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一线城市的餐饮老板画像

关注
“每个行业都有可能会出现两个张勇,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专业,有各自的坚持,都能够在中国活得很好。”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作者:林波、和风月半,编辑:何梦飞,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01

在经历了7—10月的低增长后,岁末年初,餐饮业总算有些缓口气的迹象。

一整年,全国餐饮收入为55718亿元,同比增长5.3%,跑赢了5%的GDP,也跑赢了消费大盘——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增速只有3.5%。

分化却是显而易见的,年营收在200万以上的餐饮企业增速只有3%,放眼望去,2024年,“下沉”与“平价”在餐饮业宣告了胜利。

我们曾多次撰文记录了这些现象。

2024年8月,鼎泰丰黯然宣告“退隐”大陆地区,背后是当前中高端餐饮企业的生存危机。

一线城市是中高端餐饮的大本营,它们一部分撤往了二三线城市。美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二三线城市精致餐饮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近30%。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批二三四线城市的餐饮品牌,往一线城市逆势扩张。

北京本土的南城香、和合谷、嘉和一品、西少爷,东北的米村拌饭、山东超意兴等快速崛起。

他们主打平价,开始在一线城市攻城略地。山东快餐巨头超意兴杀入北京;北京快餐巨头南城香进军上海;米村拌饭1300家门店中,一线城市占比11.94%,新一线城市占比24.9%。

图片

中式快餐崛起

但这不是餐饮业唯一的剧情发展方向。

在北京TOP级商圈合生汇,一家烤鱼店门口,超过6小时的排队现象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

据介绍,第一个月前面排1000桌,第二个月就变成了2000桌……这是社交媒体很难错过的素材,也让更多人好奇并记住了这个品牌——烤匠麻辣烤鱼。

“不敢开线上,合生汇商场10点钟开门,每天早上都有顾客,守在商场外面。第一个月还限号过几天。”烤匠老板冷艳君告诉小巴。据悉,门店一共50张桌子,一天下来最高时接待过六百多桌,共翻台了11次。

图片

烤匠北京首店排队现象持续

这是烤匠在北京开的首店,2024年9月26日投入运营,面积近500平方米,而其他71家直营门店,却全部开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川渝地区。

《餐饮内参老板》创始人秦朝曾告诉小巴:“这两年,二三四线城市崛起了一批主打高性价比的黑马品牌……它们还有点反攻一线城市的态势。”

但烤匠显然保持了一种“另类”。

相比自己的娘家,烤匠在北京没有降价,它在北京的门店客单价为115元,高于川渝门店的80—90元,而平价烤鱼的价格天花板在30—40元左右。

它的一大特色是原汁原味,不只是产品也包含员工,这是一个举家“迁移”来北京的门店——平均120个员工中,90%都是川渝店员工“空降”,后厨员工的“川渝”比例更是达到100%。

员工是“老”的,客户也是“老”的。

冷艳君提供了一组数据:北京首店的老客占比高达60%,不少客源甚至是山东、河北、天津、上海等地专程而来的,他们都是曾在成都吃过烤匠的“老客”。而川渝大本营的“老客率”更高,达到了66%。

北京商场、购物中心商户总数排名前十名的商业体中,餐饮业态占比最高的达到42.9%。平日餐饮客流高峰期的午餐和晚餐时段,餐饮客流量能占到商场全日餐饮客流量的80%—90%,由此,火爆的烤匠成了北京其他商圈艳羡的对象。

图片

北京朝阳合生汇

《光明日报》则应景地将烤匠与北京大力发展首店及首发经济挂钩,它写道:“首店经济极大丰富了北京的商业生态和消费者购物体验,还显著提升了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02

来到北京之前,烤匠在川渝老家已经默默耕耘了十年的时间。

创始人冷艳君一个四川眉山人。眉山盛产“吃货”,最出名的“吃货”就是苏东坡。

2005年,会为了一碗好吃的肥肠粉坐两个小时公交车前往的冷艳君开始创业,第一个涉足的品类是麻辣香锅,2013年创立烤匠烤鱼品牌。

烤鱼这一品类自1990年兴起于川渝地区,最初流行万州烤鱼,从2005年到2015年,出现区域性品牌,2015年到2020年,是品牌全国化的时期,从2021年至今,整个烤鱼品类进入成熟期。

据沙利文《中国烤鱼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白皮书》:2023年,中国烤鱼市场规模达到1341.8亿元,同比增速为10.2%。

图片

“从全国来说,这个品类最火的时候,还是在2015年左右,然后逐渐地有点沉寂,在很多城市烤鱼的声量与热度是有一点下滑的。”冷艳君坦诚道。

她将自己能够顺利穿越这个冷寂周期,归功于“无限地接近客户”。

在做麻辣香锅的七八年时间里,她天天“扎”在门店一线,与顾客混熟;在确定做烤鱼前,她和产品团队花费近一年时间走访川渝大大小小的烤鱼发源地,最终发现,麻辣是最受顾客欢迎、可以穿越周期的经典口味,所以一直聚焦打造“麻辣”口味。

