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罗超笔记,作者:罗超,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1年12月31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发表2022年新年致辞,在致辞中其提到了华为2021年业绩: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4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8.9%;第四季度营收17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郭平在致辞中称,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在美国的强力制裁下,华为能够稳住基本盘着实不易。“艰苦岁月”短时间不会结束,郭平直言2022年华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是华为的目标,而要实现高质量生存,“仅靠节衣缩食实现不了,坚持战略投入,强大自身才有未来。”
郭平用一句话总结了华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情况:“运营商业务表现稳定,企业业务健康增长,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华为使命是“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毫无疑问,随着世界加速数字化,在ICT领域根深蒂固的华为帮助各行各业数字化时,将会吃到巨大的市场红利。那么曾是华为核心的终端业务又将去向何方?郭平所说的“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是指什么新产业?
全屋智能,华为手机业务的“替补”
在终端业务上,智能手机是华为被制裁影响最直接的领域。DIGITIMES Research发布的202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2亿部,年增长仅为6.1%,销量前六的品牌依次为: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与传音,华为已被迫进入“the others”。尽管还有少部分机型在卖,但由于缺乏5G芯片等原因,华为手机业务走得十分艰难。
长期来看,华为手机面临的芯片问题终将解决,在此之前华为终端的思路是拓展新的场景,郭平在新年致辞中明确“在战略上,华为坚持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领域。”而智能终端则将“坚持高品质、做强长板,向场景化、生态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极优体验。”
最能体现出“场景化”、“生态化”的是华为正在加码的“全屋智能”,这将是其终端业务翻盘的最大机会。2021年4月华为发布全屋智能产品,最低售价99999元,最高149999元,立足高端市场,小试牛刀后,2021年10月23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 2021上发布全新全屋智能战略:
“在 HarmonyOS 的驱动下,1+2+N 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再升级,重塑未来家空间,通过 2D(开发者)、2B(企业等合作伙伴)、2C(消费者) 三大路径,协同各方伙伴共创未来家。”
“1+2+N”的1是指智能主机,集连接、计算、存储和智能服务于一体;2是指一套交互硬件和一个交互软件;N则是不同场景下的子系统,包括照明、遮阳、影音、冷暖新风、家具家私、家电系统、网络、安全、用水、能耗等。
华为消费者 BG 首席战略官邵洋表示:“华为全屋智能的目标是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实现 5 年 500 万套,做空间智能化的领导者。”这是华为全屋智能首次公布大目标。
在产品层面,华为全屋智能的核心是1+2,即智能主机、交互硬件与交互软件,其中交互硬件是“即将面世的系列中控屏,有 10 寸、6 寸、4 寸等多种尺寸,可以安装在桌上、墙上等不同位置。”中控屏也是主流智能家居公司都很重视的产品;交互软件则是智慧生活 App,用户可通过此操控全屋智能设备;在N个场景的大量设备上则以生态为主,截至2021年12月华为鸿蒙智联有超过1900家合作伙伴,认证产品种类超过4500个,包括美的COLMO多款餐厨产品、AO史密斯的净水系列产品。
在渠道层面,华为全屋智能已在布局地产商渠道,其与绿地、融创、中海、万科、华润、金茂、绿城、世茂等多家头部地产商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也已开始布局线下体验场所,其并未直接复用终端渠道体系,而是“另起炉灶”,2021年10月已有15 家华为全屋智能授权体验店正式开业,覆盖北京、武汉、长沙、温州、合肥、成都、南京、福州等 城市,到2021年底完成50+城 50+店覆盖。华为全屋智能采取的地产商(前装为主)+体验店(后装为主)双渠道思路,其体验店模式跟云米等智能家居专业公司的打法没什么本质不同。
在发布单品后再发布全屋智能战略,积极拓展D/B/C端生态资源,发力线下零售渠道……这些均表明华为对全屋智能寄予厚望,可预见2022年全屋智能将成为华为终端业务的一大看点,也可预见其势必会搅动全屋智能市场。
华为为什么如此重视全屋智能?
智能手机可是每年出货量10亿+的超级市场,全屋智能真的可以接棒智能手机撑起华为终端的明天吗?为什么在众多新终端场景中,华为将全屋智能视作智能手机的替补?
