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冯仑风马牛(冯仑)(ID:fengluntalk),作者:周鸿祎,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1月11日晚上,《风马牛年终烩——换个方式 再来一次》在北京举行,嘉宾妙语连珠,现场气氛热烈。昨天分享了冯叔的演讲(点此回顾)。今天分享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演讲——
演讲 | 周鸿祎
我很同意冯仑的观点,大家对创新都有一个误解,他讲的「换个方式 再来一次」,也是一种创新,创新不等于发明。
我们老觉得企业遇到困难就要换个赛道,就要找新的增长曲线,就要发明一个新东西,这是一条路,但是难度会很大。实际上,有一种创新叫「把事情再做一遍」,当然,要换种方式。
我这一年来,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人工智能,拍短视频是捎带手,为了推广我的人工智能做一些流量的储备。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大模型时代,在座的企业家可以把什么东西重做一下。
我这一年都在讲AI认知,认知就是你怎么看待一个事情。 很多人对AI还是将信将疑,比如大模型,你相不相信它真的是人工智能的重大拐点?
在大模型之前,人类搞了50年的人工智能,路线都是错误的,伤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用了原来的智能硬件,发现都是人工智障,所以就不相信。但如果你相信人工智能是真智能,你对它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它不光是一个技术,新技术我们听了很多词了,比如说元宇宙、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5G,但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一场工业革命,相当于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相不相信?
如果是工业革命,它就会重塑所有的产品和业务,这就不是你选择要不要重做一遍,你不重做一遍就会被你的友商重做一遍。谁先重做一遍,谁就能够获得更领先的机会。
大家在网上也在讨论,程序员会不会被淘汰、客服会不会被淘汰,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明确,还看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很明确,今天不用AI的人,肯定会被用AI的人淘汰。
认知很重要,为什么很多人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我分析,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对一个新东西看不起,或者看不上,实际还是因为看不懂,于是他就不花时间去研究,最后就看不清了,未来就看不见了。
比如短视频,有的人最近还觉得做短视频是不务正业。 如果你还是处在一种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的状态,可能将来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我觉得大模型不是泡沫,虽然现在国内外一直有争论,我坚定地相信,它会像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而且我们国家谈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个支撑的关键技术就是人工智能。
我觉得人工智能至少有两个价值:
第一,重塑整个经济环境。
第二,帮助企业和个人成为超级个体。 我不觉得它会摧毁某些行业,而是会重塑某个行业,重塑跟重做是差不多的。
我简单谈一下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最早期,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是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无论搞50年、60年,今天证明,都是失败的。试图把人类的规则总结出来,让机器去学,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人工智能都是基于学习和训练的。
