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外界提不起兴趣,是不是患上抑郁症了?”
“我有躁郁症,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类似的对话,在生活中似乎并不少见。心理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国内精神科医师数量的严重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人工智能数字诊疗服务商「聆心智能」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用AI代替人工治疗,为精神心理患者提供有效的数字化诊疗手段。
“病患只需与AI机器人聊聊天,就能诊断自己的病情处于哪个阶段。”聆心智能创始人黄民烈告诉创业邦,除了病情诊断,公司通过建立AI数字疗法体系,还能为临床患者和心理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多的情绪支持、个性化干预等方案。
聆心智能成立于2021年,创始人黄民烈是国内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专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创始团队成员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
2021年11月,聆心智能成立,公司成立仅三个月就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共情:为AI“植入”心理咨询理论
目前,聆心智能在技术的构建是让AI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维度对用户进行评估和干预。以多模态对话系统为核心交互框架,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用户核心信念提取、自动化思维识别、极端模式分析等多维度信息提取,构建用户的认知图式模型。
比如一个情绪低落的用户因为失恋而使用聆心智能的聊天机器人,机器人就会根据用户的问题类型和关键事件而进行相对的策略。
如果用户说:“我心情不好是因为我跟女朋友分手了。”这时机器人可能会使用共情(即“情感映射”)策略并回复:“嗯,分手通常是一件难过的事情。”不仅如此,机器人还会进一步探索说,“那你现在有什么想说或者想做的事吗?”
“为达到上述效果,聆心智能借鉴的是心理咨询理论,把交互过程分成探索、安抚、提供建议等多个阶段。”黄民烈表示,在每一个阶段,团队都设计了丰富的策略,包括提问、自我暴露、情感映射、提供信息、确认问题等等,以确保AI能跟用户能够产生更多情感连接。
AI机器人在跟人讨论“拖延症”
目前,聆心智能的产品预训练模型参数已达到100亿规模左右,团队通过解决AI逻辑的“翻译”、数据隐私及样本偏差、算法的可解释性、数据标注等一系列问题,开发了AI心理治疗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包含筛查、评估、干预、康复、长期跟随健康管理全过程。
针对人工智能共情能力低,较难识别复杂情绪的缺陷,团队的应对办法是通过对话让患者产生更多的自主思考,以此进行干预效果。目前,聆心智能的产品已经开始进行临床预实验。
虽然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落地,但深厚的专业背景让团队对产品的面世充满信心。资料显示,在成立聆心智能之前,黄民烈带领的团队已在多轮对话系统、情绪识别、自杀风险评估、情感对话生成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
团队中,有数十位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LP对话系统+精神心理上的研究已超十年。“团队还拥有国际突出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比如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对话预训练模型就是我们研发的,中文对话能力国际突出。”黄民烈此前表示。
除了AI领域的技术人员,聆心智能还有约2/3成员是拥有心理学、医学专业背景的临床医生、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家等——团队在科技、医学、心理等领域实现了高度的交叉融合。
缘起: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心疼
“选择AI+精神心理作为创业赛道,缘自于我最优秀的学生。”黄民烈告诉创业邦,这位学生由于身患抑郁症,导致科研期间不得不忍受服用药物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但我作为老师,却无法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任何帮助,我甚至不敢跟对方交流——我担心某句不经意的话就会刺激到对方,哪怕只是正常的科研讨论。”
提及往事,即使时隔许久,黄民烈的声音里仍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措。而这次经历,也让黄民烈开始反思,他是否可以通过他的专业技能,为像他学生一样的心理患者做些什么?
黄民烈表示,目前的心理治疗大部分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而这和AI的语言很相似。如果可以用AI的手段辅助或替代人工进行心理诊疗,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在产品落地的过程中,把咨询师的认知和语言“翻译”成AI逻辑,让AI更好地与人共情、逻辑“相通”,成了一道让团队感到颇为棘手的难题。
针对该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推进AI对话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评估AI对话系统的能力水平,黄民烈联合学界和业界科研机构参照自动驾驶中从L0到L5的分级概念,制定了全球首个《AI对话系统分级定义》(以下简称《定义》)。
黄民烈表示,《定义》更清晰地衡量 AI 对话系统的能力水平,为对话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明确方向,同时也为商业领域应用的研发提供参考,推动AI对话系统在情感陪护和心理健康等领域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聆心智能创始人 黄民烈
此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聆心智能的产品还会涉及到伦理、恐惧等用户隐私,因此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也是团队需要认真考虑的事。
“在信息安全方面,我们除了基础架构层面的防护外,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机构和咨询师也会取得来访者的许可。同时,数据也会进行脱敏。”黄民烈团队表示,由于训练模型的数据都是真实世界数据,因此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和伦理会是团队首要考虑的。
同时,黄民烈坦言,在产品转化的过程当中,团队面临的挑战之一还有如何走通“技术—产品—商品”的通路,因为每个阶段的思维是不同的——技术,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算法、模型、原型系统;产品,是工程化后的、折中了用户可使用的服务或者实物;商品,则是可以重复售卖,能换来现金的产品。
市场:同时触达B端和C端用户
目前,聆心智能的目标用户是16岁至45岁的抑郁、焦虑人群,其中,女性占比约为75%。
在商业模式上,聆心智能计划同时触达B端和C端的用户——在B端,与医疗机构、保险等企业进行渠道合作,以此为途径触达目标用户;在C端,则通过对外运营的数字化软件直接让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药”。
未来,聆心智能的计划是先夯实自身的数据及技术壁垒,以此确保行业优势;其次,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数据来适应特定领域场景,并通过技术来进行产品形态转换;第三,明确自身商业落地场景,建立自身平台,构建数据及技术城池。
“希望未来的投资人能有社会情怀和前瞻性,能够认可AI+精神心理的赛道,愿意和公司一起耕耘,不急于短期变现。”黄民烈表示。
创业: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博弈
作为一位二次创业者,黄民烈还跟创业邦分享了一些初次创业的经验之谈。
“一次成功的创业,需要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黄民烈指出,天时,即创业者是否处于一个较好的创业时间节点;地利,即创业者的资源、环境是否能够支撑其去完成其想做之事;人和,就是拥有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团队,同时,团队的能力和优势足以支撑团队抵达预期目标。
“因此我们在招人时,会更关注应聘者以下两个方面:一,他拥有怎样的人格属性,跟我们可以提供的岗位是否匹配;二,他在能力上是否符合我们公司的要求。”黄民烈表示,比如在人格属性方面,聆心智能就更青睐富有责任感、且充满激情的团队伙伴。
最后,创业者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的“领头羊”,在企业成立之后,还需要时时把控企业前进的大方向。
对此,黄民烈的应对方式是每天通过思考去复盘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以此作为调整企业发展的策略。比如公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当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现在的路线是正确的吗?在团队的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黄民烈强调,思考的前提是已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研,而不是闭门造车。“特别是在创业的初创阶段,企业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具体战术‘打法’的确认,都是奠基企业能否健康、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创业的核心就是发挥企业的长处和优势,去真正解决市场的痛点问题。”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