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共享民宿在短时间内已家喻户晓,我们切切实实感觉到未来生活闲置资源已经被重新分配和再利用。
国内联合办公优客工场今日宣布完成1亿美金Pre-C轮融资,旗下的共享际除了共享版以外,也要把社区共享起来。共享际将“共享办公、社交公寓、创新商业IP、体育、休闲、文化、娱乐”这些生活场景集合起来。
什么是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对原来商业综合体是从单一的地产逻辑、空间逻辑,变为用户思维,从原来的租户变成未来的用户。
共享际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职住平衡”问题?基于对中国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共享经济发展和地产领域创新这三个投资主题,共享际将城市存量资产改造为包括居住、工作、健康、休闲、文化、娱乐等立体内容的一站式空间。
共享际发起了多个共享生活的社会大实验,将多种生活模式装入一个新型共享空间,让“办公、居住、社交、娱乐、文化”不同的生活场景相互链接,打造城市空间及内容的“实验室”。
美食英语课程场景
共享际模式与传统地产行业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规范和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政府的关注。多地出台细则,从改善租赁住房供给、试点租售同权、鼓励扶持租赁企业等多个角度加大对租赁行业的政策扶持。以共享际为代表的“新居住”空间运营商将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新居住”体现了对居住空间的“扩展”,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阶层呈现一个集生活、工作、商业的一体化空间,并让这个空间回归它基本的使用功能属性。
同时,共享际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在进行空间打造的同时,进行线上IP线下化的生态圈建设。现已构建的共享际生态圈由15家企业构成,涉及体育、餐饮、音乐、文化、科技、健康、育儿、空间设计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金额超2000万人民币。
共享客生活场景
共享际改造了什么样的资产,改造效果如何?
共享际目标资产均是城市中的低效存量资产,在改造过程中既保留原有历史文化,同时加入现代化的城市风格;空间方面,要营造公共社交的场所,又能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既要满足一个新型公共空间应具有的功能性,又要在细节的处理上融合现代环境。
以东四·共享际为例——其原址是胡同内一家遗弃许久的酱油厂,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改造。“围合式”的整体空间布局加上现代工业风格的设计,让东四·共享际既能看到胡同依古树,体会老北京历史,也能感受现代生活。
东四·共享际外景
共享际的吸引了什么样的人,这些人能够带来什么效应?
“创造力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只要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展现出充分的创造力,那么他/她就属于创造力阶层。他们的消费行为趋向个性化,追求品质生活。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以及自信心,来自于各行各业,不分性别和年纪。以他们为中心展开的商业内容,也逐渐形成。
共享际吸引、服务的主要人群就是这类创造力阶层。除了满足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性配置,丰富的场景、社群、生态圈让来到这里的“共享客”找到“朋友”和“组织”。而每一个入驻用户又都是别人的服务商、供应商亦或是客户。通过与空间内各类企业、服务商、新型IP商业和数不尽的资源产生深度的连接,最终每一个入驻用户都会成为这个空间和社群的贡献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2015年考察以色列的一次讨论中就曾指出,“创新,第一重要的是‘聚集创新力量的浓度’”,这个国家高科技部门贡献了总就业的10%、经济总量的15%,以及出口的50%。至于研发经费高占GDP的 4.2%,位列全球第一。其他如初创企业、风险投资,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之数量,亦是分别名列世界前沿……这些骄人成绩的基础背后有一个这样的数据——这个总人口不过800万刚出头的国家,居然拥有3.8万名科学家。
共享际,就是构建一个个这样的社区。为降低这个城市创造性阶层的居住、工作、生活消费门槛,让他们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让这些创新力量自发地聚集在共享际打造的一个个社群里面。
美食社群Party
来自全球各地的共享客
2017年,除正式开业的Life空间实验室东四·共享际和共享际@国贸外,分别在前门、顺义、丰台、房山,有即将正式运营的4个共享社区,超过30万平方米。
2017年11月5日,《哈佛商业评论》和场景实验室共同授予共享际——年度空间大奖。
共享客们的聚会
目前在共享际的共享客有来自新西兰、到东四胡同度蜜月的夫妇Andy & Caitlin;有来自牛津大学英文文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Alec;有来自美国计量经济学硕士,有衣联合创始人Dora;有自来泰国的硅谷金融女Ally;有来自留美高材生,小栈教育的创始人李博文……
公寓共享客——时尚买手Dora
未来,共享际将打造一个又一个覆盖从工作、居住到生活消费及娱乐的创新创业社区。共享际希望,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只是高涨的房价和拥挤的交通,而是在分享经济下,出现一种城市的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