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江丽雯 范昕茹,编辑:钱立富、挨踢妹,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6月14日,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群宣布实行新的加班机制,员工在周三健康日下午6点下班,其余工作日下班不晚于晚上 9 点,周末双休。
6月24日,快手宣布:“从 7 月 1 日起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7月9日,字节跳动宣布:“将于2021年8月1日起取消隔周周日工作的安排,有需求的团队和个人,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加班申请。”
7月14日,有消息称美团旗下“美团优选”已发布通知,取消大小周。
⋯⋯
近段时间,国内互联网界掀起了取消“大小周”浪潮。“大小周”是互联网行业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员工休息制度,是指一个星期单休,再下个星期双休,如此循环。但是,此举并未带来喜大普奔的景象。对于此事,支持者、反对者皆有,支持者认为多了休息放松的时间,反对者则吐槽:“一年多拿两个月工资不香嘛”“月少两千,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工作量不一定会减少。
因为大小周,互联网大厂的“搬砖人”们内部“分裂”了。
01
变相降薪?
字节跳动宣布取消大小周之后,员工内部分成了两个派别。支持者阵营认为,能够获得正常休息时间,是大好事,反对者阵营直言取消大小周会导致收入缩水。
当初,琪琪(化名)与小严(化名)一起应聘字节跳动,在HR表示字节跳动内部实行大小周的时候,琪琪选择留下,小严则选择离开。
小严表示,自己之所以拒绝大小周,因为“更愿意自己安排时间”,“个人而言,就算有时候在家需要加班,那也相对轻松,可以学自己想学习的东西,从本质上讲肯定比大小周舒服。”
琪琪的态度则不同,她表示,作为应届毕业生,自己愿意加班。“我的月薪为1.2万元,大小周机制下,我每月多上两天的班,每天拿较平日双倍的工资,如果是节日期间加班,则是三倍。我每个月的加班收入在2000元左右,”琪琪对《IT时报》记者说道。她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己每月房租3000元,公司提供1500元租房补贴,再加上每月2000元左右的加班费,自己不用从工资收入中掏出一部分来支付房租。
另一位字节跳动员工阿若(化名)也表示,自己不支持取消大小周,“尤其是对上有老下有小,背着房贷、车贷的来说,会带来一些经济压力。年薪四五十万元的,一年会少去七八万元。”
陈钊(化名)今年3月入职某手机大厂,“我们公司虽然也实行大小周制度,没有明确的加班费一说,是包含在每月的薪水里的。如果取消大小周,那我的月薪其实相应就减少了,这就是变相扣了我的工资。”
在社交平台上,一些互联网企业员工说,取消大小周相当于降薪15%—20%,也有员工表示“花一万元买了两天假期”。
致使收入下降,这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员工不愿意取消大小周的最根本原因。“我们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钱吗?而我们选择加入字节跳动就是看中了大小周是有加班费的,现在告诉我们取消了,那少赚的那部分钱怎么办?” 琪琪坦言。
02
加班“从明到暗”
反对取消大小周的人认为,在工作量没有减少的情况,取消大小周并不能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双休,而且也无法改变需要加班的现实,只不过加班是从明走到暗。更有“打工人”担心,该加的班还得加,但是从被动加班变成主动加班,而且加班费还没了。
陈钊认为,是否取消大小周在员工加班方面不会带来太大改变:“就拿我们公司来说,过去5年大家都是大小周,整个公司对此已经很习惯,按照这样的节奏安排业务。”陈钊表示。他认为,取消大小周后每个人身上的工作量并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工作场景发生了变化,从公司变到了家里,“想要真正实现双休,并非这么容易”。
琪琪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这也是我反对取消的原因之一。” 琪琪说道,“之前大小周加班公司是默认的,多出来的这一天会自动算作加班。现在的话,工作量并没有因为取消大小周而减少,加班还要提申请,要经过上级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双重审批,步骤变得复杂了。而且,如果是周末需要赶项目在家办公的话,可能公司还不算加班。”
接受完采访,琪琪赶往机场准备出差,她说有些手头没有完成的工作,在飞机上要继续,“无论在哪,无论周末上不上班,工作都在那里不离不弃”。
03
要工作也要生活
有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没有实行大小周加班机制,但是却在以其他方式提倡加班。
“我们公司会将加班时长作为升职加薪的重要考核因素。每月会按照加班总时长进行排名,对排名前列的员工给予现金奖励,而且之后的升职评定中也是重要参考数据。”某短视频平台内容运营“土土”告诉记者,“所以有一些员工倾向加班。一般大家会在上午10点半到11点到公司,加班时间则集中在晚上8点到12点之间。”
除了大小周、996的加班方式,有些公司还会实行5.5天制。“我们公司要求周六上午上班,如果周六下午需要的话可以申请加班,多出来的半天加班时间通过之后的工作日时间进行调休。”某大型民营企业前员工小张告诉记者。
无论是996、大小周或是5.5天制,原本只是临时性质的加班,如今却成了常态,这不是好的现象。在付出能收获等价回报的同时,让互联网“打工人”在吃饭时能好好吃饭、在睡觉时能好好睡觉,才是大家所要真正追求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