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爹」,闯进山海关

关注
既然买电车,就做好了续航打折的心理准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每人Auto(ID:meirenauto),作者:刘冬雪,编辑:李欢欢,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电车越不过山海关。在东北,冬季平均温度只有零下15度左右,电车过了山海关,就会面临续航严重缩水的尴尬境地。因此,过了山海关,就到了新能源车的禁地。

自2021年开始,第一批喜欢尝鲜的东北人开启了新能源之旅,并验证了真香定律。他们的尝试,带动了一拨东北人购买新能源车。山海关,终于不再是新能源车难以逾越的鸿沟。

01第一批买新能源车的东北人

周正算是哈尔滨第一批吃上新势力“螃蟹”的人。2021年7月,他买了人生的第一辆新能源车——理想ONE。

那是造车新势力集体迎来高光时刻的一年。那年年底,有四家新势力车企月交付量突破万辆,这个数字一度成为业内人士衡量新势力车企能否活下去的标准之一,也是它们完成从0到1阶段的标志。

也是在2021年前后,第二波新造车涌现。3月,曾明确表示不造车的小米正式入局;12月,在两轮电动车圈子做到头部后,李一男宣布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发,并公布了汽车品牌名称“自游家”。这些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造车新势力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传统汽车的颠覆者。

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从业者,周正天然对汽车行业新技术有更高的包容度,这是他勇于尝试买新能源车的重要原因。自然,他也更清楚低温环境对动力电池意味着什么。

业内普遍认为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20℃~30℃,环境温度越低,电解液的电导率就越低,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功率都会受限。有业内人士称,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来看,距离最佳温区每差10℃电池性能就会有2~4倍差异。比如,一辆续航401km的电动车,在-10℃环境中续航要打8.5折,但到了-20℃时可能就得打5折了。

据哈尔滨市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的平均气温为-17.1℃。考虑到冬季动力电池性能问题,周正选择了更为折中的路线——增程式新能源车。

亲戚朋友得知周正买了一台新能源车,都觉得他有毛病,“30多万买一台国产车?”言下之意,BBA不香吗?但周正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果断把开了还不到3年的别克君威卖了。

周正判断:“如果以后新能源车成为主流,燃油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更别说二手车了。”趁当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高,周正认为燃油车还能卖个合适的价钱,卖晚了更吃亏。

家住哈尔滨的90后互联网从业者李帆,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受众群体,他和同行一样,对新技术、新事物有好奇心,也愿意尝鲜。一直以来,李帆想买新能源车,却没有合适的契机,家里的几辆燃油轿车完全可以满足小两口的出行需求。直到2024年,李帆的孩子出生,他觉得是时候添一辆大车了。

李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换一辆新能源车。为此,他把家里的奥迪A4L卖了。把市面上的新能源MPV都试了一遍,最后还是觉得SUV好开,便买了一辆跟MPV大小相当的理想L9。

定居于长春的刘潇,一开始对电车是拒绝的。倒不是因为有里程焦虑,而是网上时不时曝出电动车电池自燃的新闻,以及林志颖驾驶特斯拉Model X出车祸的消息,让刘潇对电动车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因此,婚后想买一辆新车的刘潇,并没有把新能源车纳入选择范围。她先通过网络了解一些车型的参数,筛选出了沃尔沃XC60、奔驰GLC等选手。但刘潇总觉得这几款车,还是不够打动自己。

看到刘潇不满意,她的爱人劝她也看看新能源车,毕竟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也是买车大趋势。

刘潇听劝,先后试驾了特斯拉、理想、比亚迪等,最后,被特斯拉Model Y的驾控感征服了。

图片

▲ 在雪地中行驶的特斯拉Model Y。图 / 特斯拉官方

以前,人们常说“电车不过山海关”,但刘潇认为,现在气候已经不算是劝退大家买电车的理由。气候无法改变,但心态可以调整,“但凡在东北打算买新能源车的人,(对续航打折)都有心理准备”。

李帆发现,气温低,不仅使理想ONE的纯电续航大幅缩水,几乎要打四五折,空调电耗也是高得惊人,“能占到日常电耗的60%以上,这在南方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如此,李帆还是习惯在市区内用纯电模式,“充满电可以跑个100公里左右,基本够用”。

图片

▲ 冬季驾驶新能源车的电耗分布。图 / 受访者供图

在刘潇看来,这些都容易克服,无非是充电勤点。“夏天一般是电量在20%左右就要充电了,差不多五六天充一次,冬天剩30%就充电,大约四天充一次。”

刘潇的用车场景主要是通勤,假期偶尔往返长春与四平。用电车一年多了,经历过春夏秋冬四季,电动车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困扰。她觉得,网上的信息只是把东北新能源车主的焦虑放大了,不去跟华东、华南的车主比,只是跟燃油车相比,开新能源车的幸福感依然很强。

02买新能源车,东北车主后悔了吗?

