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作者:巴九灵,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谁又能想到,拉开2024年经济工作序幕的,竟然会是“以旧换新”?
就在2月23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会议决定:
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而在这次会议举行的前一个月,1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
我们将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今年这是一个促消费的重点,我们做了一些统计,我国的汽车和家电市场已经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存的时代。
两个新闻的信息一结合,不由让人浮想联翩,难道堪比2008年上千亿元的汽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又要来了吗?
但别急,在回答补贴将至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为什么突然会有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
首先,GDP需要“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
◎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就是解决投资问题。
企业用来购买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大量资本投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还会被计算在新增的投资额内。
◎ 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解决的则是消费问题。
在国民消费里,首屈一指的是房地产行业,其次则是汽车。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年销售额(包含新车、二手车、配件、服务等)突破10万亿元,这可是个大市场。而中国家电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8000亿元以上。
所以车+家电的以旧换新,直接牵扯着十多万亿元的消费。
◎ 那出口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物流。
前重庆市长黄奇帆曾在第十三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提及,中国物流比其它国家成本偏高的问题。
咦?中国的快递费不是很便宜吗?怎么会偏高呢?
因为物流可不仅仅是寄快递,还包含包装、仓储、装卸等一系列活动。
针对这个问题,黄奇帆有一个公式:物流费用/GDP。这个比值越低,代表每一件物品消耗的物流成本越低。
在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共17.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7%,不仅高于日本的5%,欧盟的6%,美国的7%,甚至比东盟十国的10%都要高。
而且根据敦煌网的数据,疫情前跨境电商的物流费用从占商品价格的20%,到如今,直接上涨到25%到30%,相当于运输成本涨了近50%。
巨大的物流成本,会直接影响商品的流转,进而影响企业贸易利润。
可以说,这次会议的决定,正中现在经济的大动脉。
那么这次“以旧换新”,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一些参考。
在过去,我们有三次大规模的设备更新。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前期。那时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设备,那次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换代,时间跨度近20年,涉及到了国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中国的工业水平一路突飞猛进。
第二次,发生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直到2015年供给侧改革结束。在对外出口爆发的加持下,中国的轻重工业设备实现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升级换新,国内商品生产逐渐过剩,物资供应空前充足。
第三次,则是从2016年开始,为了从粗放低效式的发展,变成集约高效式的发展,国内企业的设备更新逐渐转向了国产替代和高精尖设备。
可以说,过去三次大规模设备更新,让中国的轻重工业一路成长,几乎伴随了中国制造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至于汽车家电和其他商品的以旧换新,可参考的是2008年的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需求急速衰退,在危急关头下,中国决定积极应对扩大内需市场。
于是在财政补贴下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应运而出,并在2009年开始全面铺开。
2009—2013年的家电下乡,1000亿元的政府补贴推动了家电销售额近7000亿元;而在汽车下乡里,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为汽车下乡提供了80%和20%的补贴。
从此,国内消费不仅提振明显,而且位于县镇、农村的下沉市场,也享受到了消费升级的巨大好处。
补贴后的内需市场,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还连带着众多汽车、家电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那么从过去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看现在,成效会有多大呢?
据知名财经评论家马红漫测算,如果此次会议后续的政策效果显著,那么可能对国民经济带来近0.3%-0.5%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按照去年126万亿元的GDP来算,就是近4000亿元到6000多亿元的增量。
问题来了,这个增量真的可以如愿实现吗?实现它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呢?
