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海底捞不是神话,但他却是一个普通人

关注

本文摘要:

1、海底捞真的是个神话吗?

2、张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3、海底捞为何能像现在这样风光无限?

“我们本来就面临各种问题,只不过是大家把海底捞神话了。”最近,面对外界对海底捞的各种质疑,张勇在股东大会上淡定回应,直言“对海底捞不抱希望”。

最近半年,海底捞似乎开始往海底下沉——根据8月24日晚海底捞发布的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可以看出,海底捞的净利润在两年内暴跌了将近9成。

不仅如此,曾经让海底捞最引以为豪的翻台率,也在持续下降——2016年-2019年的分别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以及4.8次/天,今年更是由去年3.5次/天下降到为3.0次/天。

这样的现象让大家不禁思考,海底捞是否真的被过度神话了?

而站在海底捞背后的男人:张勇,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1

单纯的他,屡次受骗上当

曾经被人捧为火锅界神话的海底捞,最近两年不断被客户吐槽。

先是价格上涨,又是小料中的牛肉粒换成素肉......这让广大消费者对海底捞的好感急速下滑,同时也不禁疑惑:

海底捞何以至此?

“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我常常讲,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相较于其他创业者的遮遮掩掩,或者开脱,张勇向来的回应,都是如此大大方方,毫不掩盖自己真实想法。

这个男人身上,究竟有何特质?

出生于四川简阳市的一个小县城的张勇,贫穷是从小最困扰他的问题。

他最想做的就是改变现在的生活。

但是,张勇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通过拼命学习来改变命运,他认为摆脱贫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挣到钱,其他都是闲谈。

但是,想搞钱哪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张勇屡次创业屡次碰壁。刚步入社会的小白,也屡次被骗。

张勇的第一次融资是为了做扑克机的生意。

彼时,他第一次在成都街头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台扑克牌机,便想着要买一台扑克牌机赚钱的念头。查询了各种渠道,走访了各色人物,终于有一天,张勇找到了非法售卖卖扑克牌机的人。

卖家说6000,张勇说5000。在一番周旋后,卖家长叹一口气,说张勇是个能成事的人,还是5000块钱卖给了他。

5000块钱对那时的张勇来是一笔巨款。为了凑齐,他向亲朋好友四处借钱。向父母借1600,向朋友借600,卖熏鹅成为万元户的邻居婆婆也为他凑了800,再加上他自己攒的2000,齐了。

怀揣着沉甸甸的5000块钱,张勇和朋友踏上了去往成都买扑克牌机的长途汽车。

但是还没到目的地,一伙骗子就晃着手里的大金表,声称本来应该卖2400元,但现在有急事,1200就卖。

在这时,张勇咬一咬牙,花1200买下来了这块“大金表”。而他们发现自己被骗了,那已经是到达成都、下车之后的事了。

花高价买了块假表,扑克牌机也买不成了,张勇悻悻而归,第一次生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之后,看着邻居婆婆靠卖熏鹅发家致富,张勇也动起了做餐饮业的念头。

在找店面租房子的时候,房东说一个月180,张勇也没问也没讲价,老实巴交的给人家每月交180的房租。后来去旁边的店里打听,才知道这一片的房租都是90块钱一个月。

都说事不过三,但是被骗了2次的张勇还是那么单纯,他始终相信别人是真诚善良的。

在海底捞成立初期,张勇去找木匠定制桌椅,原本一张100多就能搞定,愣是被人一张桌子收了440。好在小小的店里只能摆下4张桌子,亏的也不算太多。

张勇是个老实人,他始终相信别人是真诚的,这样的真诚也铸就了海底捞的今天。

02

真诚的张勇,忠实的员工

海底捞的服务在顾客心中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这样的服务,又是如何造就的?

实际上,海底捞的辞职率一直是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早年就跟着张勇一起干的人,有一些人甚至坚持到现在,一直留在海底捞。

是什么留住了他们?是过高的薪酬还是让人心动的待遇?

