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绣着minmin才知道是山寨奢侈品”,老实打工人最怕身上有高仿商标显得“又穷又装”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minmin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大稚,编辑:橘总,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果说最大的惊喜是意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完好的百元大钞,最大的惊吓就是猛然在衣服上发现“minmin”。

图片

为什么是惊吓,因为minmin都和意大利奢侈品牌Miu Miu的logo咋看咋像,它们共享同一种圆乎乎的字体,同一种双列排版,同样的印刷位置。

图片

“minmin”“miumiu”傻傻分不清楚

在服饰上发现minmin,就像在AI生成的美女照片里发现怪异扭曲的手指,可得出同一个结论——仿的。

知道要看手之后你终于可以快速分辨AI照片,品牌logo见多了你终于发现高仿无处不在。妈妈在直播间给买的“牌子货”牛仔裤,逛商场好不容易看到的一双能入眼的鞋,网上刷到感觉喜欢就顺手买回来的包,以及衬衫前襟、眼镜腿、外套拉链、小发夹,都是minmin的容身之所。

“能给我们普通人留条活路吗?”

图片

图源:小红书@momo

本来买到仿款也没什么。反正当季流行就是大同小异否则也不叫“流行”,更不是谁都能记住哪个大牌有哪些代表性设计,再说大牌是不是纯原创也有待商榷。

但是厂家硬要贴心奉送一个高仿logo,文档里给病句加粗,Excel里给错公式高亮,你不标我还不知道,你一标我要怎么钝感。

图片

当你不求买个多大品牌给自己充场面,只想老老实实买件称心的衣服,翻到高仿logo无异于被狠狠背刺:“本来只是穷,高仿显得我又穷又装。”

收到minmin衣服的人不语,只是一味搜索如何抠掉logo。

山寨高仿现在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

2006年上映的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曾安排片中的时尚杂志主编发表趾高气扬的宏论,“你穿着天蓝色的毛衣还不是因为高端时尚界先相中了天蓝色”云云,搁今天难免让10后忍俊不禁——

不是姐姐你说啥呢?“时尚民主化”的进程摧枯拉朽这么些年,潮流趋势都从红薯音符洋抖里来,国际大牌不如民推小牌,迷信logo不如供应链上找平替,雪地靴买桑坡的,冲锋衣买台州的。

时代变了,曾经对奢侈品的爱而不得调理好了,躲过股市大跌才是人生赢家,体检报告能放心展示给父母比衣服品牌能惊艳路人有成就感得多。

品牌对虚荣心的支撑力在变弱,消费者对所谓大牌的认知也在提升,以前高仿能充场面的关键是能对大牌如数家珍的人少之又少——以至于列举奢侈品一度可以是青春小说的一种核心竞争力,现在穿高仿只疑心自己会不会变成微短剧情节的灵感来源:“单纯小白花女主无意错买minmin结果被拜金心机女二嘲笑虚荣”。

图片

然而,古老神秘的服装城仍信奉着原初的规则。目前还遵循时尚业祖上传下来这套嫡庶尊卑秩序的,除了法国高定协会,大概就是我国高仿厂商。

性能功效另说,好看舒服暂缓,先给你把logo照猫画虎地添上,好像写着fashion就变得fashion,印上vogue就成了vogue,数十年如一日地缺啥才要找补啥,却不明白缺的不再是虚荣泡沫,而是性价比。

图片

啥叫性价比,有人觉得就看够不够便宜,有人觉得还看够不够好用,说白了,性价比就是用自己觉得合理的价钱买到自己觉得满意的东西。

于是高仿坑你的路又多了一条。你该省省该花花,想省掉品牌溢价的时候它非要给你贴个假大牌,想给品牌功效性能花点安心钱的时候,它只给你贴个假大牌。

高仿,你到底有多少种糊弄我的方式?