过去几年,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小龙」,搞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这叫感知AI,实际上是小模型,到了前年大模型横空出世,用海量数据训练参数比较大的模型,变成了一种认知,我们叫认知AI。
这个图我是借鉴来的,你不可能发明所有的知识,原图来自黄仁勋在CES的讲话,但我觉得他总结得不够全面,我做了一个修正。
认知AI现在已经从单模态,发展到就能理解文字、理解人类的语言发展的多模态,多模态就是能够识别图形图像,看得懂视频、看得懂摄像头、听得懂声音。认知和感知最大的差别在于,感知就像视网膜一样,仅仅是看见,而认知是不仅能看见,还能看懂。
比如说,今天咱们上面那个背景图,那个女的和男的都穿着泳衣,对吧?一般的感知只是看见了有两个人,但是认知就会想得比较复杂。
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现在的AI又被称为生成式AI,它不仅是被动地回答问题,你问我什么,我给你检索什么,现在的生成式AI能做到主动给你生成新的内容,生成新的视频、新的图片、新的文章。
去年我们都是在讲生成式AI,今年有一个新的概念出来了,叫智能体AI,Agent AI。一个只能聊天的人是不能干活的,比如你请了一个顾问,不管是多么著名的咨询公司,到你公司去,只是指指点点,从来不挽起袖子干活,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人工智能真的要改变企业,光有大模型是不够的,要能干活。现在发展成能够干活的,可以叫智能体AI,在数字空间干活,跟IT系统协作。
下一个是物理AI。我理解的物理AI,是能对物理空间的东西进行感知,作出反应,它的应用环境就像无人驾驶、机器人,所以被称为具身智能。 现在都是机器人,汽车是4个轮子的机器人,无人机是长着旋翼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长得像人的机器人,所以定位叫物理AI。
未来还有一个AI,是AI变成科学研究、基础学科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论,这就成为了科学AI。
去年我在风马牛年终秀上谈了14个趋势,基本言中了,这个也很简单,你只要找快要发生的事情做预言就好了。不要预言5年以后的事情。
今天我们介绍最近出现的8个新趋势,并不代表全部,这8个趋势是我们要关注的。
第一个,AGI发展步伐在放慢。 人们过去比较乐观,以为超级人工智能很快会出现,我去年也很乐观。大家就觉得只要买足够的英伟达显卡,堆足够的算力,堆足够多的能源,把人类的数据都给它喂进去,一个宇宙超级无敌的超级人工智能就出来了,我们就可以膜拜人工智能神了。
但是现在用来训练的人类数据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这玩意不太进步了,有点像小升初考得不错,中考也考得不错,但是高考给考砸了,现在还在复读,这是第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人们在找新的方向,「慢思考」成为新的范式。 GPT为代表的这第一类范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博闻强记,善于回答你的问题,你是主导,它不善于做多步推理。最近科学家发现,可以做很复杂的推理,比如如何把大象装到冰箱里,至少分三步,现在大家的模型都在往复杂推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趋势,模型越做越专。 现在都在做专业模型,当大家意识到,做一个宇宙无敌的通用模型不太现实的时候,大家都转向了专业模型。
第四个趋势,模型越做越小,进入轻量化时代。 如果你用最新的苹果手机系统iOS18,上面已经跑了一个小的大模型了。今年起国内所有的智能网联车,如果上面还没有大模型,我建议你就不要买了,每个机器人身上也会做大模型。
此时此刻,今年CES正在美国举办,用我的一句话概括,叫「无AI不硬件」,换句话说不管什么硬件,都要和AI结合。今年还有人做了一个AI垃圾桶,说不定哪一天冯总回家,跟垃圾桶能聊上半天,垃圾桶保证比现在的智能音箱要聊得好,模型越做越小之后,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这两天英伟达黄仁勋干了一件特牛掰的事。过去他把GPU卡卖给美国这些富人们,马斯克都要请他吃饭、喝酒,还愿意加价来买他的显卡,这些富人的生意我觉得差不多快到尽头了。所以黄仁勋推了一个桌面超级电脑,一个鞋盒那么大,算力超1000T,能跑2000亿的模型,这意味着什么?模型越做越小之后,每家都能放一个,这个模型可以把你家里所有的数据,所有的家电、电子设备,包括电脑手机都管起来,然后这个模型就会无处不在。
