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达达、闪送、顺丰同城2024年业绩出炉,国内第三方即时配送市场竞争格局基本落定。顺丰同城以157.46亿元的营收领跑行业,同比增长27.1%,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61.8%,达到1.33亿元,毛利率连续七年攀升至6.8%。达达秒送以58.05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二,同比增长44.6%;而闪送则表现欠佳,全年营收44.68亿元,同比下降1.3%,净亏损1.47亿元,而其中Q4收入更是同比下降15%。令人关注的是,闪送和达达秒送两家的营收总和仅相当于顺丰同城的三分之二,行业分化加剧。
在创立初期,闪送靠“一对一急送”模式迅速在细分市场赢得一席之地。而随着竞争对手涌入市场,闪送的高价策略显得愈发脆弱。闪送的核心卖点——“一对一急送”模式,注定了这门生意更偏向C端场景 ,限制了闪送的扩展空间。
达达已上市4年多,架构和团队更换频繁,业务模块重新更名,但至今仍未摆脱亏损困境。
达达并入京东后或将迎来重生机会,但卷入即时零售生态的全面博弈,在投入和盈利上依然是未知数。但必然的是,达达全面私有化之后,与商流绑定更加深度,第三方平台的独立性逐渐弱化。这种转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原先备受资本青睐的山姆会员店等核心客户资源正在被分流。
顺丰同城成立以来连续6年实现收入增长,2023年全年营收超123亿元,实现全面盈利后,接续每个财报均实现倍数式快速增长,独立第三方定位、全场景布局的优势逐渐放大。
不难看出,2024年即时配送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然明朗。这场行业洗牌不仅折射出不同商业模式的生命力差异,更预示着即时配送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新阶段。未来,能否突破业务边界、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成为决定各平台能否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