01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之看我72变

英语,一种象形文字。

miumiu有多火,minmin、winwin、niuniu、wiuwiu、nimnim最知道。

不得不感叹高仿之高,把奢侈品那点事儿琢磨得彻底。miumiu的logo,在麂皮外套上是放在左前胸的立体刺绣,在包包上是正中间金属徽标,在靴子上是遍布鞋舌、后跟、内底的丝网印花,除了换掉个别字母,高仿全一比一复刻。

你要说高仿只会仿,那又冤枉人了。事实上,miumiu有的款式,minmin们一定有,但minmin们有的款式,miumiu还真不一定有。于是有种无奈是“只是想买个款式却被高仿logo背刺”,又有种无奈是“想买高仿的款式请问正品有没有”。

图片

“莞莞类卿”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皇帝说甄嬛能有几分像纯元已是她的福气,被minmin甜蜜暴击的消费者无奈扶额,买回来的便宜货有几分像miumiu实属我的晦气。

“挺好看也挺好穿,但这个标是非加不可吗?”

图片

正儿八经开在大商场二楼的服装品牌更是把“拟态而非求真”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以为模仿miumiu就只能揪着mnuw几个字母来回倒腾,大品牌的设计师班底用实力证明事在人为。

这几天就有网友发现,Lily和乐町两个浓眉大眼的也进了“miu系”的门。

Lily创立于2000年,以22-35岁都市职业女性为核心受众,号称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商务时尚”概念的女装品牌。最近上新的一款售价899元的“美拉德仿麂皮绒感圆领夹克外套”,在胸前绣了两行字体圆润的Lily,再和内搭的蓝衬衫一配,跟miumiu的一款麂皮外套摆一起能玩连连看。

太平鸟集团旗下的少女时尚品牌乐町则主要面向18-25岁的年轻女性,其459元的“新款字母贴布绣徽标夹克”也被网友嗅出了miu味,而这款产品在网店的商品名称里也确实写着“MIU系”。

图片

从左至右分别为Lily、MiuMiu、乐町的产品

既然miu门都已经壮大到这个程度了,网友锐评能不能出个“mean mean”,先锋前卫解构自反尽在不言中,Supreme甘拜下风,巴黎世家俯首称臣。

图片

众所周知,大量实事已早证明汉字列排顺序被乱打并不影正响常阅读,换成英语似乎亦是如此。衍生出数个变体的miumiu不是一个人,她身后还有无数个被演绎出72变的品牌。

借“叛逆千金风”迷倒万千少女的miumiu被高仿界视为流量密码,这几年独霸天下的户外品牌更是免不了走这一遭。

管你是哪个版本的中产三宝,只要字母够多,就是高仿的好素材。“北面”The North Face、“狼爪”Jack Wolfskin、哥伦比亚Columbia,都是重灾区。

图片

公众号“Vista看天下”在2024年报道,商场中庭常常是高仿品牌的安乐窝。这是消费者踏进商场第一眼就能看见的黄金点位,是无法错过的必经之地,因此租金十分可观;又因为没有固定门面,所以一般租用的都是短期商户。来钱多又快的一锤子买卖,让商场对中庭租户的审核通常比较宽松,哪怕要监管,便于跑路的临时摊位也不好逮。

更关键的是,谁是莞莞谁是卿,你说不清。

因为很多高仿都是有商标登记在册、手续全须全尾的正经品牌,名字看着再像,细究起来还是大不一样,分类也分在服装鞋帽,所以人家摆摊卖衣服鞋一点毛病没有。

图片

企查查显示,服装鞋帽类目下关于“minmin”的商标信息有72条,“niuniu”更是有966条,不过长得特别以假乱真的基本上都被驳回了。

图片

驳回归驳回,排山倒海的minmin依然顽强地混迹于街头巷尾,像酸雨落入大海,像灰霾融为空气,像太空垃圾终成宇宙星辰。不光设计印花字体可以仿,连门头装潢也可以仿。

图片

真假miumiu丨左图源小红书@是小彗星呀、右图源小红书@到乐兄弟

02是谁仿了我而我又仿了谁之商标抢注

面对来势汹汹堪比momo大军的minmin大军,你没有退缩,你说自己已练就辨析英文字母的火眼金睛,不会被精心设计的字体排布和仔细挑选的字母组合迷惑。

可是,名字一样,就没有问题了吗?