1、市场足够大且仍在高速增长,属于“朝阳市场”。
智能家居概念已出现多年,近年来在住房改造升级、5G和AIoT等新技术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智能家居行业正在高速增长。
产品形态上2014年前后兴起的智能家居从插座、开关、电灯、网络等“边边角角”开始,逐步蔓延到电视、音箱、空调、冰箱等核心家电,到今天为止几乎所有家电都已智能化;
智能程度上,智能家电的“智能”从第一阶段解决人机交互的“被动智能”,升级到今天基于AI技术与传感器的主动智能服务;
市场规模上,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1%,其预测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5800.5亿元。IDC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2.3亿台,到2025年增到接近5.4亿台。
持续增长的智能家居市场,与持续下滑的智能手机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出货体量来看,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市场,如果再算上智能家电等相关设备则是一个更加可观的市场,甚至可以说未来家电市场将属于智能家居市场,因为所有家电都将智能化,这里面华为哪怕只是啃下一小块,都能收获颇丰——当然华为的野心不是“喝口汤”,在智能家居上它要做特斯拉在汽车市场做过的事情:让房子智能化,重塑居住体验。
2、想象空间十分大,全屋智能的故事很性感。
往年智能家居更多是单品智能化,比如智能灯,再将不同智能产品简单组合起来或者单独使用,就算不同智能设备可以联动也只是浅层连接和简单互动,灯光、窗帘、电视、音箱、白电……各有各的交互系统,这被行业称为“单品智能家居时代”。
5G时代IoT技术让不同智能设备、家电与家居乃至社区互联互通形成完整体验,因此智能家居又兴起了以场景为核心的全屋智能。尽管全屋智能在智能家居市场当前占比不高,但未来可期。IDC FutureScape认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其预计2022年2%的智能家居设备将服务于全屋智能解决方案。CBNData调研数据则显示有将近40%的消费者表示,虽然现阶段处于智能单品体验期,但未来仍想要尝试全屋智能系统。
单品时代的智能家居就跟车联网早期的智能汽车一样,当时已有CarPlay之类的手机汽车互联手段,不过用户得到的智能体验是十分初级的,其本质是将手机投屏到车载中控屏用。后来特斯拉式的原生智能汽车以及新造车势力们的“智能座舱”则彻底刷新了智能汽车的体验。同理,全屋智能就是让房子智能化,让房子有大脑有系统,可感知可交互,在统一的交互系统上给用户真正智能化的居住体验,可见“让房子彻底智能化”才是华为全屋智能的愿景,这是一个宏大的故事,与华为“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家庭”的愿景十分契合。
3、这是华为擅长的事,其拥有做全屋智能的资源。
在郭平的新年致辞中,其提到华为将“围绕欧拉打造数字基础设施的软件生态,基于鸿蒙打造面向跨多终端环境下的生态系统,坚持开源、开放,让所有软件开发人员都来使用、贡献和受益,共同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再次体现出,全屋智能在华为战略中的地位。
如果将全屋智能视作一个类似于iPhone的大智能设备,华为要做的就是扮演苹果的角色:做硬件以及硬件上的关键部件如芯片和OS,而N个子系统中的不同智能设备则交给第三方开发者——当然,就像苹果会做新闻、音乐、天气等应用一样,华为也可选择性地做一些智能单品,如智慧屏。不过整体来说,华为要做的是底层软硬件系统,基于此连接不同生态。
相对来说渠道或者说产品来说,构建生态系统的底层能力才是华为全屋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基于鸿蒙系统、物联通信、AI交互等底层能力,其可“海纳百川”吸引各类合作伙伴,共同给消费者提供全屋智能体验,像白电等领域华为自己不碰,因此与美的、格力等企业就有天然合作空间。
可见对于布局IoT多年的华为来说,做全屋智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其手机业务受阻的当下,自然更有动力押注全屋智能。未来如果华为手机可以重振,全屋智能可与手机更好协同,一起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如果华为手机短期内难以重振,全屋智能则可担纲主角,助力华为终端业务继续“有质量地活下来”。
啃下全屋智能,华为面临三道坎
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的未来,说大一些,这是一个跟特斯拉一样宏大的故事:让每一套房子或者说每一个空间都智能化,是一个比智能汽车大得多的事情。
全屋智能市场早已人头攒动。在华为前,小米、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海尔、TCL、云米等家电企业,欧瑞博、绿米联创等智能家居企业,银泰、龙湖、万达等地产商甚至建材卖场、家电卖场,都在布局全屋智能,有的做产品,有的做生态,有的做系统,有的做平台,还有的做渠道。
