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元酒店自助下午茶,“整治”贵价烘焙

酒店餐饮,又有新故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01抛弃贵价烘焙,年轻人涌向酒店饼房

被网红店的贵价面包“背刺”的年轻人,正在五星级酒店饼房重获“甜品自由”。

继酒店自助早餐、剩菜盲盒之后,酒店烘焙也火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了精心整理的酒店甜品打卡攻略:

北京的凯宾斯基的黑森林,被许多网友称为全北京最好吃的黑森林蛋糕,有时甚至需要排队购买;上海浦东的凯宾斯基丹麦包、香草可露丽等产品都是16元/个,晚上6点之后还打半折;文华东方的面包均价基本上都在20多块;广州瑰丽酒店2磅的草莓戚风蛋糕只需要288元......

图片

◎来源:小红书

北京的燕莎凯宾斯基酒店、东方君悦酒店,上海的嘉佩乐酒店、素凯泰酒店、文华东方,广州瑰丽酒店等,都是年轻人“私藏”的酒店面包房打卡地。

图片

◎来源:小红书

比起动辄三五十一块贝果、98元一条生吐司的网红品牌们,这些酒店烘焙不仅品质出众,价格也出乎意料的友好。更别提近些年兴起的私房烘焙,有网友愤慨:“瑰丽的2磅蛋糕288够十个人吃,私房一个巴掌大的四寸蛋糕要我348”。

在酒店饼房,10多元就能买到用料扎实的面包,几十元就能尝到令人惊喜的下午茶甜品自助,200多元就能买到有质感有品位的生日蛋糕,这让许多年轻人“坐不住了”。

02酒店烘焙如何“击穿”年轻群体

酒店烘焙走红,核心原因是年轻人理性消费的趋势使然。消费者开始对网红面包店的“贵价烘焙”祛魅,寻找品质与价格匹配度更高的产品,故而将目光转向酒店烘焙。

一方面,酒店烘焙的用料、出品、颜值都更“能打”。

先从团队方面说起。酒店饼房大多团队强大,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在酒店行业从业6年的yami说,五星酒店面包房的烘焙师大多在知名的西点培训机构进修过,其中不乏毕业于蓝带、拉卢兹等“西点军校”。

而私房烘焙从业者以及小烘焙店店主,往往仅凭业余爱好,或是参加短期培训后,就开始开店。相较之下,酒店烘焙专业团队的出品更加稳定可靠。

图片

◎来源:小红书

再来,用料也是影响口感的关键。酒店烘焙往往更舍得堆料,也支撑起了更好的口感。年轻人对食材来源的关注度极高,而酒店烘焙往往强调进口原料、无添加工艺,甚至推出如低糖、低脂产品等定制化健康选项,精准击中健康消费痛点。这种“看得见的品质”让年轻人愿意支付溢价。

在酒店饼房工作过的Silent 表示,酒店甜品好吃一是设备好,烤箱、冰柜等设备都是很贵的;二是食材好,酒店饼房用料都很舍得,比如奶油都是铁塔、安佳等品牌。

规范化的流程,也让酒店烘焙品控更严苛。对于不合格的出品,酒店会毫不犹豫地重做,那些不够完美的“作品”,通常也会拿到员工餐厅进行内部消化,更不用说对于原材料和食品质量的把关。

从产品到用餐环境,都形成了审美的降维打击。

无论是下午茶甜品、自助面包,还是蛋糕,酒店甜品不仅造型美到心尖,而且往往带有自家酒店的标志和特色。酒店大堂则是天然摄影棚,年轻人购买的不仅是面包,更是置身于高端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大理石台面折射着水晶吊灯的光晕,随手一拍即获“名媛下午茶”氛围感。

图片

另一方面,成本优势带来的性价比,让酒店烘焙“吊打”许多网红店。

五星级酒店凭借集团采购体系,能通过批量采购或全球化供应链降低成本。酒店餐饮部门还能与其他业务共享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摊薄成本。