有些高仿和正品像猕猴和孙悟空,有些高仿和正品像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光靠看,你看不出真假。

美国品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很有发言权,他们家不仅遇到了六耳猕猴,还有十二耳猕猴、二十四耳猕猴,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图片

在被穿成老钱风制服之前,拉夫劳伦的招牌产品是Polo衫,品牌首个休闲服装系列也叫“Polo”,用来刷存在感的主要标志仍然是“POLO”——比“Ralph Lauren”这一大串好记多了。

2011年,拉夫劳伦在中国市场推行全面直营,迎面撞上了披挂“Polo”“Polo Sport”“Polo Golf”等一众名头开店卖立领衬衫的本土零售商;2016年,拉夫劳伦对高仿们正式提起一系列民事侵权诉讼,却一度折戟而归。

图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原来早在2013年,一家名为美国波罗的公司就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几个Polo相关商标并获得核准。成功后,美国波罗开始有丝分裂,把商标授权给好几个不同公司,得到授权的公司又进一步授权给更多公司,过程中还衍生出其他变体。

拉夫劳伦有理由委屈,法院也有理由驳回:“polo”就是马球的英文单词,不是任何一个品牌的原创。

拉夫劳伦只得整理品牌历史,明确“polo”从一开始就是营销的核心标识,有认知度也有市占率。终于在2021年和2024年,拉夫劳伦取得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的系列商标侵权案的胜利。

图片

高仿被端掉,对于无暇辨别盗版72变、只想买点顺眼衣服的打工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不少人迷上了很有学院风松弛感的麻花毛衣,到处搜罗没有logo的款式,就怕左前胸出现一个打马球的小人,还得分辨球棍的方向、角度对不对,马和人的姿势对不对,下面的字母对不对。

图片

说到底咱的生活不是《装腔启示录》,不能把时间都用来背诵品味威士忌的208条细则。老钱风被看穿是高仿,还不如朴素风倜倜傥傥。没有logo的麻花毛衣尚且有种姥姥手织毛线的美,“姥线风”怎么就不如老钱风了。

可乐我喜欢气泡多一点的,只认可口

商标抢注是一把双刃剑,一边刃背刺,“没想装大款却被高仿栽赃”,一边刃割韭菜,“想买信得过的大牌却遭高仿蒙骗”。

后者在美妆护肤产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韩国彩妆品牌“爱丽小屋”中文名改成“伊蒂之屋”、“3CE”改为“三熹玉”,美国的“KIEHL'S契尔氏”变成“科颜氏”,日本的“ANESSA安耐晒”官方名为“安热沙”,背后都是商标被抢注的血泪史。

2016年的第21届中国美容博览会上,仿版3CE和正版3CE甚至同场亮相。当时,距离仿版3CE抢注商标已经过去了4年,期间又另有其他公司抢注相关商标,3CE假货满地跑。直到2022年,高仿“3CE”商标才被法院判决失效。

03眼前的黑不是黑之宫方旗舰店

进入电商时代,高仿更加省时省力。抢注商标还得走程序跑手续,“官方旗舰店”却好像已经变成线上版的商场中庭,依葫芦画瓢cos一下正版网店,就有可能空手套白狼。

这两年风头渐起几乎要盖过lululemon成为“白女美学”新晋领军品牌的Alo Yoga,在国内的热度与日俱增。2024年天猫发布的运动户外双11新商成交榜中,“ALO旗舰店”赫然在列,傲然立于销量榜第十。

其时,Alo Yoga根本都还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所谓“ALO旗舰店”正是高仿。

On昂跑和Alo一样,最大的烦恼是太红了。这个运动品牌被看作最新中产吸铁石,连其仿冒旗舰店一年都能吸引1万回头客。

图片

高仿店不仅商品款式和昂跑相差无几,价格同样拉通对齐,休闲裤四百,冲锋衣上千,商品名里还无一例外写着“官方正品”。

图片

此外据“精练GymSquare”报道,金·卡戴珊的SKIMS、尚未开拓中国市场的健身服品牌Gymshark和Alphalete,也都有自己的高仿,价格和销量都可观。

除了风口上的运动品牌,从白瘦幼风引领者“BM”(Brandy Melville)、成年人的救赎玩具jELLYCAT,到日本的无印良品、中国的名创优品,都有自己的高仿网店,有的是换大小写,有的是官方变“宫方”。

谁懂这种官方旗舰店也不能信的无力感。

为什么假店可以如此理直气壮? 理论上来说,开旗舰店需要资质审核并缴纳相应保证金。而以上提到的高仿旗舰店,也确实都有资质公示。比如“SKIMS旗舰店”经营公司的成立时间显示为2017年,而SKIMS这个品牌创立于2019年。