不过,全屋智能市场当前尚处在一个尴尬阶段:所有玩家都知道这是未来的趋势,生怕再错过下一个类似于特斯拉的浪潮,但空间的智能化比汽车要难做很多,市场逻辑、规则、玩法截然不同。虽然全屋智能当前整体市场规模不够大,但玩家已云集且巨头颇多,大有直接变红海的态势,因此作为后来者的华为要想啃下全屋智能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是产品关。
华为全屋智能的产品思路是做核心产品,就是“1+2”以及“N”中的部分产品,大部分产品靠连接第三方。2021年4月华为发布过全套产品,最低售价为99999元,最高149999元,这定价很不亲民。华为自有全屋智能产品现在起步阶段,相较于小米等先行者而言,性价比缺乏竞争力,单个产品或许差距不大,但多个产品一起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华为全屋智能会连接第三方设备,比如大家电很多都是美的供货,这跟其卖车的思路一样,本质是赚取渠道利益,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多且全,可以快速整合大量的SKU,问题是定制能力相对更弱,做全屋智能时更难落地,小米生态链模式这种虽然更显封闭,但不同产品间却更具“一致性”,因此可以更好地联动,形成端到端智能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全屋定制需求。
华为产品少的短板,正是先行者们的长板,比如绿米Aqara耕耘智能家居11年形成了涵盖30多个品类、500多个SKU的产品矩阵,靠自有产品就可一起组合成全屋智能方案。在绿米等智能家居玩家外,智能家电玩家们拥有家电品类优势,TCL、海尔、小米们做全屋智能产品线布局均面面俱到,很多品类是专注消费电子的华为尚未涉足且短期内很难做好的。
智能家电新物种云米就是走的先做产品再做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路线,其在2014年成立后就走产品路线,瞄准智能家居不同场景下的用户痛点,基于AI、5G和IoT等技术重新定义每款产品,再通过一套完整的全屋产品组合,给用户提供全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如今其产品线已涵盖60+品类。
可以说,绿米Aqara、云米们走的都是跟华为相反的路线:不强调系统或者平台或者生态,而是“先将产品做好”,因为只有智能化的产品才能一起构成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真正决定用户最终体验的是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只有完整的智能家电产品组合才能有真正的互联互通、协同调用与主动服务能力。
比如云米会通过AI等技术去“改造”常见的家电品类,用AI技术去智能调整饮用水中矿物质含量,去智能控制抽烟烟机的风。还有一点,跟绿米Aqara、欧瑞博们更强调家电外的智能家居不同,云米先是从智能家电如冰箱、抽烟烟机、空调等刚需大家电切入市场,再逐步扩散到开关、灯光、安防等周边设备,并串联形成全屋智能系统,结合对用户需求的感知与推理提供主动智能服务。
云米的打法或许值得华为高度关注,毕竟全屋智能的大头是家电。华为除了牢牢握在手里的“1+2”也就是主机和中控屏外,更要关注一些需求强劲、利润率高的单品类,亲自下场做,只有丰富产品品类特别是核心产品线,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落地。
其次是渠道关。
最初智能家居普遍靠电商渠道,以单品售卖为主,对用户DIY能力要求很高。但要真正搭建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不只是要专业的定制化设计能力,更要求大量的专业施工、安装和调试,这些靠消费者自己完成并不现实。更何况用户对全屋智能还很陌生,如果没有真实场景的体验与面对面的讲解、销售与服务,他们往往不会有太强烈的购买意愿。
智能家居产品与技术已ready,但行业依然面临“卖不动”的尴尬,因为行业“最后一公里”一直未能解决,智能家居本质是类似于装修的“重服务”行业,线下服务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全屋智能,客单价高,体验性强,更离不开线下渠道。
近年来主流智能家居玩家都在大力拓展线下体验体系,家电企业同样在积极布局全屋智能渠道,海尔在2020年发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以完善自身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2021年云米加入渠道大战推出“大商大店”战略,以“全屋智能家电成套卖”的卖点吸引加盟商。2021年底云米加大市场力度,登陆分众新潮电梯媒体、签约邓伦成为代言人,锁定“一站式全屋智能”第一品牌,大力争抢3C、家电等传统经销商,提出“未来三年新开业超过3000家300平方米以上的超级大店”的目标。2022年京东京鱼座启动线下大面积开店计划,布局智能家居门店。如果再算上家装卖场、家电卖场、建材卖场,全屋智能渠道已十分拥挤,“店太多、客不够。”
华为是渠道高手,不过原来门店都是卖手机等消费电子单品的,不利于全屋智能的展示与销售——如果在门店采取VR/AR甚至是视频的“元宇宙”展示为主,则难以发挥线下门店的体验优势,也很难做好设计等专业服务。于是我们看到华为全屋智能大力布局“全屋智能授权体验店”。长期来看这一模式是全屋智能的趋势,就像汽车门店从4S店走向体验店一样,全屋智能将从3C数码卖场走出来形成独立的新零售业态。不过,华为全屋智能要做好线下体验体系,当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个是产品是否跟得上门店扩张速度?
