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罐果汁,他把破产小厂干到市值百亿,卖身失败后欠债144亿

辞掉铁饭碗创业,接手倒闭工厂。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谷仓新国货研究院,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他40岁辞掉铁饭碗创业,将已倒闭的小破厂打造成百亿国民饮料王国,巅峰时期,他与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都曾是中国顶级企业家,频频在央视亮相,很长一段时间,风头盖过了马云。上市后,曾经叱咤风云的国民饮料连年亏损,负债144亿,他也从“果汁大王”变成老赖,冻结资产,多次被限制高消费,他就是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

穷小子成万元户,当上村支书,却让农民不种地种葡萄

1952年,朱新礼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东里东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从小就在饥寒交迫中慢慢长大,贫穷是他对于家乡最深的记忆。

18岁时,朱新礼不甘心一辈子只种地,于是想着学门手艺谋生,于是他到临沂机械技校学修车。不久后,他就学会了开车和修车。

朱新礼回忆那段时光时说:“我当时就可以把整个拖拉机拆开,然后再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装起来。”

后来,村里购置了一辆解放牌大货车,作为村里为数不多会开车的人,“手艺人”朱新礼当仁不让地承包了这辆车,第一年就挣了5万元,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第二年挣到了20万元,成为村里最富有的年轻人。

村民们觉得朱新礼年轻、头脑灵活、会挣钱,于是一致推荐他当村主任,希望他可以带领大家致富。

31岁,朱新礼不负众望,成了东里东村的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村民将土地交给村里集中经营,带领村民种植葡萄。

起初,很多村民都不同意,认为地里就该种粮食,有了粮食才能养活村民。朱新礼告诉村民,他已经调研过了,一亩地种玉米的收入只有一二百元,而种葡萄却能赚五千多元。但村民们还是不同意。最后朱新礼承诺改种葡萄的村民,每户每人每年免费发放500斤面粉。靠着这个承诺,他的葡萄种植计划才得以顺利开展。

2年后,在朱新礼的带领下,以前领国家救济金的村民,通过种植葡萄亩收入达到5000多元,之后,亩收入不断升高,增到一万多元,村里的万元户就有400多个,村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东里东村成为了山东省第一个电话村。

辞掉铁饭碗创业,接手倒闭工厂,却拿下500万美元订单

39岁时,朱新礼出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一年后,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朱新礼辞掉铁饭碗,开始创业。

关于辞职创业,朱新礼说:“看着大伙受穷,我吃着再好的东西也难以下咽,只有乡亲们都富了,心里头才舒服。”

让人不解的是,朱新礼接手了一家已经倒闭的罐头厂,这家企业不仅停产3年,还负债千万,是全县最差的企业。面对这样的烂摊子,朱新礼却信心满满,并承诺会用项目救活罐头厂,养活原厂数百号人。

于是,朱新礼创立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之后,朱新礼调研发现,国外对浓缩果汁需求量很大,于是决定罐头厂以后不做罐头,要做浓缩果汁。

厂子虽然有了,但发展新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朱新礼也没钱。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采用“补偿贸易”的经营方式,先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然后再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支付设备的钱。

朱新礼后来回忆称:“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

用补偿贸易的经营方法,朱新礼不仅引进了德国新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经验,同时还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企业资金的问题。就这样,通过巧妙的资源整合,朱新礼没花一分钱,工厂就能正常运转了。

据说,当20多个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汇源调试设备的时候,整个县城都沸腾了。

1993年10月,汇源果汁正式投产,朱新礼带着第一批浓缩果汁,只身一人前往德国参加食品博览会。请不起翻译,他就厚着脸皮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帮忙翻译,没钱吃饭,他就每天在宾馆啃自带的煎饼充饥。

功夫不负有心人,优质的产品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瑞士一家公司。在对汇源果汁进行了200多项指标的检测后,该公司派专机把他接到洛桑总部,签下500万美元的合同。当朱新礼带着合同回来后,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靠着这个超级订单,朱新礼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企业也被盘活了。只用了一年,汇源就拥有5条生产线,产品逐步打入北京等各大城市。

斥资7000万拍下央视天价广告,国民饮料畅销全国

1994年,不安于现状的朱新礼,带着30个人的团队,在北京顺义投资建厂。

当时,亲人和员工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安稳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创业,岂不是冒险!