为此,我们请到了几位侧重不同领域的大头,来听听他们的观点和分析。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其次,消费支出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所以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就需要进一步巩固消费复苏态势。
这次会议的影响,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宏观上。
一方面会促进整体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会促进投资和产业升级。
因为在2008年中国面临全球性经济危机、出口遭遇巨大压力时,“四万亿”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历史项目,大大促进了投资和居民消费,在内需市场上的提振效果比较明显。
而当年中国的白色家电行业也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商务部2010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显示,累计销售新家电3222.4万台,实现销售额1211.1亿元,回收旧家电3344.6万台。
在内需市场得到很好的提振后,他们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在当下,我们急需提振投资及消费,产业转型升级也处在重要阶段,因此,影响意图在此。
需要补充的是,家电下乡和设备更新在近几年也有提出。
2022年时,商务部已经下发了关于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通知。2023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要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2022年9月,国常会提出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此后,有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太显著,未来可能还需要财政发力。
因为上次的以旧换新,更多的是政府主导、财政支持,而这一次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开展。
一方面会给企业机会,一方面也会给企业经营压力,况且企业还承担着保就业的重任。
所以还需要给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来帮助他们完成跨周期的流动性扩展。比如金融条件,可能也需要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倾斜。其它政策方面,也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更加包容创新,慎言处罚收缩。
我认为未来财政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发力,市场或期待更多的补贴和支持。
当前银行体系里堆积了138万亿元住户存款和26万亿元银行理财,这160万亿元财富主要掌握在富裕家庭手中。
他们多消费、多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终让普通家庭也有“换”的能力。
这意味着,鼓励扩大投资、消费升级,仍然是基本策略,不太可能发放全民消费券,走纯粹消费拉动路线。
我认为未来可能会出台的更多政策,主要是减税降费。
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会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物联网技术,鼓励新能源车以及更高技术含量、更绿色的家电。
降低物流成本上,可能会进一步严管收费公路、桥梁,缩短收费期、降低价格。
并且,我认为以旧换新的浪潮还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
住建部从今年以来,所言必称“好房子”“好小区”,其实就是在鼓励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改善型住房,鼓励大家换房。
比如新建商品房提倡好房子、好小区,会提高住宅的各项标准,例如层高、隔音、梯户比、车位比、公共配套、物业管理、绿化、户型、容积率等。
或许,后续房地产领域会进一步取消限购、限价,以及淡化7090政策、禁墅令等。
目前郊区住宅小区的1倍容积率限制已经被突破了,相当于废了禁墅令,未来会有更多低密度小区诞生。
城市改造也是一种以旧换新。
比如城市工业区的改造里的“工业上楼”,也正在大城市全面推开。
还有深圳创造的M0用地也在普及。很多工业区的外观跟CBD几乎没有区别,产业性质的大楼跟甲级写字楼的外观上也极为相像,城市界面在变得更友好,中心城区的产业承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
并且城市的管网也将“换”一轮,国家宣布每年更新升级10万公里管网(升级为管廊),而全国城市管线总长度超过100万公里。
之前很多拉动经济增长恢复的政策主要在供给端,比如针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信贷方面的政策支持等等。
而这次政策比较重点的强调了消费品的以旧换新,直接切入到需求端,通过刺激老百姓的开支和需求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的增长。
如果设备更新、消费品更新都有一定程度提升,再加上整个社会物流成本,从宏观经济测算,可能对国民经济带来接近0.3%-0.5%的增长速度。
对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比较具体的是财政补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设备更新后企业整个技术水平的提升。
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设备更新不只是把旧设备换成新设备,更重要的是新设备本身的技术含量,能否提高产品竞争力,所以考虑要素要更加复杂。
对于居民消费者的以旧换新,主要考虑的是财政补贴的力度。
拿2008—2009年的经验来说,基本上单台家电的补贴,至少应该占到价格的15%左右。
换句话说,如果买一台1000元钱的家电,可能补贴要在150元—200元。这样大家对手机、家电的以旧换新,意愿才会更强。
所以核心点是,财政补贴的资金到底从哪里来,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还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出多少。
2008—2009年跟现在最大的不同,在于补贴方向的不同。
当年居民消费的更新主要集中在汽车,汽车下乡使廉价的3万元—5万元汽车实现了普及,能配汽车的农民家里基本上都配了汽车。
另外由于当时农村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冰箱的需求一直比较弱,所以家电下乡的补贴,也把冰箱的需求全面带动起来。
这些是2008年的重大突破。
所以我觉得这次变化会在产品类别上,比如汽车不能再是几万元钱的纯低端车,要考虑居民的车辆以旧换新到更加高端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样也会带动提升国家的双碳政策目标。
换句话说,2008—2009年的政策更多的是用以旧换新的方式,来解决市场空白的问题,这次是产品都已经全面普及的时候,进一步升级的问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