第二,人工智能;第三,大数据;第四,工业互联网。

2、我们现在智能化水平整体相对偏低,产生的数据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困难。第一,数据是不是有效数据?第二,数据能拿过来干什么?

3、5G的应用是一个新的赛道,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是一个新的赛道。结合到制造业或工业物联网里面,如果把这些东西跟传统结合起来解决产业链里面真正的痛点问题,包括物流、生产制造等问题,减员增效是最大的方向和可看的机会。

image.png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曲建强:首先请杨总做自我介绍。

杨新辉:我是来自中科创达物联网事业群的杨新辉,负责产品、技术和战略。中科创达是在战略投资方向上获益的企业,在2011年拿到了第一笔产业战略投资,2015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现在发展了12年,是专注在操作系统的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企业。

创立之初刚好赶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2008年开始投入到智能手机发行版软件操作系统的开发,为国内外著名的手机品牌企业提供操作系统的技术和服务,到2014年切入到智能汽车的方向,同样是以操作系统技术向产业进行扩展。

经过5年的积累,现在在智能汽车领域,为智能汽车提供智能驾驶舱、车载操作系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15年进入到物联网的方向,物联网在2015年还没有现在这样火热,无锡市是世界物联网城市之一,最早也是从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

从物联网方向来讲,中科创达是由战略投资孵化出来的企业,随着自己的成长也在做产业上下游的战略投资,希望能孵化出更多像我们一样能快速发展的企业,在物联网的方向产生更多新的创新。

从2015年做物联网的方向,重点的产品或方向定位是物联网方向的平台赋能者角色。物联网市场上极为碎片化的市场,在发展初期时规模很小,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把全产业链的研发投入通过自己的方式满足产品研发和投入。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成百上千的产品中需要共同部分的智能计算模组类的产品,把操作系统放在智能计算类模组上,解决了操作系统,最基础需要大规模工程师开发的基础平台的工作由中科创达来完成。

发展到现在,大概能支持5-6个大的品类,包括机器人、相机、无人机和定位系列的产品,每个品类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客户的需求就是几百、几千、几万台的规模逐渐发展为几十万台或上百万台,当没有突破边界的时候,中小企业面对很大的痛苦,在这个点上的进入是解决这种痛苦,这是我们当时的思考。

曲建强:中国是工业大国,在工业强国这个路上还有一段路要走,智能制造正是基于5G、数据和感知层面做业务拓展。无锡地区应该是制造业的被动转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基建的领域要发挥更大效应。

想请杨总给创业者和机构方谈一谈,在您非常接地气的工业互联网业务拓展中,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5G、AI和大数据数字化新基建领域方向的理解。

杨新辉:我是工程师出身,做的是消费端的软件,是在消费物联网的方向上。近几年我们在进入工业物联网的方向,但现在的工业物联网和消费物联网差别非常明显。从投资角度讲,绝大多数投资人会更关注消费物联网的投资,从规模和产业短期收益上特别能看到效果。

从工业互联网上来看,从2018年开始面向工业物联网的投资在大幅增加,2018年-2020年已经是几倍范围的增长,这个趋势在放大。现在有国家大政策的支持,刚刚推出新基建的概念,新基建概念跟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有四个方向:

第一,5G

第二,人工智能

第三,大数据

第四,工业物联网

从国家战略牵引上会有大量的资金进来,有大量的需求被满足。现在在消费物联网上,以小米和华为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在客户需求的满足上做的极好。在工业互联网里面真正走进工厂的时候,就会发现产业的差异是巨大的,工业界相对非常落后,很多我们认为非常智能的生产过程其实都没有实现,这个过程有非常巨大的产业机会存在,工业互联网的方向是值得大幅关注的。

这上面重点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化的问题,5G的连接解决了通讯的能力问题,5G标准中的NBIOT、EMTC的标准会成为支持海量连接的物联网标准,使更多的设备可以联网。之前在内部的战略分析上来看,以前3G、4G实现的手机重型设备一条线上的连接,不是真的物联网,但像NB这种低功耗的可以达到海量连接的情况下,把连接从线变成一个面,面上具有无穷多创新的机会。

大量的设备联网是第一步,联网之后会产生真正的价值是在数据,数据产生的价值怎么得到体现?数据前期是感知和收集的过程,后面人工智能会发挥重大的作用,人工智能最大的作用价值是产生了决策和行动的价值,是对人的某些基础能力的替代,替代的过程中是极有魅力的。

现在已经在广泛落地的场景是在机场可以看到人脸识别的产品,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从没有到广泛的落地普及,路边各种各样的摄像头是大量的替代人工的工作。新基建四个大的方向会对智能制造产生巨大的变化,在效率上会产生巨大的提升。

曲建强:原来传统的工厂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我特意看了一下中科创达2020年上半年的财报,物联网业务部分增长率是非常高的,达到90%以上。有危就有机,疫情催热了远程办公,智能制造有些什么样的新进展?

