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还带了一个豪华经济“天团”

关注
会签
湖南企业服务
全新无纸化活动平台
最近融资:|2016-03-07
我要联系
朔尔茨此行,其迫切任务是拯救德国企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本社(ID:zhibenshe0-1),作者:清和社长,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北京时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

这是朔尔茨就任后首次访华,同时也是会后首位访华的欧美国家政府首脑。

随行的还有一个豪华经济“天团”,备受外界关注。

这一豪华经济“天团”由12家大型企业的商业领袖组成,包括大众汽车、宝马汽车、西门子、默克集团、德意志银行、巴斯夫等。据媒体报道,这12名高管是从100名申请者中筛选而出。

这些企业存在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分布在汽车、制造、化工、食品等高耗能领域的老牌德国企业;二是长期深耕中国市场。

从随行访问团的阵容可以看出,朔尔茨这次顶着压力前来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德经济合作,帮助德国大型企业解决生产与经营困境。

能源危机 · 供应危机

Oil Crisis

今年,欧洲遭遇美联储激进紧缩货币引发美元大涨和战争引发石油、天然气价格大涨的“双核”冲击。

德国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化工、金属制品、运输设备、汽车及机械制造等行业不同程度停摆,不少工厂停工停产、关闭倒闭,工业产能遭受严重打击。

据德国工业联合会( BDI)在8月中旬至9月初对593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58%的公司称正面临重大挑战,34%的公司担心存续问题,25%的企业打算迁移部分业务。这份调查还指出,已经有十分之一的公司减少甚至中断了生产。

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65%,其制造业对天然气消耗占据德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俄罗斯天然气剧减直接导致能源和电力价格暴涨,进而推高化工、钢铁、汽车等高耗能产业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数据显示,德国9月PPI同比上升45.8%,调和CPI终值同比上升10.9%。虽然CPI大幅度上涨,但是PPI涨幅过大,而且与CPI形成巨额剪刀差,直接导致高耗能企业陷入亏损。另外,欧盟委员会要求成员国优先保障居民用气,限制本国工业用气。这直接扼杀了部分企业的产能。

以此次访华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为例。巴斯夫第二季度能源成本同比猛增8亿欧元达到11亿欧元,增幅达266%。巴斯夫被迫停产氨,并寻求进口氨,以减少其路德维希港工厂的天然气消耗。其财报显示,三季度的净利润为9.09亿欧元,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12.53亿欧元,不及二季度净利润(21亿欧元)的一半。

汽车行业的产能也十分紧张。标准普尔预计,由于即将到来的能源使用限制,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欧洲汽车企业每季度的产量将减少到最低275万辆,比原本预计产量少了一半。

除了巨头企业经营困难外,还有不少企业已经倒下。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IWH)10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9月德国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的破产数量达到762家,比去年同期上升34%。德国最大的卫生纸制造商之一Hakle、德国近百年历史的施耐德博士集团均被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击倒,不得不申请破产。

朔尔茨此行,其迫切任务是拯救德国企业。

进口替代 · 投资转移

invest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面对成本高企、生产停摆,欧洲企业选择两条路径寻求突破:

一是出口替代。

一边向挪威、美国、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另一边向东盟、中国大量进口商品。欧盟扩大了向东盟的商品进口,而德国的缺口则主要从中国进口来填补。

数据显示,剔除价格因素,德国今年二季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同比增长245%,较去年同期增加178.6亿美元,占到了二季度德国整体贸易差额变动的44%。

除了向中国进口终端商品,如热水壶、电热毯等取暖商品,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德国还向中国大量进口工业中间品,包括化工、汽车、电气、机械等原材料、零配件。这些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材料、零配件支撑着德国制造业的产能供应。

今年二季度,德国从中国进口有机化学品总额12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3.4亿美元,形成贸易逆差达到119.7,接近占据德国对中国二季度贸易逆差的一半;从中国进口电气设备总额达到13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亿美元,形成贸易逆差87.6亿。

二是投资转移。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其中德国对华投资增速最快,增长114.3%。