第五个趋势,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 原来以为是模型越大,能力越强,现在发现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模型学的数据越好,能力越强,知识密度不断增加,成本也越来越低,这是第六个趋势。
现在云上的大模型都在亏本卖,如果你想用开源的,价格为0。刚才说的英伟达桌面大模型硬件,有1000T的算力,大家猜猜多少钱?对,2万块钱人民币,一台笔记本的价钱,在座诸位都能消费得起。以后你们公司要搞AI,不一定要买云端的复杂算力,不一定需要搞个什么千卡集群、百卡集群,每个部门买几台这样的桌面超级电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两个趋势,其一是多模态越来越重要。 刚才我讲多模态,说大模型如果只能看懂文字,这个能力是非常弱的,真正进到我们企业里,一定要看得懂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听得懂人们的指令,多模态现在进步很快。
其二,也是最后一个趋势,智能体AI加速落地。 智能体是AI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智能体这个概念没出来之前,我跟很多企业沟通起来很费力,很多传统企业主会说,你们国内做大模型的,天天秀写诗、秀作画,就是不能干活,这是个玩具,不是个工具。怎么把大模型从聊天机器人、聊天玩具,转化成一个企业里干苦力的牛马,是智能体要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趋势看,我认为现在大模型产业发展出两条泾渭分明的道路,从国内投融资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一条路是ASI之路,就是超级人工智能,这条路美国有巨头继续在走,探索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注意我说的是全面超越,今天人工智能在单项上超越人类已经不是梦想了。
还有一条路,走应用之路,把大模型和很多应用场景结合,让大模型在应用上发挥作用,放弃打造一个全能的大模型之神的执念,让一个大模型干好一件工作。
我鼓励走应用之路这个方向,因为超级人工智能这条路能不能走,到现在还不确定。
奥特曼和马斯克,两个人都是营销大师,他们说的话不一定能当真,而且短期内不会实现。全世界走超级人工智能这条路的公司,现在都遇到了障碍,大家都进入深水区了,过去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石头都摸不着了,但是走应用之路是比较明确的。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大模型怎么在中国带来工业革命,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是把大模型拉下神坛。
大家想一想,当年超级电脑引发工业革命了吗?用超级电脑就跟朝圣一样,换上白大褂走到一个机房里去用。是像玩具一样的个人电脑才引发了工业革命,为什么?因为个人电脑又便宜又好用,每个人家里都买得起,每个公司都买得起,走入千家万户,进入百行千业。所以,大模型要走下神坛,必须走应用化之路,向场景化、专业化、垂直化发展。
现在全世界会有几家超大公司继续探索超级人工智能之路,但是绝大多数公司全面转型,因为大模型已经投入了无数基础设施,现在的技术全方位碾压人类不够,但在单项上面把它做好,已经可以跟人类有一比了。现在落地是非常重要的。
AGI和ASI是少数巨头的游戏,说句乌鸦嘴的话,中国现在有些公司融资准备是干AGI,但发现显卡不够,钱也不够,数据也不够,干来干去还不如人家开源做的效果好,所以纷纷转型。美国也就几家巨头在做了,AI七姐妹在做。
现在美国做AGI的门槛是100亿美金,没有100亿美金,不买上一百万张显卡,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搞超级人工智能的。现在光有100万张显卡也不够,还得买个核电站,因为没有核电站的支撑,机房都转不起来。