朱新礼的想法是,要想为广大果农带来更多实惠,就要把事业做大,要想把事业做大,就要走出大山。朱新礼说:“从下海的那天起,我就没有把钱当成我第一个奋斗目标,我觉得钱可多可少,但最重要的是你干的事一定要多。”

在北京奋斗两年后,朱新礼又干了一件大事:汇源集团以7000万元的价格,中标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

当时,汇源全年的总收入还不够支付7000万元的广告费,这支“天价”广告让汇源成为第一家“黄金播段”刊登广告的北京企业,在业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事实证明,朱新礼这钱花的值,“有汇源,才叫过年”,“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这两句广告词红遍大江南北,汇源迅速走红,成为响当当的“国民饮料”,畅销全国,销量直线上升。只用了6年,汇源果汁销售额就超过10亿,是第二名的十倍。

2007年,汇源作为香港新春第一股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大涨66%,成为港交所当年规模最大的IPO,朱新礼也因此拿下了当年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

可口可乐179.2亿港元收购落空,汇源逐渐衰落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汇源果汁是赞助商之一。朱新礼受邀参加开幕会,遇到了可口可乐的全球董事长。经过磋商,可口可乐开出179.2亿港元,溢价接近2倍的价钱,打算收购汇源果汁。

时任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的穆泰康在第一时间表示:“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并且成功的果汁品牌,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朱新礼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一方面朱新礼一直有一个大农业梦:把25亿美元从美国人手里拿过来,投入到现代农业中,实现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经营,品牌化经营。同时,借助可口可乐的平台,把中国的新鲜水果和浓缩果汁输送到全球去,输送到100多个国家去。两亿方面,汇源的股东也急需要股份变现。

为了这次“豪门联姻”,朱新礼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砍掉与可口可乐重合的业务生产线,并斥巨资建立果园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底汇源销售人员总数为3926人,一年之后便仅剩1160人。

汇源和可口可乐都很渴望完成这项交易,但收购计划却遭到了舆论的阻拦。

收购消息一出,在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网上关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投票,吸引了7万网民的参与,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汇源果汁卖身外资一事受到广大群众的口诛笔伐。最终,商务部发布消息,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收购计划落空后,汇源果汁的品牌受到了广泛赞誉,但汇源果汁经过大刀阔斧的“整改”后,已元气大伤。

2009年之后的十年,被媒体称为汇源的“失血十年”。销售额下降,连年亏损,股价腰斩。朱新礼做了很多努力,展开自救。先后引入职业经理人,多元化布局,开发新产品,甚至又想卖身天地壹号,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公司,但三个月后,这个计划却突然暂停,公告称交易的条件尚未成熟。

此后,汇源的下坡路走得越来越顺,2018年8月,汇源果汁被曝负债百亿,面临退市。曾经的国民饮料如今负债累累,难以东山再起。朱新礼频繁出现在各类纠纷案件中。多次被法院强制执行、列入限高消费人员、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深陷债务泥潭的朱新礼,对当年的收购案依然意难平:“如果并购成功,我们已经是千亿级的公司了。”

除了可口可乐收购案的影响,汇源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或许与家族管理有关。

汇源果汁一向被外界称为“一个人的汇源”。在媒体报道中,集团上下只有董事长朱新礼一个声音,所有事情必须由他拍板。

朱新礼的子女,兄弟,女婿等亲戚基本都在汇源担任高管,关系似乎大于能力。

朱新礼也曾试图为汇源注入新的血液,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很快朱新礼又回来主持大局。朱新礼从未放手,朱氏家族也一直没有离开。

2021年1月18日,汇源正式退市。

汇源果汁,这个曾经耳熟能详,红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在一片唏嘘声中退市,朱新礼也从汇源离开,让人感叹不已。

正如朱新礼所言,成也资本,败也资本。他说:“我说不上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说成功,有这么多的人不高兴、骂我。说失败,我把这个企业带到现在没有坑害过任何人,不管是就业、果农还是税收,都从中受益。”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