新能源车的好,谁开谁知道。刘潇细数起电车的香,“静谧性高、起步快、智能化程度高。尤其是在东北,冬天我可以在手机上操控,提前给车加热,一上车就暖烘烘的。”

有了新能源车,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买了理想后,李帆习惯在车内放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用车内的热点上网,没电了就在车里充电,方便随时处理工作,这是以前燃油车满足不了的。”

刘潇和朋友们的连接,也因为特斯拉变得更紧密了。朋友聚会,刘潇经常承担接送闺蜜的角色,因为相比用油车,充电要便宜太多了。

刘潇算了一下,她的Model Y已经跑了约2万公里,电费花了1300元左右,合计每公里成本才6.5分钱。

李帆买车后一直没有跑过高速路,只在市区用车,充电用家充桩,切身体会到新能源车有多省钱。“哈尔滨电价便宜,尤其是晚间,11点以后每度电不到0.3元,粗算下来每公里成本只需要一毛钱。这还是冬季续航减半的情况下,其他季节用车成本更低。要是换做同样5米多长、超2吨重的燃油车,一公里成本至少也得一块多。”

除了用车体验和使用经济性,新能源车的售后维保也可以省一大笔钱。刘潇买车至今,维保方面唯一的花销就是两瓶玻璃水,一共才20元。

李帆认为,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售后也更注重服务本身,“如果是买了BBA,每次去维保,他们都不会轻易‘放过’你。售后人员会想方设法让你延保、买增值服务、洗车套餐……。但新能源售后人员,从来不推销。”

不过短短三四年,东北地区的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排斥转变为接纳。在此过程中,第一批尝鲜的车主功不可没。

刘潇记得,自己刚把车开到单位后,就引来了同事们围观,好几个同事还上车试驾了一把。从几位同事的表情和反馈,刘潇看得出来,已经有人动摇了。

巧合的是,刘潇买车后不久,收到了两张朋友送的“第20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门票。她把票送给了一位准备结婚,有购车意向的同事。没想到,车展第一天,这位同事就当场买了一台比亚迪宋Plus。

小区的“含电量”也在肉眼可见地变高。刘潇注意到,自己刚买车时,其车位所在的那层车库只有两个充电桩。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是当初的10倍以上了。

那些当初嘲讽周正“有毛病”的亲朋好友,大多也成为了新能源车主,他们很多都曾是雷克萨斯、路虎等传统豪华品牌的用户。

02车企涌进山海关

当冰雪无法再冰封用户的热情,山海关终于不再是新能源车难以跨越的鸿沟。

2021年前后,绿牌车在哈尔滨是稀罕物,跑在路上极其扎眼。能越过山海关的汽车品牌也很有限,只有最具话题性的品牌才有“资格”踏入这片土地。那时候,除了理想,周正只见过特斯拉和蔚来。

当时,想买一台新能源车并不容易。周正记得,整个哈尔滨市只有3家理想展厅。网红商场西城红场也只有理想一个汽车品牌入驻,蔚来曾在那里开过快闪店,一层的其余商铺几乎都被时尚品牌承包了。

图片

▲ 2020年,理想汽车西城红场零售中心开业。图 / 理想汽车官方

大概是从2023年开始,周正发现,路上行驶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品牌也逐渐丰富起来,但凡在市场上有些存在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能在哈尔滨看到。

西城红场也成了新能源车企进入黑龙江市场的首站,特斯拉、坦克、极氪、鸿蒙智行、腾势等,甚至像乐道这样的新品牌都在这家商场开设了商超店。周正估计,现在西城红场一层得有三分之一的店铺是新能源汽车品牌。除了西城红场,另一家比较火的商场万象汇也是如此。

售后服务中心也变得多起来。“2021年,理想在哈尔滨还没有官方的售后服务中心,只有一两家授权的第三方钣喷中心。现在,哈尔滨除了两家授权钣喷中心,还设立了两家官方售后服务中心。”

销量有了起色,车企也更有底气花钱了。“起初理想的交付中心是在哈尔滨的平房区,现在搬到了更靠近核心地段的南岗区。”周正补充说。

宏观销量数据,将上述变化更直观地体现出来。据易车榜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与辽宁的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28.44%和24.63%,黑龙江只有12.83%,仅高于西藏。

仅一年时间,辽宁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增长到了38.9%,黑龙江突破了30%,吉林更是突破40%,超过了云贵川地区。

东北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迅猛增长,不过,补能环境还不够友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有动力电池行业人士介绍,东北地区的车桩比偏低,大约在10:1左右。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143.3万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809万辆,车桩比为2.46:1。

除了大盘基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个问题是,东北地区的充电设施比较集中。一位充电设备运营商东北地区负责人告诉每人Auto,他们的充电站布局原则是集中在3+1城市,也就是黑吉辽三省省会以及大连,这4座城市充电站比重占到其在东北三省的70%~80%。

好的变化是,东北地区下沉市场充电设施不足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各城市通过补贴等政策引导充电设施向县城、高速路推广。

刘潇印象中,2023年,从长春开往白城方向的高速服务区还没有充电桩,只能下高速到市区补能。不过,从2024年开始,她发现上述高速服务区已经安装了充电桩。

为了进一步挖掘东北市场,车企们正在努力克服新能源汽车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瓶颈。

一方面,通过增加电池包容量增加续航,比如智己、埃安等品牌都推出了续航超过1000km的纯电车。另一方面,通过高压碳化硅平台提高整车补能效率;通过电解液、SEI膜等电芯技术升级,提升低温环境下电池充放电效率;以智能算法优化电池管理等。

车企与用户的双向奔赴,让新能源汽车成功在东北地区破冰。

周正认为,只要体验过一段时间新能源车,就很难再换回燃油车。刘潇爱人的车也该换了,刘潇听说2025年是很多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大年,准备好好研究一下。已经体验过增程车的李帆认为,自己再买车大概率会是台电车。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