这些问题都共同指向一个人:海底捞的老板张勇。

张勇对员工保持着绝对的真诚,把他们真正的放在了心上。

“一个生在城里的青年,命运可能有很多种变数;一个生在农村的青年,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改变命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要成为城里人。”出身农村的张勇,最明白来大城市打工的服务员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初,来到海底捞打工的服务员大都是农村青年,他们不会用公交卡,也不知道抽水马桶,张勇便安排人一点一点教他们。

他们生病了有人照顾,生活和工作遇到了困难也有人去教,张勇还为他们安排了员工宿舍,甚至还有宿管阿姨照顾生活起居...

可以说,张勇完全把他们当作并肩奋斗的兄弟姐妹来看待。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张勇还努力帮助他们提升精神层次。

张勇会强制性的让员工读书,《把信送给加西亚》、《性格决定命运》是必读书籍。虽然这些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但是在张勇的督促下,很多坚持读书的员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作为企业家,赚钱确实是大事,但是自己赚钱的同时,张勇也不忘顾及员工的利益。

张勇无数次强调公平。公平是什么?他说,公平就是吃一碗粉给一碗粉的钱。

海底捞事业上升期,翻台率虽然在不断加大,但员工的工资却毫无波澜。于是,2015年,张勇决定对员工实行计件薪酬制,更好的保证员工权益,你做多少活,就拿多少钱。

前台接待一个客人多少钱、传菜员每传一道菜多少钱都是明码标价的。从顾客进入餐厅到离开,这一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被算入员工的薪酬。

正是这样的薪酬制度,造就了海底捞传说级别的服务。

从顾客进店就开始细微至极的接待,将其带到座位上,还亲自送上各种小吃、水果和眼镜布、皮筋、手机套等;甚至还有帮顾客教孩子学习、给顾客送上一整个大西瓜这样的都市传闻。

不少人选择去吃海底捞,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体验一下真正的“上帝般”的待遇。

“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赶紧给人点好,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

张勇的话,也是海底捞的一大特质。

不过,服务的体贴入微确实为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好心情,但是海底捞的过度服务也确实会让人尴尬和不适。

比如就有不少顾客吐槽,虽然服务员给了手机套,但是自己还要用手机,暂时不想套,可服务员却悄么声的拿起自己的手机就给套上了。客户不禁疑惑,难道在店里消费是要强制套手机套吗?

不仅如此,明明想自己安安静静的吃饭,服务员却硬要抱过来一个大玩偶放在对面;

明明想和朋友安静的过个生日,却在被服务员发现后又唱歌又拍手的为你兴师动众的庆祝......

面对这些情况,顾客多少会觉得有些尴尬。

03

张勇的小算盘?

不过,看似实诚的张勇,同样是有私心的。

为了牢牢掌控海底捞,他舍弃的首先就是他最亲近的人。

2004年,张勇把和自己14岁就相识的老朋友,海底捞的另一位创始人施永宏连同自己爱人一起踹出了管理团队,还以原价出资额回收了施永宏夫妇手里18%的股份。

从此,张勇便大大方方的当上了海底捞的独裁者。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就是坐在这儿独揽大权。

除了独揽大权,张勇还做了一件招惹骂声一片的事。

2018年,海底捞在港股上市。这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广大网友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招股说明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张勇和舒萍这两口子的国际已经变成了新加坡籍。

这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发家成为有钱人之后就不吭不响的移民了,难道要成为下一个潘石屹吗?

更让大家气愤的是,张勇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将海底捞打造成民族品牌,但现在移民新加坡,难道海底捞是新加坡的民族品牌吗?

不得不说,张勇的这波操作够迷惑。

有人说,张勇移民新加坡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海外事业。

但同样也有一些观点指出:张勇移民,或许是为了更好避税。

实际上,新加坡是公认的合法避税天堂,移民新加坡,没有资本利得税,没有遗产税,或许能让张勇和海底捞一起安稳度日。

04

张海底捞不是神话,张勇也不是普通人

张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人说他真诚,有人称他为“暴君”,但其实张勇对不同的人都表现出不同的一面。在员工面前,他真诚又严厉;在公司的利益面前,他却表现的有些自私、极端,只要公司好了,那才是真的好。

海底捞没有神话,它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张勇20年的无限探索和无数平凡人的努力。

但与此同时,张勇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着普通人身上的弱点,有着性格复杂的一面。

不过,这个曾经的中国普通人能走到今天,去克服各种人性的弱点,早已不普通。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