杨新辉:今年的疫情算全球的“黑天鹅”,所有的企业都没有预料到,中国的情况是最好的。危和机是并存的,危是店面型的饭店有一段时间的歇业和停业状态,零售业受到很大影响。这次疫情改变了大家的工作方式,远程办公软件获得了巨幅的增长,巨幅的增长来自于校园、企业和工厂办公里面真实的交流通讯需求,现在形成了远程会议、随身的微信会议。智能制造的影响比零售业小一些,但也有新技术出现,疫情的出现导致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发生变化,以前需要到现场交流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通过AR眼镜或远程辅助的设备实现,催生了AR产品的发展。

AR的产品以前是偏概念性的,疫情期间,杭州推出了戴上AR眼镜到红外测温的模块,就可以实现对人脸检测和体温的检测,路边辅助的协警或园区保安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新的技术。问题的出现,催生了5G通讯大量部署,可以加速整个连接的能力,像AR、VR,远程辅助类型、视频会议系统类型的产品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这是我看到整个制造业发生的变化。

曲建强:过去提到工业,我们就提到传统工业,实际上在整个工业领域是有非常多数据产生的,感受最深的两个产业链对我们中国制造业提升很快。

第一,过去10年苹果产业链,造就了大量跟苹果产业链工业企业完成了资本化。

第二,特斯拉工厂已经在上海落地,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月,一个是受上海新车牌政策影响,再者受特斯拉投产以后产能扩大,整个产业链得到了非常大的断裂影响。

我们一个朋友前一阵子提了一个特斯拉model3,他在提车当天看了一下生产说明书,特斯拉这个车是前两天才从产线上下来,整个特斯拉工厂工业数据柔性化生产已经达到很高层次了,可能国内市场目前还有一定差距,过去这些工厂都有很多数据,比如系统,各种人、货、场系统都没有打通。

今天,也想请杨总谈一谈,数字新基建为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带来哪些作用?

杨新辉:我们大概会经历几个过程。工厂发展最初是信息化,工厂原来不用电脑的,用纯人工管理的上了电脑,电脑装上基本财务管理软件和ERP,往前再做数字化,对应的像全球的制造业升级计划等。就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对应一个虚拟化蓝图(数字双生)对应上去,在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里有一套匹配的体系,能够把你每一个数据从前端工厂生产时的采集,到最后运维维护,以及将来生产中的运营,有一套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对应。

再往前演进,我们现在智能化水平整体相对偏低,产生的数据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困难。

第一,数据是不是有效数据?

第二,数据能拿过来干什么?

我们从传统消费类型物联网产品向工业类型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转换过程中,真正价值在哪?

举个例子,2017年开始在工业界做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工作,直接跟新基建产生效果联系起来。我们国家、以及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企业,他们每天为了保证质量,有很大规模品质检测团队存在,每天要看上百万张图片,以前完全是通过人工方式,对整个产品的品质进行确认。确认内容像我们买到的手机上面有几个坏点,屏幕上是不是有划痕,分下来大概有上百个缺陷,每个缺陷进行分类,结果直接决定了工厂产线上如何进行产线的调优和调整,或者是否进行产线叫停,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的良率和品质。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存在的问题是他们招上来这个岗位的技术工人是可以的。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告诉大家怎么去识别。培训之后,他们每天每个人在很繁重的工作中要看几百张、上千张、上万张的图片,极其繁琐、极其枯燥,这样可能导致三五月就会发生一次人员流动。

使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来了人要做培训,培训之后干了一个很短的周期人员又进行调整,还要再进行循环,这个点上,刚好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 我们通过人工智能的工业质检系统来解决这些困难。

曲建强:理解,看来杨总把我下一个问题也回答了,因为很多企业,包括我们运营商做了很多方案,投资了不少费用,传统企业在接受新事物上还是有很大冲击的吗?