反观独立烘焙店,既要承担高额租金与装修费用,又面临原料成本波动压力,难以在同等品质下维持低价。

从烘焙市场来看,中国烘焙正经历剧烈分化:一边是2元、9.9元面包在下沉市场疯狂扩张,另一边是中高端品牌试图以“质价比”争夺一线城市用户,然而价格居高不下。而酒店烘焙的突围,恰恰击中了消费者对“价格与价值匹配”的敏感神经——他们不再为“价格泡沫”买单,转而追求“看得见的品质”。

03酒店烘焙:从“引流品”,到“增长点”

当然,酒店饼房的“破圈”,也是诸多酒店极力促成的结果。

事实上,酒店烘焙向来以伴手礼、下午茶等高附加值场景为主,是酒店的“引流品”。

下午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客房之外的精致产品、仪式感十足的出品,或者将某一款价格低又用心的产品作为离店礼品,让客人获得美好的“终端记忆”,带动口碑传播与复购。

尧珈集团总经理蒋峰直言:一份高颜值的下午茶,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和时间范围内能够极大提升酒店入住率——非房产品体现出的场景吸引力,使消费者可能为了下午茶而顺带预订一晚房间。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酒店卖的不仅是房间而是“时间”,抓住客人时间和服务体验最长的板块,就能让客人感受到超值与增值。餐饮就是一个重头戏。

不过,此前五星酒店甜品烘焙给人“名媛专属”的高高在上印象,下午茶的传播也局限于特定圈层。

直到近些年,高级酒店下午茶这种典型的“漂亮饭”,以其高颜值与营造的精致生活,高度契合小红书的用户“口味”,因此很快在社交平台走红、破圈。

图片

尤其是口罩期往后,酒店经营窘迫,越来越多酒店品牌开始“放下身段”,将下午茶等餐饮板块对外开放。

高星酒店打造网红下午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开元酒店集团、万达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港中旅集团、洲际酒店集团、世茂酒店集团等旗下酒店都把下午茶业务拿出来销售。在美团、大众点评等APP,酒店下午茶产品更是丰富多元。

图片

酒店下午茶创意也层出不穷,比如世茂酒店与意大利高级时尚品牌Max Mara跨界合作,推出过“MaxMara 泰迪寻宝记”主题下午茶北京瑰丽与蒂芙尼联名的蓝盒子蛋糕;上海半岛联合梵克雅宝推出的珠宝造型马卡龙等等。

华美顾问赵焕焱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餐饮对于酒店来说一直都是附加项,跨国酒店集团更是不具优势,疫情之后热衷于在餐饮、下午茶上下功夫,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吸引人气,同时也能寻找新的营业收入增加点。

04酒店烘焙能做大吗?

由于当下星级酒店生存状况愈加“捉襟见肘”,餐饮板块重要性愈加凸显。

从文旅部的数据来看,2024年三季度,五星级酒店的价格平均为599元,同比下降了5%,平均出租率同比下降了4%。在收入放缓的同时,支出却没有减少,特许经营费、管理费、人工成本以及物业维修和折旧等等都是刚性支出。因此,将酒店大堂空置的时间段进一步转化为下午茶场景,将酒店饼房的资源进一步“复用”,既能引流,又能带来一部分的酒店营收。

洲际集团商务副总裁蒋韡在去年表示,疫情前,高端酒店业的收入占比大致在“532”:50%房间、30%宴会、20%餐饮。而疫情后在下沉市场城市开设的首家洲际酒店,其餐饮收入和客房收入的比例可以达到六四开。

另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星级酒店餐饮收入占比是35.76%,其中一星级酒店餐饮收入占比最高,接近半成(49.11%)。

图片

而酒店烘焙,本质上与社会餐饮烘焙又形成了“错位竞争”。

一方面,酒店烘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甜品消费”升级为“空间体验”。这种体验经济与传统烘焙店“即买即走”的功能性消费形成错位,吸引的是追求精致感的客群。另一方面,看重品质又面临消费降级的中产们,则会是酒店面包和蛋糕等产品的“簇拥者”。

酒店烘焙不会取代传统烘焙店,但会加速行业洗牌,迫使从业者重新思考价值定位。这场跨界战争的终局,或许不是谁消灭谁,而是共同重构一个更理性、更分层的烘焙消费生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