图片

类似于商场时而对中庭的临时摊位卖仿冒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旗舰店资质审核也时而游走在灰色地带。

财经媒体“锌刻度”观察到,各大社交平台有不少人声称提供旗舰店代办服务,甚至有网友晒出费用明细,称3200元可以将某电商平台旗舰店资质代办好,其中包括企业执照、地址挂靠、旗舰商标授权及授权资料等等。

想要辨别旗舰店真假,还是得查看企业资质,看看对不对得上,比如“asics旗舰店”的经营方就是亚瑟士(中国)商贸有限公司;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去企业查询网站再查。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企业官网挂出来的链接跳转到官方网店,当然那又首先得确定这个官网是真的。

有些朋友觉得可以通过价格鉴真假,“迪奥要是卖你20那肯定是假的嘛”,但这一招也不总是管用。“精练GymSquare”的报道就提到,有网友因为高仿昂跑旗舰店太便宜在社交平台上称其“一眼假”,转头人家就把价格调上去了。

04一堆假霸王把我整成真虞姬之到处贴牌

起一个相像的名字,画一个类似的logo,抢一个雷同的商标,开一家宫方旗舰店,还不是高仿的终极。最神乎其技的高仿,是卖贴牌产品。

贴牌其实也分好几种:品牌所有者提供设计和技术,委托企业负责生产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生产企业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品牌所有者仅负责品牌推广和销售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

还有一种,是把品牌授权给供应商和经销商,生产和销售全由对方负责,并收取品牌授权费用。这一种正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培养皿。

图片

消费者自发收集贴牌名单丨图源:知乎@抠大妈

你说贴牌货是高仿吧,人家的牌是真的,你说贴牌货是正品吧,可能除了牌子都是假的。却正是,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南极人。

1998年创立的南极人战绩辉煌,成立仅四个月,销售额便突破1亿元,曾是不折不扣的“国民品牌”,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线下销售渠道。但2008年起,南极人转型为贴牌模式,关闭了所有线下工厂,仅保留品牌。

2015年至2021年间,南极人供应商数量从422家激增至1839家,经销商数量从1053家飙升至10311家。

“万物皆可南极人”带来的是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和剧烈下滑的品牌口碑,南极人曾多次因质量问题登上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不过,2021年以后,品牌授权相关业务急剧下滑,并在此后两年节节收缩。创始人张玉祥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营收压力是促使南极人调转船头再次转型的导火索之一。

2023年开始,南极人逐步回收品牌的使用权;2024年陆续发售自营商品,包括防晒衣、保暖衣、羽绒服、内衣袜子等。

但想扭转这些年贴牌积累下来的负面口碑,看来任重而道远。

图片

还是那句话,现在买东西看性价比,而品牌本身能提供的价值越来越有限。不怕身上没牌子,就怕身上有个假牌子。

有人说高仿畅销的驱动力是“虚荣”,贴牌高仿们变成晴天霹雳又何尝不是因为“要脸”。

对品牌的“祛魅”是消费社会掀起的新浪潮,把高仿当作缝补虚荣心的创可贴兜售快要行不通了,因为虚荣心已经不往这儿长了。

一边是把miumiu模仿个十成十的minmin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一边是“始祖猫始祖狗始祖十二生肖”、“拉夫劳伦打夫劳伦骑夫劳伦”变成网络热梗甚至恶搞素材。如果品牌并不意味着更优的性能、更佳的质量、更美的设计、更好的理念,那追求高仿还不如干脆来点离谱的,至少有更高的情绪价值。

图片

图源:小红书@SKYMADE、@K哥说户外

参考资料:

1.Vista看天下,《“山寨版中产三宝”占领商场中庭,网红大牌被抄得又土又好笑》,2024.08

2.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丨拉夫劳伦的八年“POLO”之争》,2024.12

3.界面新闻,《“真假Polo”商标案判了:侵权方顶额赔偿,门店须停业》,2024.12

4.南方周末,《外资化妆品频遭“山寨”,政府发文整肃恶意抢注商标》,2020.07

5.锌刻度,《这些“李鬼”旗舰店,坑了多少人?》,2024.12

6.精练GymSquare,《山寨昂跑,骗过都市中产精英》,2024.11

7.运营研究社,《你在“旗舰店”买的东西,很可能是假的》,2020.04

8.财经杂志,《南极人,不再贴牌了?》,2025.03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