杨新辉:新基建可能是以国家主导,或以产业政策来牵引的一个产业升级动作,但这个动作真的做下去,其实对企业来讲,尤其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其实在乎的是实际价值,而不是政策是否短期产生价值。

曲建强:上了系统又没用。

杨新辉:是的,这是现在最大的痛苦,已经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有能力支撑这样的信息化改造、数字化改造、智能改造的的企业还是不多的。比如前两天看小米雷总的视频,他说员工让我到公司去拧螺丝,但现在小米手机一个螺丝都不用拧了,全部自动化。这种状态可能是少量的,特别高端制造类的能达到,但绝大部分工厂还是达不到的。

这个过程中,从企业主来讲,最大障碍和难点是思维的转变,是他认不认这件事,这件事是不是会发生。对解决问题的从业者来讲,我们看法是谁先做谁占便宜,谁会拿到产业红利,从效率上、营收上、整个产业链对它的关注度上,以及海外企业对它的品质要求方面等来看,会产生很大的需求。

例如产品的品质检测,苹果的需求就催生了一个产业,比如苹果要求富士康去生产苹果手机时,你必须加品质检测的摄像机,而且这个摄像机在每一条产线生产过程中,当它完成之后全部拆掉,下次再用需要重新构建, 就催生了整个智能制造里工业质检的存在,这是属于思维方面的。

第二是人才方面,现在制造型企业,包括央企和国企还有足够资金、人才能够足够满足,但事实上很多产值在5亿、10亿、或20亿以内的制造型企业,自己能够满足足够人才是很难的。

所以,在这个点上的解决方案,得产业界共同去解决,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团队和企业一起来满足。

第三是资金方面,真正从事改造、从事数字化升级,资金从哪来?所以,政府会有一些扶持、有一些指导型政策,但最终我觉得还是从市场而来,改造的结果能产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曲建强:听明白了,主要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用小米的话说就是“要永远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发生”。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杨总谈谈未来,基于您在产业里这么长时间的拓展,您能谈谈工业物联网、5G、大数据对智能制造促进当中,下一个5年或10年的赛道有哪些新的机会?

杨新辉: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是确定性的事件了,5G从2019年启动到2020年一整年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5-10年的时间肯定是存在的。但基础设施是分层的,首先是运营商做基础网络的设施建设,在运营商完成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之后,会有5G网络落地实施的建设,这是明确可以看到的方向。这要重型投资,但确实是产业机会大的方向,根据不同企业的体量参与的形式不一样。

当5G基础设施完成建设之后,上面跑的应用是什么?3G催生了扫码支付的方向,4G爆款是快手、抖音产品,5G的方向是面对工业和产业互联网的,上面会产生产业的数据,会产生新型的应用,这些应用跟互联网的方向不太一样,有很窄的小方向会产生,对每个创业者都是公平的,不一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个地方很狭窄,大企业不愿意进来,但确实存在创新的机会,5G的创新应用是可以看见的。

人工智能在某些单场景下的价值是极大的,比如说车牌识别,所有入小区的门口都已经用上车牌识别了,这是对数字识别落地的场景。还有机场和火车站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的场景,这些场景在产业界里面还有非常多的落地机会,这些机会是可以深度挖掘的,这些都是新的赛道。

5G的应用是一个新的赛道,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是一个新的赛道,结合到制造业或工业物联网里面,如果把这些东西跟传统的结合起来解决产业链里面真正的痛点问题?包括物流、生产制造痛点问题,减员增效是最大的方向和可看的机会。

曲建强:原来我们提议互联网+,现在提议+互联网,以后也要提议+物联网,工业是一直存在的,加上物联网,会给工业体系有更多的赋能。3G、4G是10年一G,中国5G发展也非常快。3G跟媒体交流的时候,媒体问我3G来了之后,“杀手”应用是不是视频通话?这谁知道呢?现在面临物联网也是碎片化的,每个场景和企业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仍旧相信干了再说。

我们作为投资机构,原来是投资不动产、物流、地产和恒大、融创有些合作,最近转型股权投资,专门做了投资项目落地。比如说投了滴滴、京东,未来也想布局物联网,更多的拥抱“+物联网”,拥抱物联网的大时代,谢谢杨总今天的分享。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