我们都是普通公司,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要换种方式,找大模型的创新之路,放弃全能这个执念。 不要用大模型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走应用之路,让一个大模型解决一个专业问题,这样就不需要卷算力、卷数据、卷参数,因为一个大模型要解决的就是企业某一个领域的专项问题,不需要千亿万亿的参数的模型,几十亿百亿的算力就够,刚才说的那个英伟达小盒子就够了,实在不行拿一台旧电脑,插上几块3090、4090的显卡,有几块显卡都能干。
模型更小,算力更少,成本更低。在实践中我发现,用开源的模型成本降到了白菜价。你会发现,当你用模型试图解决一个非常窄的应用问题的时候,模型的能力绰绰有余。
所以我说,一定要走应用之路,把「原子弹」变成「茶叶蛋」,每个企业要打造自己的产业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或者是专业大模型,而不是再去做通用大模型。
微软做专业大模型也犯了一个错误。微软做了一个叫Copilot,聊天的副驾驶的概念,但在很多企业里根本用不起来。原因就是我讲的,光有个大模型,它有很多知识能做推理,能做问答,能和你聊天,但你问它,得到的都是一次性的标准答案,答案很通用,它对你的行业、业务也不是很了解,利用率非常低。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大家意识到,专业大模型必须从生成式演进到智能体,这个智能体叫Agent。 这个词有很多翻译,有人把它翻译成代理,但是代理在这个地方不太合适,容易引起歧义,所以我还是更愿意把它翻译成智能体。
你怎么理解智能体?它就是你的数字员工、数字专家、数字顾问,你把智能体当成一个人就可以了。
大模型的缺点是什么?它虽然能理解能问答,能生成内容,但第一,它的知识是固定的,训练用什么知识基本上固定了;第二,它没有短期记忆,每个人来问问题,对它而言都是一个新的问答;第三,不能进行复杂的流程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调用企业里面的工具,换句话说不能直接干活。
所以,我们给大模型加上了知识获取、工具使用,还有复杂流程的规划的能力,变成智能体。现在智能体从原来大模型附属的一个技术,变成了大模型核心的技术,大模型反而成了智能体的一个组件。
我经常说大模型有点像电动机,企业里不可能只用一个电动机来给全企业提供动力输出,我们需要电动机的不同地方,可以买不同的电动机,因为买了电动机也不能直接用。比如,你今天早上用电动机刮了胡子,用电动机刷的牙,这话好像也没说错,确实用到电动机了,其实是电牙刷和电动刮胡刀里有电动机。只有把电动机做小了,变成电牙刷、电吹风、电动刮胡刀,才能变成人们可以用来干活的工具。
你可以把智能体理解成吹风机、刮胡刀,面向消费者领域做出来的智能体就是个人的工具,而面向企业做出来的智能体,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数字员工。
智能体的核心是大模型,有大模型就有智能,但是在智能的基础之上还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感知能力,要跟企业的传感器连在一起。 比如企业里的很多数据要让智能体能看到,就像你请我去做企业顾问,我需要看到企业内部的很多情况。
第二,每个智能体都得有一个角色的定义。 智能体不是万能的,啥都能干,每个智能体在企业里边最好对应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原来的人干什么,我们就让智能体干什么。
第三,智能体要替人完成很复杂很繁琐的业务流程,或者重复性的工作流程。 比如说每天早上老板来了,给他倒杯水,汇报一下昨天的邮件,安排他今天的日程,这么几件事串起来算一个流程,由智能体来承担。
第四,智能体要有记忆。 大模型技术架构是没有记忆能力的,你每次问它今天是几号,它都重新回答一遍,而人类要干活就需要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由智能体来承担。
第五,企业知识库也要通过智能体连上,最重要的是成为工具。 这是什么概念?比如企业里已经有很多业务系统,有OA系统,有办公系统,有ERP系统,也有生产线,智能体必须跟它们打通,才能干活,否则就只能呱呱呱提建议。
第六,智能体是能支持复杂推理的,换句话说,它能让不那么聪明的大模型加上复杂推理后,变得更有能力,更加聪明。
构建智能体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选择智能体的岗位和场景,有4个方向,要么给老板提供服务,要么给员工提供服务,要么内部有什么管理流程,可以用智能体来优化,要么外部有什么服务和服务体系,或者产品流程,可以用智能体来加速。衡量指标,我提出4个10倍,能不能减少10倍的人力,减少10倍的成本,提高10倍的效率,提升10倍的体验。