德国企业为何在今年集中加大对华投资?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尤其是高耗能的化工、钢铁、汽车、机械巨头来说,它们没有时间等待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的回落,也无法长期大规模进口替代,更稳妥的办法是投资转移。

譬如,德国巴斯夫今年对湛江项目提速、加码,在东海岛一体化基地投资新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新戊二醇装置,年产量达8万吨;明确到2030年,将投资高达100亿欧元。

湛江基地筹建项目在2018年达成初步协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湛江基地项目首批装置将生产工程塑料及热塑性聚氨酯(TPU),为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材料。

今年4月,德国默克集团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默克计划六年内投资约1亿欧元扩建无锡制造基地,提高生物医药一次性技术组件制造及设计、提供相关定制化服务的能力。

10月24日,德国大众监事会通过决议,投资约24亿欧元与中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

成本优势 · 产业基础

coal industry

那么,为什么选择中国?

概括起来,两大吸引力明显:

一是成本优势。

虽然能源危机导致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贵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大涨,但是由于各国的能源结构、电力价格和能源进口依赖度不同,制造业成本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煤炭对外依赖度相对较低;日韩工业耗能以石油为主,石油对外依赖度高;欧洲工业耗能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对外依赖度极高。在这轮能源危机中,欧洲工业成本大涨,日韩工业成本被高价的进口石油推高,中国凭借相对涨幅较小的煤炭价格优势扩大了制造业的成本优势。

能源危机爆发后,中国与德国的天然气价差、电力价差迅速扩大。根据天风证券的报告(《欧洲制造大迁移》),今年二季度中国天然气平均价格0.7万元/吨,低于德国气价33.2%。8月德国平均现货批发电价涨至0.5欧元每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倍,与中国的度电成本价差走阔至0.4美元,分别对应钢铁、电解铝和合成氨188美元、5110美元、3280美元的单吨成本价差。

二是产业基础。

巴斯夫选择湛江的理由是:湛江本就是广东省的化工基地,供应链相对完善;同时湛江是一个极佳的深水港,拥有地理交通优势;最后,湛江的人力资源成本很低。

中国在钢铁、化工、汽车、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领域建立了完善相对的产业网络和基础设施。

而且,大众、巴斯夫等老牌德国企业在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已经在中国形成庞大的供应链和销售规模。2021财年,巴斯夫面向大中华区客户的销售额约为120亿欧元;大众与宝马两家德国汽车集团及其合资企业在华交付汽车超过400万辆。

德国大众和宝马在中国投资、生产汽车及其零部件,然后出口到全球市场。中国相对廉价的制造成本和稳定的产能,推高了中国汽车出口总额。

数据显示,2022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191万辆,其中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万辆,刷新历史纪录。至此,中国已正式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所以,比起进口替代,大型企业索性加大对华投资、转移生产。中国能够满足德国企业迫切需要的成本控制、生产稳定性,与东盟相比还具备完善供应链、完备基础设施的优势。

欧洲前景 · 制造转移

economic growth

能源危机无疑打击了德国最核心的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这对德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济前景:今年一、二、三季度德国GDP环比增长分别为0.2%、0.1%、0.3%,均小幅度高于预期。但是8月份起,IFO商业景气度下降到了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政府预计,明年德国GDP将会萎缩0.4%。

贸易数据:长期以来,德国以强劲的出口制造业著称,但今年贸易条件迅速恶化。5月,德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1.7%至1258亿欧元,进口额同比增长27.8%至1267亿欧元,出现了30年来首次贸易逆差。虽然后面德国官方将贸易账修为正值,但依然是1991年以来最低值。

欧元表现:今年欧元对美元持续下跌,7月份跌破平价位后长期低迷,创下近20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元大涨、能源危机和制造业低迷给欧元以三重冲击,反过来欧元下跌进一步提高德国进口成本,覆盖汇率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量。

最新数据显示:德国10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5.1,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低于预期45.7和前值为45.7。

能源危机、产业转移是否引发欧洲制造业衰落?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