图片

麻辣口味的烤鱼

如今,即便已经拥有71家门店,冷艳君依然会面对面请教顾客,会拉群交流,会去看顾客桌子的剩菜。但在服务上,他们又试图有别于以热情著称的“海底捞式贴身服务”。烤匠自己介绍,用了三四年时间打磨了一条“不社死、有惊喜”的生日服务差异化道路,包括免费的提拉米苏小蛋糕、合影摄影与打印照片等。

她打造产品的第一条原则是,自己以及家人、孩子认为好吃,愿意经常吃。

第二条原则是,不因原材料涨价而降低品质。这两条通常是顾客最在意的。

在市场最艰难的那三年,烤匠上线了外卖服务,其间一个月都没有亏损过。扩张也并未停止,截至2024年,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51家扩展到了71家,营收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图片

烤匠近三年门店数与营收

03

图片

当烤匠在北京走红,最振奋的人还要数同行。“有两个烤鱼品牌的创始人跟我说,烤匠在北京的爆火让他们对烤鱼品类有了更大信心。”冷艳君对小巴说道。

冷艳君的品类意识极强,也认为品类与品牌之间是强绑定关系。“这个品类不被更多消费者看到,本质上是品牌的作为不够。”

这不算是一个太新的洞察,却是2024年许多创新的共性。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人艾·里斯扩展了营销学的边界,与其他人围着产品打转的研究方法不同,里斯的视角始终围绕消费者展开。

品类一词也是由里斯创造,他认为,大部分的人只能记住非常有限的信息,一旦记住,则很难被撼动,一个产品必须率先进入人的心智,才可能获得先发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个率先与现实中进入市场的时间没有关系。这便是享誉世界的“定位理论”。

随后定位理论有了新的扩展,那便是品类,他认为,任何品牌都是从品类发展而来,品牌的本质就是一种品类。

2017年,烤匠在川渝市场大胆喊出了“不吃火锅,就吃烤匠”的口号,初次显现出了“托举品类”的企业担当,一定程度上为“麻辣烤鱼”带来了全国影响力。另外,也帮助麻辣烤鱼成为川渝名片,综合表现为:本地顾客占比66%以上,且热衷于推荐给外地游客。

据沙利文《中国烤鱼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白皮书》,2023年,“麻辣口味”的烤鱼市场占比达到35.1%,为全国第一。

图片

当前,品类信徒冷艳君还是把海底捞与星巴克作为心之向往的企业,她说:“海底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它对于整个火锅品类的推动和繁荣。星巴克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都不喝咖啡,现在我们每天都喝一两杯咖啡。”

04

科技行业里常有一句话:一个行业最终只有三家企业,一个头部,一个努力的跟随者和一个试图颠覆前两者的新公司。

2024年,有些公司表现突出,商超领域出现了胖东来,IP衍生出现了名创优品,茶饮里有了蜜雪冰城,他们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行业,并转为了新的标杆。

而关于冷艳君最推崇的海底捞,吴老师曾将它的创始人张勇与另外一位餐饮业的“张勇”并列而提。

他说:“每个行业都会出现两个张勇……一个是海底捞的张勇,创业30多年,共开出了1343家店;另一个是新荣记的张勇,新荣记开店18家,其中9家是米其林,坐拥中国最多的米其林餐厅。他们俩,一个负责铺天盖地,一个负责顶天立地。”

他将之放诸未来,认为每个行业都有可能会出现两个张勇——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专业,有各自的坚持,都能够在中国活得很好。

2025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餐饮老板开始沉下心。

一位资深餐饮人对小巴分析,消费者如今越来越成熟理性,评价一个店该不该进越来越变成“它值不值得进”,一切将回归到产品、性价比、服务场景、品牌调性、企业文化的竞争。

换言之,2025年的餐饮业,已经完全进入一个专业选手PK的时代。

“过去十年的餐饮是营销主导,流量与红利推动的十年,而不是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十年。”

“顾客资源稀缺,如果还没有关注到如何运营好顾客,那就背离了这个环境,背离了这个时代了。一定要建立一套新的逻辑。”

图片

正在拍照打卡的顾客

“餐饮有个标准叫作QSC——‘品质、服务、清洁’,很多品牌并没有真正做好。很多品牌认为的好,可能是标准不够高。”

这样“推倒重来”式的反思和经验复盘成了餐饮界的主流话题。

有的开始顺应需求,思考如何降低预制菜比例,做足烟火气;有的开始反思“网红装修”的必要性,考虑回归食材和产品本身;有的开始反思“智能化”所带来的人情味缺失;有的开始思考门店如何提供真正的情绪价值。

对冷艳君来说,她希望有“越来越多人吃到川渝地道的麻辣烤鱼,并且很喜欢吃麻辣烤鱼,伙伴们都很用心地做烤鱼、照顾好顾客,每一桌顾客都把桌上的烤鱼吃得干干净净”。

她追求的同样是顾客的获得感,这需要她继续付出专业的努力。

或许,对餐饮企业家而言,向其中一个“张勇”靠拢,能成为佐证行业良性发展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兼顾两个“张勇”的优点,则可以凸显出明星企业的气质,但更重要的是,千人千面式的“张勇”,将会为这个传统的赛道注入新的活力。

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这里有更广阔的天地了,一顿火锅是这样,一顿烤鱼也是如此,如果不够,那就努力让顾客们来吃第二顿。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