2021年5月绿米Aqara宣布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600+ 线下实体店面,已实现国内地级市广泛覆盖。开这么多店绿米Aqara用了4年。华为则提出5年卖出500万套的目标,胃口不可谓不大;2021年完成50城50店覆盖,速度不可谓不快,但这种后劲是否可以持续?要看第一批门店的经营实效,毕竟“授权”模式往往都会先快后慢。也可预见华为未来会积极将原来的终端门店导入到全屋智能体系(但说实话不看好,因此卖手机、卖家电、卖全屋智能的渠道其实都很不一样)。
而要确保门店经营实效的关键,就是订单量、客单价、利润率与复购率,这些均要靠产品支持。像同样在大力拓展全屋智能门店的云米,其拥有60+品类的产品体系支持,同时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整体客单价平均超过4万,超过50%的订单购买4件或以上产品,复购率超过50%,再算上安装调试、售后服务、耗材等营收,就可以给门店提供更强的经营底气。如果华为全屋智能要想实现渠道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尽快充实产品线,给到门店更多有性价比竞争力的全屋智能产品,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二个是门店经营经验华为依然要向专业全屋智能玩家学习。
早在2017年底Aqara就借鉴汽车行业4S店概念,在智能家居行业首创“服务商模式”,提出4S服务理念,Solution(方案展示)、Sales(产品销售)、Service(用户服务)、Survey(交流反馈),提供一整套全屋智能定制服务,后来经过四年迭代形成了成熟的智能家居服务商体系。
欧瑞博在2021年则发布了“第四代全宅智能超级体验店”,号称“采用更所见即所得的智能场景陈列,并联动欧瑞博自研的可互动式的全屋智能设计工具智家易3D,仅需10分钟即可为用户定制出他专属的全屋智能方案。可给终端用户提供了全品类全场景的一站式智能家居安装调试服务。”从名字可以看到欧瑞博全屋智能门店也是经过多年迭代。
云米则走独特的“科技潮流感”路线,基于“科技潮牌”的整体品牌定位,搭建智能客厅、智能厨房、智能卧室、智能浴室等沉浸式智能场景,全方位展示智能家居+智能家电+软件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加上超过60+品类的黑科技家电,让人沉浸在未来家的氛围中,消费者也更愿意为感知场景买单。云米还将门店打造成具有潮流感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更多年轻时尚的消费者……
这些都反映出有的玩家在经营全屋智能渠道体系上有更深厚积累,华为在终端门店上实力不俗,在全屋智能上依然还要学习补课攒经验。
最后是服务关。
有人将“智装”与“软装”“硬装”列在一起,因为全屋智能本质是类似于装修的“重服务”行业,线下服务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也是门店业绩的关键。
全屋智能不是产品卖出即可,也不只是像手机一样提供云端服务以及售后维修服务即可,其销售过程很长,售后需求更多,服务属性强得多,比如在销售时需要展示、设计、勘测、安装、调试、培训等,在销售后则有云端服务、系统升级、维修、清洗保养等等需求。在落地时业主往往在进行软装/硬装,全屋智能部署要跟房屋装修保持进度一致,这将进一步延长交付时间,提高交付成本。
此前云米、欧瑞博、绿米Aqara们在布局线下渠道的同时也搭建了全国性的服务体系,包括社会化的合作人力资源和对应的服务管理能力。基于定制化工具支持、扁平供应链体系、自主产品体系等,它们具有更快速的交付能力,且可以做到服务成本可控,确保在消费者可接受的定价范围内所有人都有钱赚。对于华为来说,搭建类似的全屋智能服务体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写在最后:
对于华为来说,全屋智能是其手机业务受阻后的“替补”;对于行业来说,全屋智能则是智能手机下滑后的全新增量。在全屋智能爆发前夜,云集于此的巨头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华为注定会是其中的关键角色之一。从战略来看华为全屋智能的故事很性感,“要做智能空间的开创者、领导者。”业务逻辑十分清晰,系统框架堪称漂亮,长期来看华为做这事儿很有机会,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最终华为全屋智能能否挑大梁,还是要看落地能力,对此,不如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