有了智能体之后,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一直讲降本和增效,这是所有企业家都关心的问题,写点小作文、弄点小视频,对企业营销有些帮助,但是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在核心业务、在核心管理流程里边,如何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个步骤,找到场景之后,把一个场景分解成流程,特别是比较繁琐复杂的业务流程,重复容易出错的业务流程,都是智能体可以发挥作用的。
比如有人来找我说,老周我们一起合作,做个养猪大模型,做个养猪智能体,这就让人无从下手,因为我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在养猪过程中有什么很复杂、很麻烦的流程。
分解流程之后,再来定义角色。 各位都是老板,很熟悉员工的角色定义,你把智能体定义成数字员工、数字专家就可以了,不要试图让一个智能体做三个员工干的事情,一个智能体就对应一个员工的角色。
这过程中,抽象来看它可以干两件事儿,一个是把很复杂、很繁琐、很重复的业务流程,用智能体规划下来,比如原来雇了三个员工,每天干这些繁琐的事情,现在智能体可以轻松取代。第二个,企业里边有一些过去想做做不了,想解决解决不了,非人不可的关键职能,现在智能体可以干了,就可以把员工给取代了。
我举个例子,某个省有39家钢铁企业,他们想找我打造一个钢铁大模型,我说这活没法干,因为专业大模型要回答解决什么场景的问题,什么场景打造什么智能体,还要问智能体是什么角色。他们后来把钢铁制造的全过程拆出142个场景,不夸张的讲,每个场景都可以打造若干个智能体。
事实上,哪怕企业里不用人工智能,老板也要做出流程规划之后,才知道要招什么样的员工,岗位上放什么技能的人。 只不过用上大模型之后,这里边的员工被智能体取代了。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例子是这次去美国考察,斯坦福医学院有一个AI改造。他们过去有三件很繁琐的事儿:
第一,看病不能直接挂号,必须通过社区医生、家庭医生发传真,传真都是手写的,斯坦福就需要有100多人的队伍专门看传真,往电脑里录入数据。
第二,录入数据后再跟人打电话,预约看病时间。
第三,看完病以后,要有一个专家把看病过程、治疗过程、开的药写成报告,发给保险公司,这个报告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保险公司报销的比例。
这三件事都是刚才说的很繁琐、很累人、很重复的工作,过去非人干不可,直到他们打造了三个智能体:一个智能体专门看传真,因为它有多模态,能够识别手写,能识别图像,把传真录到数据库里;一个智能体也有生成能力,能听得懂人话,给对方打电话,不聊风花雪月,不会漫无边际,就是约来看病的时间;第三个智能体是拿医院里原有的几万份报告,训练一个垂直大模型,专门给保险公司写报告,这就不是外面通用的大模型能干的事情。这三个智能机引入之后,他们减少100多人的队伍,这就是降本和增效。
那天我在360内部,把这个例子讲了一下,有团队就做了类似的工作。过去有一个业务,用户付完费之后,要把支付宝手机截图发到员工手机上,员工识别之后,再把数据录入到5个不同的数据库里,大概经过很繁琐的3个小时的操作,才能把用户的数据给处理了。现在用同样的思路,定义一个智能体之后,2分钟就自动把这个事就给干了,不仅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用户体验。
2023年是大模型之年,谈的是大模型技术本身的突破,2024年是专业大模型之年,是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化落地,2025年是智能体之年,充分利用垂直大模型对应打造智能体,让大模型全面在企业里真正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降本增效。
智能体有六大应用方向:
第一个,人人智能。 智能体AI是一个赋能工具,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超能力。很多人都有想法,但是缺乏技能,智能体能帮助我们,比如用AI帮你赚钱,用AI帮你编程,用AI帮你讲课,这对原来的软件而言,是巨大的突破,每个人在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智能体帮助,就像每个人携带一个超级知识专家,随时获得帮助,这是很大的机会。
