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八点健闻,作者吴晔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导读
全球在研新冠疫苗共计155种,其中23种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至少有3种疫苗处于III期,另有至少3种已完成II期。
中国两家公司在巴西、孟加拉国、阿联酋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多个疫苗公布乐观的试验数据,显示可在人体内有效诱发免疫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疫苗能如何加速?人体挑战试验是一个“捷径”——健康受试者注射疫苗后,再暴露于病毒环境中。但有违伦理,备受争议。
新冠疫苗今年一定会出现,最快可能9月上市,但保护率可能达不到100%。
盼望着盼望着,好消息来了,全世界都在等待的新冠疫苗,脚步越来越近了。
疫情爆发已有半年,截至北京时间7月21日,全球累计确诊逼近1500万,死亡人数已超过60万。美国、巴西、印度确诊病例都已超过100万,而且仍在迅速增长。早已控制住疫情的中国,局部地区仍在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
疫苗成了遏制这场疫情的最大希望。最近,全球多个新冠疫苗项目陆续公布了乐观进展。
7月21日,巴西开始对中国制药公司科兴研发的新冠疫苗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第一批约有900名志愿者参与。同样的试验在孟加拉国也将启动。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宣布,该公司的III期临床试验在阿联酋启动。
7月20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同时公布了中国和英国的两项疫苗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前者来自陈薇院士团队和康希诺生物,显示疫苗可以在人体内有效诱发免疫反应,且安全性良好。此疫苗早前已获批在中国军队内部使用。
后者来自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在超过1000名受试者中,疫苗可耐受,并激发持续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
同一天,辉瑞公司和BioNTech公司在medRxiv上发布了最新进展,双方在德国合作的疫苗,1/2期试验的初步结果正面,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事件。
上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Moderna疫苗的I期结果,接种两剂疫苗后在所有45个受评估者体内诱导了预期的免疫反应,而且总体上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
最快9月就将有疫苗上市,距离已经不远了。
新发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意味着什么?
同药品研发过程一样,疫苗也需要经历三期临床试验,作为预防性疫苗(疫苗通常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类),试验均以健康人群为对象。
I期通常需要20-80位试验对象,确定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程度,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
II期研究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建议的剂量、免疫接种计划和接种方法,受试者小组达到数百人。
III期试验人群从3千人至数万人不等,关键目标是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新公布的是几款候选疫苗的II期试验结果,正向的结果证明了这些候选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能够诱导免疫反应。至于疫苗最终是否有效,一位参与新冠疫苗研发的生物医学博士告诉八点健闻,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还需等待III期临床结果。
但从目前已发布的结论中,还是能看到新冠疫苗的一些特点。
比如,在陈薇院士团队/康希诺合作研发的Ad5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发现:Ad5载体的预存免疫力仍是一个问题;年长者的免疫反应不如年轻人强,可能需要接受第二针。
该疫苗采用的是重组病毒载体技术,即以一种无法复制的减毒病毒作为载体,这里使用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Ad5),携带新冠病毒S蛋白的遗传物质,进入人体细胞后合成并表达新冠病毒抗体。
Ad5作为一种已被成熟应用的载体病毒,此前在埃博拉疫苗中已有成功经验,但它有一个缺点:作为一种常见的人感染病毒,不少人曾感染过,也就是体内预存了针对Ad5的免疫力。也就是说,这个疫苗对一部分人可能会效果较弱。
论文作者指出,针对Ad5载体的预存免疫力和受试者的高龄因素,可能会部分阻碍疫苗诱导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抗体应答。508名受试者中,266人(52%)Ad5载体预存免疫力较高,242人(48%)较低。Ad5预存免疫力较高者产生的免疫应答较弱,相比之下,预存免疫力较低者结合及中和抗体水平大约高出两倍。而相对于年轻人群,年龄较大的受试者免疫应答普遍较低,且耐受性较高。
陈薇院士表示:“由于老年人面临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相关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高风险,因此他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目标人群。可能需要增加接种一剂才能在老年人群中诱导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评估。”
3种疫苗进入III期临床,预计最早9月有疫苗上市
根据WHO的数据,全球在研新冠疫苗共计155种,其中23种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八点健闻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3种疫苗处于III期,另有至少3种已完成II期,即将进入III期(详见下图)。
全球范围内,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除了中国的两种疫苗,还有牛津大学/阿斯利康合作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
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宣布,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III期)试验正式在阿联酋启动。当天,阿联酋卫生部长向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截至7月22日,阿联酋累计确诊新冠57498例,单日新增305例。
根据DeepTech报道,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并不认为阿联酋是一个理想的试验地。因为一个好的试验场需要该地区大部分人群易感且疫情暴发时间正好在疫苗接种之后。
路透社7月1日报道,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新冠疫苗研发团队成员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表示,团队已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疫苗能产生正确的免疫反应。
此前,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疫苗已在英国、美国、巴西等地启动III期临床试验。据日本媒体7月20日消息,该疫苗最快8月将在日本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力争明年春季开始供应。
最新正式宣布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据先前报道,此项试验将向巴西6个州自愿报名的医护人员开放,约9000人将参与试验。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疫情重灾区,截至7月22日,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巴西累计确诊超过211万(美国是385万)。巴西首府圣保罗疫情尤其严重,7月19日,圣保罗确诊数首超美国纽约,成全球确诊数最多的城市。
科兴的III期临床试验地除了巴西,还有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官员20日表示,已批准中国企业科兴研发的一款潜在新冠疫苗在当地展开第三阶段的试验。这项试验将在首都达卡七家接收新冠病人的医院进行,计划招募4200名参与者。当地时间7月21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表示,愿意成为科兴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在孟加拉国III期临床研究的首名志愿者。
给出了最早预计上市时间的是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疫苗。6月中旬,牛津大学主管新冠病毒疫苗测试的贝尔(John Bell)教授表示,该疫苗最早将于2020年9月底上市,并有望于圣诞节期间在英国全面推出。
而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早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9月份可能有新冠疫苗投入紧急使用,例如再发生疫情时用于医护人员,预计明年年初可以用于健康人群。
加速研究的方式:人体挑战实验
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新冠疫苗的研发打破了8-10年的长周期惯例,疫情之初世卫组织的预计是,12-18个月之后,将有疫苗可用,从目前的进度看,还要更快。
各国投入疫苗研发“军备赛”时,都做好了加速冲刺的准备。不少项目在II期临床试验时同步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招募和试剂生产,而在II期临床试验开展时,便已投入大量资源做好了大规模生产的准备。
除了把后续的研发流程提前进行,未上市、先生产,疫苗还能如何加速?