第二个,叫万物智能。 过去叫万物互联,实际上今天所有的智能硬件严格来说都不叫智能硬件,只能叫联网可计算的硬件。从项链到眼镜,从戒指到手表,从个人电脑到家里的机器人,所有的硬件都会被AI重塑一遍。你可以想象,以后家里的硬件每个都长着眼睛,能看明白你是谁,知道你想干什么,都能跟你说话,而且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
比如冯仑半夜起来打开冰箱,想偷喝一罐啤酒,然后冰箱就告诉他,大哥别这么喝了,你血脂都超标了。这不是梦想,如果处理不好,半夜家里三四十种电器互相聊起天来了,那个场景可能会很奇特。
第三个方向,传统企业的数转智改。 怎么利用智能体和大模型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改造,这也是企业打造新战略的核心。企业不一定需要抛弃现在的业务,去做新的业务,毕竟隔行如隔山,把现在的业务流程想一想,有什么业务流程可以用智能体优化,什么业务流程可以用智能体提效,什么业务流程可以用智能体取代低技能、低绩效的员工,这是最大的空间。
第四个方向,面向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都是数字化产业,像大疆无人机、具身智能机器人、机器狗,还有智能网联车自动驾驶,都要用智能体来帮助实现无人驾驶或者无人导航。
第五个方向,科学研究。 去年的诺贝尔奖给了AlphaFold2,以后做科学基础研究,必须得学会用Agent,用大模型,它给你带来新的研究范式,带来新的研究工具。过去发现一个蛋白质折叠结构,一个人可能要研究好几年,现在大模型几分钟就能分析出一个结构。
最后一个方向是AI的安全。 如果AI最后无孔不入,大家会担心,这玩意能力大了之后,会不会给人类造成威胁,就像今天的各种虚假信息。AI的安全必须重视,我们现在也是用AI智能体来解决安全的问题。
刚才讲了半天,就是希望大家建立正确的AI信仰,AI认知,但是光有AI认知是不够的,还要培养AI的素养,才能真正拥抱AI时代,才能幸存。我天天在外面谈,在公司内部讲,我们要是不做AI,我们也会被别人干掉。
提高AI素养,我给大家几个建议,分五步:
第一步,人人AI。 不能光企业里少数人会,企业内部人人都要先用起来,大家对AI熟悉了解之后,将来训练业务场景,训练Agent还要靠一线员工,一线员工要跟AI要合作起来,才能达到效果,因为AI目前不能全面接管你的业务。
你们听过一个笑话吗?某企业做了很多无人配送车,目前为止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行驶很正常,唯一的问题是它的配送小哥,他们遇见这个车总要踹一脚。如果都像这样,AI和一线员工合作就不一定推得起来。
所以,一个企业里面每个人都要强迫自己学,而不是顺从本能。很多人会这么想,我活了50多岁了,我不用AI也活过来了。并不是谁天生就喜欢用AI,要强迫自己,从老板到个人都要用AI,企业对AI的理解才能更深入,AI化才能成功。
用AI的第二步,是把已有的智能体AI用好。 现在全国各大AI公司已经做了很多智能体,比如档案处理、简历筛选、 PPT生成,把企业办公和营销率先AI化。
我举个例子,我们做了1个智能体,专门做录音整理,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它分成6个场景,比如面试的录音是一种整理方法,看面试官跟他聊得怎么样,比如销售的场景,销售人员回来跟说谈崩了,但是整个跟客户的对话过程录下来可以做分析,包括你跟员工之间艰难的谈话,你决定要处罚一个员工,或者提升一个员工,这些不同的场景都有相应的AI来改造。
第三步,企业最终会发现外部的工具都是通用工具,不能满足需求,你有很多想法,一定要学会让智能体和业务流程结合,打造自定义的智能体。 比如企业有一种独特的需求,把需求定义出来,把智能体大模型的很多能力打散,重新组合起来,这是很多企业和个人需要培养的素养。
关于打造智能体,我跟大家讲两个好消息,第一不需要学习,第二文科生可能比理科生干得更好,因为打造智能体不需要那么懂电脑,而是需要对业务工作人员岗位非常了解,需要很好地跟大模型对话。
第四步,对更大规模的企业而言,如果要用好智能体AI,就要把企业的知识库集中起来。 没有知识就没有大模型的能力,要把企业的内部知识、外部情报,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员工大脑里、专家脑子里的知识汇集起来。
最后,当企业的智能体多了,数字化多了,智能体之间也要有协作平台。 就像人跟人之间需要协作沟通,假设将来企业里2/3的角色都由智能体来完成,每个人都有多个智能助理,企业里面有智能主管、智能工程师、智能程序员、智能营销、客户代表、智能客服,它们怎么样协作?这需要一个新的智能体协作平台,目前我觉得还离大家有点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