人体挑战试验(HCT,human challenge trial)是一个“捷径”——让健康的受试者注射疫苗后,再暴露于病毒环境中,以测试疫苗提供的保护水平。
传统III期临床试验的操作是,给试验组注射疫苗,而给对照组注射安慰剂,在双盲试验中,受试者不知道自己注射的是否疫苗,然后开始正常生活,最后需要试验组的低感染率和对照组的高感染率,才能验证疫苗的有效性。而要证明有效性,试验必须在病毒存量较多、疫情未受控制的区域进行,保证受试者有机会接触病毒,由于参与者中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感染病毒,试验需要大量的受试者。
相对来说,人体挑战试验像一种简化的理想试验方式,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几个星期内就能得到试验结果,所需的受试者也少得多。但问题是,将人直接暴露在病毒前,有违伦理,备受争议。
一个成立于2020年4月、名为1 Day Sooner(快一天)的美国组织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发公开信,提出人体挑战试验将极大地加速新冠疫苗开发。签署公开信的有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百多位杰出人物以及两千多位志愿者,截至目前,该组织已招募到来自140个国家的3.2万名志愿者。
根据1 Day Sooner官网介绍,人体挑战试验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天花、流感、霍乱、疟疾、伤寒、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疫苗研发过程中,都曾使用过这一方法。WHO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支持此类试验应用于新冠疫苗研发的指南。
从致死率数据来看,1 Day Sooner认为新冠病毒的危害并不高,尤其是年轻感染者的死亡率更低。如医学杂志《柳叶刀》 指出,20-29岁的人(健康状况不限) ,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风险是1/3300,这与捐献肾脏的风险大致相同。在1 Day Sooner看来,选择相对年轻和没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可以将试验风险降到最低。
公开信的签署人之一,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所长Adrian Hill教授在《卫报》的采访中提到,科学家们已经在准备试验,目标是在今年底前启动并投入使用。“这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在第三阶段试验完成之后。它们不是相互竞争的选择,而是互补的。”
据了解,包括牛津大学/阿斯利康、Moderna的疫苗项目都考虑使用这一试验方式。
△来源:1 DAY SOONER
有了疫苗就能解决问题吗?
7月20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一场直播中表示,新冠疫苗今年一定会出现,但保护率可能达不到100%。
是否有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张文宏提醒道,“如果看流感疫苗的话,保护率一般在60%至70%。所以有了疫苗,也不是说就能完全回归正常,还要看保护率有多高,有多少人接种等情况。”
张文宏认为,由于新冠病毒“传播广、症状重、容易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的特点,新冠疫苗未来有可能需要强制性接种。
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到2%,因此新冠疫苗如何接种也值得商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高危群体一定要打,经常出差的人一定要打。”
7月17日的首届群医学与公共卫生论坛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将来制定新冠免疫策略时,首先要明确目的,是减少死亡,减少暴发,还是保护重点单位的重点人群。其次,需要科学结合流行病学和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等相关特征,在考虑政策性和可行性情况下,制定系列方案,并最终形成方案的集合。
“可能的做法是,围绕个性化免疫策略,去考虑一些方法;围绕群体性免疫策略,再去考虑一些方法。”王华庆说。
有了疫苗和合理的免疫规划之后,疫苗能否保质保量地供应,就是下一个问题了。
疫苗获批之前,企业提前布局生产,遇到的问题是资本压力。7月上旬,在一场线上研讨会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坦言,“目前大家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疫苗没有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甚至I期、II期临床结果还没出来,就需要布置生产等方面的投入,造成企业的资本压力比较大。”
而疫苗正式上市之后,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产量能否跟上需求。王华庆也提到,在大流行疾病的时候,新的疫苗技术可能会更被需要,按照传统路径生产疫苗,生产周期较长。疫苗上市初期,市场供需紧张的状况可以预见。
“要考虑供应,考虑流通环节,考虑接种服务,将来要大规模接种的时候,要设临时的接种单位,对临时接种人员做培训等等,这些后续实施的情况在前面制定策略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去。”王华庆说。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